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措施实践探析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许定显
[导读] 摘要: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直接关系着提高河道水质和水资源的利用效果、关系着居民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环境质量,决定了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杭州中自沣泰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设计与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直接关系着提高河道水质和水资源的利用效果、关系着居民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环境质量,决定了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雨污分流是有效解决目前排水系统存在的雨污合流、污水直排等问题的重要途径。雨污分流就是让雨水和污水各行其道,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减轻城区污水对受纳水体的污染,也是完善城区污水管理体系的有效途径,城区实行雨污分流改造是排水系统改造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措施
        1 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设计的必要性
        对排水网管进行创新设计和改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在客户输水源头进行排水管网的改造和设计,对用户的实际排水方式和排水设施进行系统的排查,对一些违反排污规定的现象进行及时的整改,对一些不科学的雨污管道设计和一些人为乱搭乱建的排污管道进行重新的设计和改正,为住宅小区建立一套完善和科学的雨污管道系统,并建立完善的雨水排放系统和污水排放系统,真正意义上做到雨污分流的管理,在排污过程中,防止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的混淆排放,对水源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防止雨水通过排污管道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给污水处理造成巨大的工作量,产生巨大的能源消耗,所以对两种排水系统的建立和不断地完善,对于节约能源和水处理再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象。
        2 工程概况及周边环境
        2.1 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三、四街区位于A路、B路交口东南角,地面标高约为7.0左右,排水系统为雨污混流后进入河道。为了改善水环境,消除黑臭河道,将对该小区进行雨污分流改造。改造范围约22.4hm2,包含48栋居民楼。小区东侧有一条景观沟与北侧住宅十一街区的雨水泵房相连。景观沟长约450m、宽约3m、深约2m,景观沟底部设有大口径混凝土管,无法对其进行测量。
        2.2 周边管网
        住宅三、四街区的北侧是住宅十一街区,南侧是住宅八街区,西侧是A路。A路自住宅四街区西门以北为断头管,管径DN400,与B路不相通;A路自住宅四街区,管径DN400,与住宅四街区西门的接口标高约为4.70。C路,管径DN400,与住宅四街区东门的接口标高约为5.09。
        3 我国住宅小区的排水现状
        3.1 住宅小区的室内排水现状
        目前,在我国住宅小区排水现状中,用户室内排水乱接乱排是当前产生雨污混流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开发商或者居住者自身的原因,随意将排水管道乱接乱改,从而导致污水系统从源头上排向了雨水系统,进而导致雨污环流是水质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从而给我国的环保工程带来严重的威胁,使我国的环境质量受到影响。
        3.2 雨季水淹现象频发
        住宅小区的排水系统其相关的配套设施得不到及时的更新换代,在雨季部分路段的积水时,相关的配套设施无法实施紧急处理,造成了暴雨过后,出现严重的水淹现象。道路下建设的多条合流管道,由于施工管理上缺乏管理性,混接、乱接现象严重,从而导致了排水管道实际体制的混乱,增大了下游的截污负荷的增大。所以雨季水淹现象,是住宅小区排水系统中存在的严重的问题。
        4 雨污分流改造项目设计要点
        (1)通过对改造区域地形、建筑物使用年限等因素的分析,对比后确定雨污分流的形式,对城中村、居住小区、工业园区采取不同的形式。
        (2)小区污水系统必须新建封闭式的污水管道。
        (3)小区雨水系统包括地面雨水(道路、广场、绿化用地等)和建筑物屋面雨水的收集排放系统。建筑物屋面雨水收集排放是小区雨污分流工作的重点:在全市范围内,结合小区整治、建筑物立面出新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创造条件新建建筑物屋面雨水立管,并封堵原有合流立管与屋面排水的连接,最大程度的将建筑物屋面雨水收集并排放到室外雨水管。


        (4)对已实施雨污分流区域内的雨、污排水管道进行排查,把出现混接的节点进行必要改造,杜绝污水排入雨水管道。
        (5)在进行小区雨污分流设计的同时要统筹考虑上下游雨、污水管道的负荷并分别与其合理衔接,保证在小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后不影响本区域排水管网系统的运行安全。
        (6)按河涌流域分片进行项目的安排,力求短期内在受纳雨水的河涌能见到改造成效。对近期无拆迁可能的低矮平房区域、城中村等宜采用截流式的雨污分流系统。
        (7)改造过程中,应尽量利用原有合流管,将其改造为污水管,新建一套雨水管。同时应尽量减少“扰民”,并提出旧屋的保护措施。
        (8)对旧城区的暗渠进行详细的排水现况摸查,论证后确定暗渠雨污分流的方式方法,并与下游主河涌截污干管合理衔接。
        (9)对现有的污水管道进行闭水、声纳、CCTV检测等检查,对与河涌连通或破损的污水管道进行改造以确保污水管道的密闭性。
        (10)对低洼区域实施雨污分流时需结合雨水管网改造工程一并解决“水浸街”的问题。
        (11)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例如雨水收集系统、透水砖等,减少雨水汇入排水管网,减轻雨水管建设的压力。开展初雨的收集、处理的研究,并开展试点工作。
        (12)排水体制改造会遇到大量的开挖和新敷设管道,应稳妥地采用新型管材,提高系统性能和降低造价,推广采用非开挖施工技术,减少对城市交通和环境的影响。
        (13)雨水盖板沟的利用研究和设计。解决雨水盖板沟的防盗、耐压、防蚊、防臭、防垃圾等方面的问题。
        (14)新建的雨水管道应尽量利用地形,做到就近分散排放,管道浅置。
        (15)新建排水管道需同时处理好与现状管线、规划管线的关系。
        (16)综合管线交错.由于雨污分流改造属于二次改造,部分小区比较老旧,地下综合管线错综复杂,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其他管线.为保证不影响其他管线,在本次改造中,若是与其他管线出现平行情况,开挖过程中距离其他管线比较近,考虑将设计管线进行偏移,偏移到安全的位置再进行施工;假若是与其他管线十字交叉,则需要重新考虑上下游标高,在保证排水通畅的情况下,将原有设计标高进行提高或者降低.若实际上下游标高无法进行调整,考虑在管线交汇的地方新增一座检查井,对交汇的管线进行保护。
        (17)排水管道从地下室接出,由于深圳市是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因此城市开发强度大,土地利用率高,大部分小区都有地下停车厂,用户的的排水管道直接穿过地下停车场顶板,由地下停车场接出,导致小区外部没有施工改造的条件.倘若全部重新修建,不仅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且造价高昂,因此考虑当地下室有条件时,在地下室对合流立管进行截留,将原有合流立管接至原有污水管道。
        (18)雨污合流立管的改造,加强后期管理
        国内很多城市小区内建筑排水立管未采用统一排水体制,改造形式也不尽相同。改造片区内部分建筑内部的排水管为雨污合流管,为达到分流的目的,应对屋面雨水单独进行收集排放而新建雨水立管,同时将原有的合流管道作为污水管。规范新建建筑立管的排放方式,加强后期管理,避免出现雨污合流,实现雨污分流应从源头开始规范,才能避免以后的改造困难。
        5 结语
        城市住宅小区中的排水设施落后、设计标准低、雨污分流不彻底,造成污水下河、内涝等问题,严重破坏了城市形象,影响了城市的良性发展。为了解决污水下河造成河水黑臭的问题,雨污分流势在必行。因此,在进行雨污分离工作前就需要因地制宜确定改造方案。
        参考文献:
        [1]耿书娟,李先科.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雨污分流改造完善方案[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9):29-30.
        [2]彭俊,戴仲怡,李瑞成.住宅小区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技术措施实践探析[J].给水排水,2017,53(06):103-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