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想象训练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梁昊 巩博 张伟(通讯作者)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各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体育方面的教学。
        空军军医大学军事体育教研室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2
        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要求的提高,各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注重体育方面的教学。然而现如今许多高校在篮球教学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对于篮球学习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突破传统篮球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满足学生对于篮球这一体育运动的热爱。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对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想象训练的研究进行探讨,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想象训练;篮球教学
        引言:
        想象训练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训练方式,在高校篮球教学中可以通过想象训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基本篮球技术,通过训练对教师所指导的动作进行想象,在脑海中浮现动作,并且让身体和大脑的思维进行有机融合,达到强化动作的效果,从而能够更好的完善动作技术。体育教学正在我国大力改革推行,在教学过程中以往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求,难以满足学生日渐高涨的体育学习热情,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科学研究,采取更新的教学方式和训练方式来满足学生对于体育的要求。
        一、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
        在高校的篮球教学中,并没有将教学模式与时俱进的发展,而是依旧停留在过去单一的传统模式中,使教学内容枯燥缺乏新鲜感,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单一的教学中产生厌学心理,长此以往还会对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的效率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求老师能够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多元方式,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这样才可以加强高校对于篮球人才的培养。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只有在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的过程中,才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1]。然而在我国当前的高校篮球教育中,因为传统模式的根深蒂固,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达出来的知识,这也对教学质量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促进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元的教学模式,才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对篮球技术进行学习。
        (二)学生主导地位没有得到发挥
        在当前的篮球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思想虽然被多次强调,然而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特别良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依旧不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旧处于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课堂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自主性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这就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这对篮球的教学是不利的,只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将抽象的知识在学习中转化为自己的理解,才可以真正的对篮球运动的精髓得到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并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探究的自主性[2]。


        二、想象训练的运用
        (一)提高学生注意力
        想象训练作为一种心理训练,要求学生能够有十分强大的注意力,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重音吸引,手势引导等多种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保证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才可以在篮球想象教学的过程中使篮球动作更加形象地保留在学生的脑海中,加强学生的记忆,将身体和思维得到有效的结合。具体来讲,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先将想象与实践的演练分散开来,学生在看完老师的动作后,了解到自己动作的不足,教师也应当在学生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引导,这样通过想象才可以将动作在脑海中纠正,得到和实际演练一样的理想效果。当学生在对想象训练这一模式熟悉了之后,可以加深难度,一边演练一边想象,这样更有利于动作和身体进行契合[3]。教师需要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高校篮球教育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更多元的引入,进而能够从根本上对篮球教学质量进行提升。因此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和训练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这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对学生主体作用进行充分体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
        (二)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差异。为了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开展想象训练的过程中,应当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以及其兴趣爱好进行指导,制定个性化的训练内容,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将训练方式酌情进行调整[4]。这样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把握学生的不同情况基础上因材施教,是学生能够在想象训练的过程中,对动作要领以及战术技巧等关键点进行更好的掌握,篮球运动的一个关键属性则是其技巧性,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和难点的技术动作进行反复观看和反复演练,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这些动作更好的掌握。
        (三)安排课前专项训练
        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专项训练,例如让学生反复的观看教学视频,从而能够在脑海中储存相应的动作影像。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对动作要点和难点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讲解,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建立记忆体系,把握动作要领。
        三、结束语
        想象训练更好的符合了学生学习的要求,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积极的调动学生进行参与,与此同时还对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行了有效的锻炼。想象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十分有利的弥补过往教学模式中的缺陷,在理论和实际上都对篮球教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慧升. 高校篮球教学中想象训练的运用探究[J]. 体育时空,2018,000(021):101.
        [2]隗河娟. 高校篮球教学训练中的篮球意识培养研究[J]. 幸福生活指南,2018,000(007):1-1.
        [3]陈常增. 高校篮球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的意义及可行性[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00(005):607.
        [4]林曼颐. 高校篮球教学中运用想象训练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8,008(030):44,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