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 33062319810621XXXX
摘要:风景园林建设在国家走城镇化发展的道路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在城镇现代化的不断推进过程中,风景园林涉及的面越来越广,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现代园林设计不再完全适用,本文在结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园林设计实践进行考究,找出了园林设计中植物景观的规划流程与设计方式,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对风景园林的需要。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1风景园林当中的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现实情况
1.1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设计主要意义
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工作者通常偏重于降低人工合成的灰色材料,大量的使用绿色天然材料。由试验数据表明,各种植物有效科学的配置所建成的植物景观,风景多种多样,并且有取悦人心的良好作用。在现在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居住人员的愉悦指数倍受人们重视,植物景观和人们愉悦感有密切的关系,其取决于绿色植物所带给人类大自然的身心感受,有效的使人们的心情乐观向上。不但如此,针对以运动健身为目标的环境,科学配置的植物景观可使人们更好的释放工作及生活上的压力,并且还可以使休闲娱乐及锻炼活动的场地环境更好的美化。自然的植物针对人们的健康非常有利,植物本身会吸取很多有害的物质,例如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还可吸取由汽车产生的尾气等,不但可缓解城市中的热岛反应,还可降低各类噪音及因不良效应所导致的疾病发生机率。总的来说,各种植物景观在城市风景园林中起着各不相同的辅助性作用。
1.2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主要内容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把各种植物实施选用与合理相结合,让其和周边的建筑群及环境更加协调。如果植物景观可以有效的科学规划,会带来良好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品质好并且适合生态发展的城市园林是城市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迄今为止,设计人员应用至风景园林中的植被非常的多,例如近些年,比较火的海绵城市在其建设过程中有一大部分的任务便是植物景观中的规划设计内容。为了更好的与海绵城市的建设相匹配,构建雨水花园、植草沟、下凹的绿地等,通过实践证明,这部分建筑物针对雨水有效的排放与水质的处理都是有良好成效的,所以可预测,以后风景园林当中的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需整体的思考现代化的园林景观在类型与规模上的转变,植物景观的规划与设计需在雨水的利用与处理方面从理论与方法上增强研究。
2我国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不足
2.1 缺乏正确的规划设计理念
近几年来,我国的风景园林设计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但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很多设计师受传统园林设计理念的影响较深,导致现代园林的功能性下降,只是单一注重美观性需求,与实际需要不相符合。
2.2 缺少相应的规划设计体系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因文化底蕴与文化特点不同,在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因此,会大大增加设计师的工作量,每次设计工作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导致园林景观建设周期长、成本投入高,无法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2.3 设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
设计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是保障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质量的基础,但很多设计师的专业能力差,对一些植物的特性与习性不了解,不仅会影响整体景观的协调性,还会对园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影响。同时,在进行景观设计前需要对现场数据进行调查,包括地理位置、土壤条件、降水量、温差等,才能保证植物景观的综合价值。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专业能力,容易使调查数据失真,无法体现应有的设计效果,导致理论效果与实际效果存在较大的差距。
3风景园林中植物造景规划设计的路径
3.1分析现状阶段
在植物景观的设计规划中,对现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基础部分,对现状的分析可以有效确定植物景观的中心立意,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而现状分析所达到的深度及广度是决定后续工作是否能高效顺利进行的关键,因为现状的分析可以明确景观的立意,而这正是对园林景观最为重要的核心所在。现状分析阶段的具体内容为资料的掌握收集、现场的研究和周边环境的考察,通过对这三部分的分析完成园林现状分析工作。收集资料主要指的是对所属场地的地域性植被分布、地方性城市绿地规划、地方志中所涉及到的植物典故与古树名木、当地地质、水文、土壤、气象的基本概况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
3.2概念规划阶段
所谓概念规划,其中心思想就是城市绿地的系统规划,通过确定概念规划进而确定绿地的具体类型。要做到概念规划,设计人员就要以项目的整体规划以及定位方向为基础。要想园林的概念规划得到确定,就要全面掌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具体目的,通过对植物景观的整体构架以及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研究,进而确定出植物景观概念的发展方向。当植物景观的概念内容得到确定,则要对概念内容进行规划,具体的植物景观概念规划主要包括整体空间的规划、植物特色的规划、植物种类的规划、景观色彩的规划及群落结构的规划等。概念规划阶段是对整体的园林景观设计进行全面把控,给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下一阶段做下铺垫。
3.3设计方案阶段
园林景观设计方案的确定主要是深化和调整概念规划阶段内容的过程,必须要从宏观规划的层面逐渐深入到设计层面。园林设计师务必要对景观设计有着全方位的了解并完全熟悉设计规划的内容,只有做到以上两点,园林设计规划才能进入设计方案阶段。方案设计主要是在完整的植物群落内围绕植物本身特性进行的设计,这里植物方案设计主要分为空间设计、植物选材设计、平面设计以及立面设计几部分。其中空间设计主要是对人类视线、景观功能以及植物具体规划进行分析,通过这些角度的研究,将整体园林景观体系分成面积不同的疏林区、密林区以及草地集中区。在植物的种类方面,主要以乔木、灌木、藤木等植物为主。至于平面设计主要是从植物群落组成的平面景观进行设计分析,而立面设计内容主要从植物群落的整体构架以及林冠线方向进行设计。
3.4设计施工图阶段
当进入设计施工图阶段时,建筑设计师要对上面的设计方案进行初步调整,对植物的栽植位置及密度、株行距、植物数量等设计内容进行标记。
设计施工图阶段,设计师要运用放线的尺寸以及放线的网格对重要植物进行标注,此标注工作要结合该重要植物与周围构建物、现场管线以及道路的距离进行精确标注。在设计过程中如遇到需要特别强调的相关内容,设计师可以搭配植物的立面图进行注释。与此同时,园林设计师还要为园林景观编写植物材料表和种植工程说明书,前者的编写内容主要为植物苗木的序号、名称、数量及特殊要求。后者的编写内容主要围绕植物苗木的质量要求、种植方法、栽植土理化性质要求以及各类植物养护管理方法等内容进行说明。
3.5设计的现场调整阶段
最后植物景观设计规划进入到设计现场的调整阶段,该阶段主要是对上述确定好的设计方案进一步完善整理,因为在对园林景观进行实际设计过程中,植物的现场种植很可能出现预想之外的情况。这些不可控状况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固有设计方案中的园林展示效果,甚至会出现园林设计理念完全偏离原定理念的情况。遇到以上情况,园林建筑设计师就要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意在通过这些改动维持园林规划的整体呈现效果。
4.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风景园林的建造出现新的发展动力,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水平直接影响到风景园林的质量。在认识到当前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对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的研究,逐步总结出进行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有效方法,是促进风景园林不断发展创新的科学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发生.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及其方法探究[J].南方农业,2018,12(21):52+57
[2]李春娇,贾培义,董丽.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4,30(01):93-99.
[3]颜婷.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探索[J].中外建筑,2014(10):69-71.
[4]陈冰晶.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规划与设计[D].东南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