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情感元素探析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徐丹
[导读]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博物馆也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中。博物馆是一个承载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展示空间。但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博物馆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强,究其原因,是现在的博物馆展示空间缺乏情感。本文通过对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情感元素的探析,重点分析影响情感变化的因素:光线、色彩、材质、陈列方式,并阐述了情感对于博物馆展示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空间;情感
        一、引言
        博物馆是艺术品的宫殿,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文化与艺术的集合体。现在虽然政府对博物馆的建设投入了很多,但是我国的大部分博物馆却不能吸引到观众,引起观众的参观兴趣和欲望。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情感元素的缺失是导致博物馆不能吸引观众的原因之一。博物馆是一个传播文化信息,传承一个地域历史文明的展示空间。信息传达的方式、展品的陈列方式都应该考虑情感的互动作用。博物馆是一个现代人与历史文化交流沟通的空间。博物馆展示空间应该是生动的、有情感的,能够以人文本,能够使人与人、人与物进行情感交流。因此探析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情感元素是有必要的。
        二、情感对博物馆展示的重要作用
        (一)情感能提高博物馆展示信息的传播速率及传递质量
        引起观众的兴趣,促进信息传递。高质量、高速率的将展示信息进行传递是非常困难的,受到传递方式能否调动观众的兴趣,观众能否接受等因素的制约,所以说能否使观众对展示信息感兴趣,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传递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口述、展板展示等,但都没有情感传递的质量高、速率快。情感传递是需要通过光线、色彩、材质、陈列方式等的综合运用,烘托出一种最适合观众接收展品信息的氛围,使观众置身于场景中,促进信息的传递。
        (二)情感是博物馆体现人文精神的重要因素
        博物馆的功能需求要有人文精神。人性化的设计是博物馆设计中所需要的。博物馆中不仅要有灯光设计、色彩设计、陈列设计,同时也需要人性化设计。因为博物馆的功能是服务于人的,要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是博物馆文化情感的体现,是能与观众直接进行的情感交流。如博物馆中都会设置休息区、残疾人通道,在入口处都能免费领取参观手册,而且现在的历史博物馆中都会有志愿讲解员,这些就是人性化设计。
        (三)情感能促进展示设计艺术手段及文化内涵的传播
        在当今社会虽然展示设计行业在不断发展,但是展示设计却渐渐缺少了原本应有的文化内涵,包括在艺术手段的运用上,也缺乏了艺术性。不仅在商业展示设计中缺乏文化性和艺术性,就是在博物馆展示中也缺乏文化的传播和艺术的显现。随着当代的科技不断发展,设计师能运用的材料和手段也越来越多,但是信息传达的方式却没有与时俱进。尤其是博物馆这种原本文化氛围和艺术内涵浓厚的地方,艺术表现形式显得更为重要。
        三、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及其现状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
        展示空间不仅是一个展览的空间,还是一个传递信息的空间,更是人与物、人与人进行文化交流、情感传递的空间。通过光影、色彩、材质、陈列方式创造一个好的空间进行展示。博物馆展示空间是博物馆中的重要区域,是核心空间。这个空间是公共开放的,是观众接收信息、了解当地人文的一个空间。同时,这个空间也具备了休息等功能。展示空间设计的好坏是观众了解、评价这个博物馆的重要依据,是观众对这个空间的直观意识的形成。无论是空间展示的方法还是气氛的营造都需要以人为本,以人的情感变化作为依托,因为是人在这个展示空间中获取的信息、体验空间、进行情感交流。
        (二)国内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现状分析
        中国博物馆发展是从近代开始的,在百年间发展迅速,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公布,截止2013年底我国共有博物馆4165家。其中,很多博物馆也已接近国际水平,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和赞许。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中国每97.934万人才有一个博物馆。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博物馆数量是不足的。

虽然各地政府对博物馆的建设投入越来越大,博物馆是越建越多,宣传力度也是越来越大,但由于大部分博物馆展示内容的枯燥,展示方法的单一,展示环境的沉闷,缺乏与观众的情景互动、情感交流,使博物馆不能有效的传递文化,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影响了博物馆的发展。
        (三)中国博物馆展示设计的情感匮乏
        我国的部分博物馆对观众缺乏吸引力,观众不愿意去博物馆参观。究其原因,还是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情感匮乏,不注重光影、色彩、材质、陈列方式的运用,仅仅是把信息呈现出来,展现的内容不生动,也没有与观众进行一个文化、情感的交流,不能使观众在了解当地人文、历史文化的同时产生情感的共鸣。博物馆应该是要以人为本,与观众之间情感交流的缺失是造成博物馆信息、文化无法正确传达的原因之一。观众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缺乏感情交流的媒介,无法让观众看到并记住印象深刻的展品信息。博物馆需要调动观众的好奇心、求知欲,与观众进行精神交流,拉近博物馆与观众的距离。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虚拟的网络导致人类的情感缺失。博物馆作为一个集物质与精神文化为一体的展示空间,穿越了时间的限制,更应该将这些文明真实、直接的展现给观众,以达到情感交流。
        三、影响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情感变化的因素
        (一)变化的光线
        博物馆作为一个展示艺术品的殿堂,它的光线要求也是要以展品的真实性为主,让每位参观者能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展品,接收每个展品传达出来的文化和情感。展示空间的光照基本以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为主。因为灯光的运用不能影响到展品的真实性,要把展品原有的色感和质地最大限度的呈现出来,所以一般不会选用照明亮度太高的设备。因为照明亮度过高不仅会对展品的色感造成影响,而且会使观众感到晕眩,无法集中精神,从而无法正确获取展品的信息,更不能满足其情感上的需求。
        (二)魅力的色彩
        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参观者需要将注意力放在展品上,进行情感交流。所以,要充分运用色彩突出展品内容,调动观众情绪。色彩的变化可以提升整个展示空间的展示效果,直观、全面的传达展品信息。色彩的变化可以赋予每个展品以生命力,使其更有张力,更能吸引参观者。
        (三)多样的材质
        材料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要有实用功能,还要具有审美功能,不能破坏整个空间氛围的统一。人们的情感会随着材料质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不同的展品需要用不同的材质才能突出展品主题,吸引观众。
        (四)丰富的陈列方式
        陈列不仅要满足展品信息传达的功能,还要将展品较好的展示效果展现给参观者,更是人与物情感传递的桥梁。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情感互动需要通过不同的陈列手段进行展现。不同的展品需要采用不同的陈列方式,不同的陈列方式也会使参观者的情感发生变化。陈列方式的选择不仅要将展品较为直接、真实的展现给参观者,更要考虑到陈列方式对参观者情感的影响。
        结语
        由于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不愿走进博物馆去了解当地的文化,情感不断缺失。情感对于博物馆传播历史文化信息和精神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前人探讨的基础上,本文从情感元素和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概念开始论述,研究了博物馆展示设计的现状、影响博物馆展示空间中情感变化的因素以及情感对博物馆展示的作用。情感的注入能使一个博物馆充满生命力和活力,使博物馆的精神与观众的情感紧密相连。让观众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体会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实现文化的传承,情感的交流,精神的共鸣,从而体现博物馆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岚.人类情感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年10月
        [2]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3]王琳.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情感传达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4]袁立霞.博物馆的陈列空间与情感传递[J].中国艺术,20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