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的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 赵翠敏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赵翠敏
[导读]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更多的人愿意选择含有绿色生态建筑理念的设计。
        天津市中怡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更多的人愿意选择含有绿色生态建筑理念的设计。所谓的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概念是将生态问题所探讨的重点,也就是所引发的经济性以及社会性的问题,和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完美结合的基础架构建设,从而达到节能、环境友好、经济舒适。绿色生态建筑的理念不断要求建筑设计致力于创新、发现和解决问题。在保证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促进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增加生活的美好。
        关键词:城市建设;绿色建筑;建筑设计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阶段,运用生态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建筑项目的生态设计水平,而且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说,要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区域的气候特点与能源利用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设计,为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1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
        生态建筑是基于普通建筑设计的,在其中加入生态理念和相关技术,以改善居住环境,提供更舒适的建筑服务。建筑行业发展生态建筑设计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点:(1)改变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越发严峻,人民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国政府为了能够解决环境问题,推出了很多的政策,在政策支持下,生态建筑技术得到了发展。相较于不同建筑而言,生态建筑能够节约能源和资源,同时也能够减少环境破坏力,其符合我国的国家政策,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2)有利于建筑行业实现健康发展。生态建筑从出现开始由于本身具有较强的环保性,能够建立和谐的生态环境,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导致其在社会中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追捧。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生态建筑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既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居住要求,同时也能够促使建筑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2生态建筑设计的应用原则
        2.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
        要使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必须要在适宜的条件之下,时间、环境、技术等都要处于适当的前提下,然后才能打造节约能源的孔家。所以,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必须要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综合多种因素,来打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环境。在应用生态建筑设计时,需要遵守的原则有三个,分别是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结合当地地理条件。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要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国策思想,要严格遵守当前的自然法则,充分尊重自然的发展,加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而实现双向发展的共赢局面。
        2.2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的原则
        加强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减少建筑工程资源浪费的重要措施,所以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加强对空间资源的利用,借此来最大可能地拓展建筑空间。在拓展空间的时候,需要融合更多的自然属性,比如可以通过科学的设计,来合理使用地上、低下的空间,在保证建筑空间稳定的前提下,又可以有效地拓展空间,实现最佳的生态建筑设计。
        2.3结合当地地理条件的原则
        在生态建筑设计时,不能忽略当地地理条件的重要性,设计人员要加强当地自然环境以及景观因素的综合考虑,特别要了解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能源分布、风俗习惯等等,从而进行更符合当地特色的设计,保证生态建筑和当地特色的匹配性。
        3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3.1场地设计
        建筑物和场地的结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且场地上良好的植被可以改善场地的微气候。

适当的地形可以在阳光明媚的夏天和冬天的阳光下提供良好的阴影。维护并尊重原始场地及其原始外观,并减少对原始场地的手动干预。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应充分规划和使用该区域,前提是该区域应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平衡场地内各区域的现有条件,综合考量后,这样可以为原始场地的各个组成部分实现全面而平衡的设置。
        3.2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以及其应用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中,施工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在建筑业选择建筑材料时,最基本的环境关怀是必要的,例如可以使用环保的建筑材料,绿色混凝土、环保水泥、高性能建筑材料等是健康舒适的材料,防止建筑垃圾的产生。
        3.3做好绿化设计工作
        为了更好的提升建筑生态设计质量,设计人员要做好绿色设计工作,适当提升绿化覆盖率,可以从立体角度与空中角度入手,加强屋顶绿化设计,通过在建筑屋顶种植适量的植物与蔬菜,不仅可以提升建筑绿化面积,而且能够提高建筑物隔热性能,避免出现严重热辐射现象。在炎炎夏季,在建筑物屋顶种植绿色植物,能够改善室内温度与环境,也可以在建筑物室内阳台种植绿色植株,保证室内环境得到更好改善。建筑设计人员还要从总体角度出发,以生态设计为基础,加强整体规划,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自然本质,加强功能分区设计,保证建筑生态设计内容更加合理。设计人员可以结合建筑物的朝向与间距,有针对性的进行规划设计,并适当提升绿化面积,扩大楼间绿化与楼旁绿化面积,减少能源损耗。
        3.4采用新型能源
        能源与消耗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由于资源的过度利用也造成资源的枯竭,因此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不断的进行中,如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方面均取得较大的进展,为了保障建筑行业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在建筑中应采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结合区域气候与地理条件分析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采用合理的自然资源,充分运用新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在具体设计中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获取简单,对环境没有破坏,在建造生态建筑中应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特点,在照明系统,取暖系统甚至制冷系统中,选择太阳能作为重要资源来源电能为媒介,保障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风能也是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中应用较多的部分,如前文所说可以充分利用室内通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空气换取速度,从而提高生活舒适性,水资源是重要的资源之一,在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下可以建立完善的生态水循环,系统节约水资源利用,通过设置雨水收集,利用水资源完成灌溉,冲洗等方面使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建筑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可依据材料特性与生态环境协调,选择绿色环保材料,避免产生温室效应,选择可回收再循环的建筑材料,以保障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5优化建筑维护结构设计
        为了保障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应该充分优化建筑的维护结构设计,建立有效的建筑绝缘绝热性能,对于寒冷地区在设计墙体时应增强其复合保温性能,选用合适的复合保温材料,降低维护结构导热系数,从而提高保温效果,降低建筑能耗,节约建筑使用过程中消耗能源量,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建筑维护密闭性,减少冷空气渗透,减弱外维护及门窗的热传递,从而降低建筑能耗。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作为现代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应注重生态元素的有效构建,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背景之下,注重生态元素的运用,并立足人本理念,通过节能技术等的应用,提高建筑节能效果,满足现代社会对生态建筑设计的追求。从生态建筑理念出发,搭建多元化的生态空间,打造生态宜居的建筑体系。
        参考文献
        [1]魏冬群,李琪.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00.
        [2]周明毅.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趋势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