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存困境探析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3月第9期   作者:杨晨美子
[导读] 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国办好乡村教育的重要部分。
        摘要: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国办好乡村教育的重要部分。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是政府、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通过分析我国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成因,对有效促进教育公平、落实教育改革、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乡村教师队伍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乡村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发展困境
        一、外部支持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契合困难
        (一)经费投入和分配体制不完善
        教育是一项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公共事业,教育经费的投入直接影响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升。在一项对乡村教师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有16.9%的教师反映说教师外出学习的费用支付者全是自己,59.9%是自己支付一部分,只有18.8%的被访者表示全由学校支付,还有4.8%的教师表示不清楚[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主要是由我国教育财政上存在的两大问题引起的:一是教育财政支出经费不合理,导致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支出结构失衡;二是教育财政支出经费区域分配不均衡,在这一点上,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投入的差别非常明显。
        因此,完善教育经费投入和分配体制,均衡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经费支持力度,明确经费投入细则,规范投入程序、公开资助项目,这样才能使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更有保障。
        (二)培训项目多、内容丰富,但是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通过开展培训来加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是近年来的主要工作,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教师授课技能、教育教学理念、职业素质等等方面,但是,培训承担机构在培训前并未做针对性的调研,或者调研十分简单化、流于形式化,未与乡村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得到的信息十分片面,于是培训的设计和内容安排并不符合接受培训教师的确切需求,从而降低了培训质量。此外,理论讲授内容多,实际指导不足,实际中教师存在的问题并没有被发现并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导致培训内容偏离学员真实的情况。甚至专家仅以自己擅长的理论领域进行授课,并不关注接受培训的乡村教师的实际情况,有些培训内容脱离当地实际,没有因地制宜,造成没有有针对性地结合当地实际的培训内容。
        因此,培训人员要在培训前深入走访,制定符合当地学员实际需求的培训内容,创造机会促进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这对缩小城乡教师专业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
        二、学校支持与配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态度不明确
        (一)教师教学负担重,无暇兼顾学习与工作
        由于当前乡村教师数量不足,学校教学任务繁重,对教师而言,一人担任多个科目的现象并不罕见,甚至教师所带的科目与自身专业并不吻合,这些教师很难安排时间去学习和进修[3]。所以,教师每天都处在埋头“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后辅导”的流程中,学校管理人员也不支持主要任课教师离开岗位去参加学习,因为在教师数量本就短缺的情况下,如果这些教师外出学习,那么学生就无人看管,教学工作会受极大的影响。在这种学校不乐意放教师走和教师怕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培训要想取得效果就会困难重重。因此,学校管理层面要减轻参加培训的教师的负担,主动和负责培训的人员沟通协商,错开教师的工作时间,制定出一个较为中和的办法,使得教师一方面不耽误工作,一方面又能放心参加学习。


        (二)学校管理者支持态度不明确,教师请假难
        学校是教师工作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其管理制度和组织观念对教师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个学校的学习氛围都需要学校领导来调动和支持,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乡村学校还没有形成鼓励教师主动进行专业发展的氛围。虽然近年来,教师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但是在许多乡村学校,学校管理者只是应付“检查”,只有在上级领导强制要求和通知检查时才匆忙动员,做做样子。由于学校对于教师培训在理念上的认识偏差以及对培训效果的质疑,认为培训就是听几场讲座,派谁都一样,甚至认为外出培训必然影响本校的教学,因此,教师没有办法顺利请假去学习,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参培机会减少。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心向和技术支持不到位
         (一)职业倦怠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
        由于乡村学校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承担复杂多变的角色等因素,致使乡村教师这一群体存在疲惫、烦躁、工作效率低等问题,在乡村这个大环境中,教师的理想与生活的现实经常产生冲突,而当这种冲突得不到很好地疏解的时候,这一群体在困境面前就会慢慢地失去前进的方向,一些青年教师甚至会开始怀疑自己曾经的职业选择,本身的教育热情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其专业发展也会面临危机。因此,乡村教师职业倦怠是影响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再者,乡村教师在反思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教师不反思,他就很难发现自身的不足与待改进之处。现实情况是,很多教师每天往返于家校,仅仅是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来完成教学计划,按照教材内容等进行授课,而至于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教、怎样教才有更好的效果、教学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哪些方面需要改进等鲜有反思,教学反思的深度与广度有所不足。
        (二)设备简陋,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供给不到位
        在实际观察中发现,乡村教师教学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是教科书和教师用书。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网络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具备使用计算机工具的能力素养,而对于乡村大部分教师来说,他们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搜寻所需信息,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使用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的频率却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校缺乏足够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有的学校只有个别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没有专人管理,教师平时备课、写教案主要是看教科书和手边的书籍资料进行参考 [4]。教师用传统的方式成了习惯,渐渐的就对信息技术的意识淡薄弱化。信息技术的缺位不仅表现在物质器械的贫乏上,也表现在对技术知识的匮乏上。因此,不仅要落实技术设备投入和安装,更要鼓励和帮助乡村教师学会使用,体验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便捷和优势。
        四、结语
        乡村振兴,根本在于抓好乡村教育。《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互联网+教育,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解决好乡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乡村教师,要激发和挖掘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提升乡村教师素质、打造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转变,才能助力我国教育跻身世界前列。
参考文献:
 [1]张素琪.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状况及保障体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30.
 [2]吕丹. 技术支持的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28.
[3]梁宇.双师教学:“互联网+教育”下的乡村教师培训新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7(21):134-136.
[4]栗晓云. 乡村教师专业成长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