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建1 朱涛2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应用到许多材料,混凝土就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混凝土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1.金湖县河湖管理所;2.金湖县金南镇水利服务站  江苏省淮安市  2116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应用到许多材料,混凝土就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混凝土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水利工程施工时,应当高度重视混凝土裂缝问题。如果在水利工程中出现裂缝,将对整个工程产生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正常运行和降低使用期限,从而影响工程的可靠性。所以,应当重视水利工程的裂缝问题,致力于提高水利工程的稳定性,这样才能切实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1混凝土裂缝危害
        裂缝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看似小小的裂缝,若忽视对其的预防和处理,会带来诸多危害。裂缝会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水工建筑的外观,增加后续返工和维修的费用,进而影响施工企业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裂缝问题,及时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
        2水利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分析
        如想要有效的对混凝土裂缝实行控制,施工人员首先应该了解这种状况发现的原因,其是由于土壤变化、气温变化以及阳光直射等因素引起的。详细而言,土壤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地基的承载力出现变化,继而导致下沉而形缝隙。气温变化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的里外受热不均匀,导致出现温差,进而出现应力现象致使缝隙出现。阳光直射通常是指混凝土长时间被太阳照射,是其内部水分逐渐蒸发,而产生形变出现缝隙。
        3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3.1从质量根源入手
        质量控制是规避与预防裂缝产生的重要基础与手段之一,具体如下:第一,应该加强对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采购人员应该树立质量意识,通过对多家材料供应商实地走访及调查,选择信誉好、口碑佳、质量强的供应商与其进行合作,必须从源头上控制质量问题出现。第二,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将质量检测与工程施工进行有效结合,不能单从施工角度出发,应该通过先进仪器与技术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抽检,发现问题坚决不予投入现场。针对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产生,与混凝土质量密切相关;混凝土开裂一个主要原因是温度应力引起的,混凝土浇筑温度最佳温度为18°,所以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现场温度”掌控问题。在夏天施工中应该避免高温施工,高温会导致水分大量蒸发,水分蒸发、水泥结石的混凝土干缩通常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原因。同时,应加强混凝土日常养护,特别是早期养护质量与裂缝的关系密切,早期表面干燥或早期内外温度较大更容易产生裂缝。当然也要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施工,可以减少混凝土结构的开裂。在冬季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暖,混凝土结构极易受温度过低而出现冻结,在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覆盖,如:棉被、草垫等。
        3.2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会用到许多材料,主要有水泥、砂、石子和水,还有外加剂等,这些都是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材料。如果想要最后形成混凝土,就应当将这些材料依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所以在混合时应当注意这些材料的配比,因为这些材料配比情况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对水泥的选择。在选择水泥时,一定要注意市场上的水泥品种和种类,选择适合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水泥,一般在水利工程中,应当选择标号较高的水泥,这样比较适合在水利工程中使用,而且效果较好。
        其次,对于细骨料砂子选择。在进行细骨料砂子选择时,要注意杂质的含量问题,在进行砂子选择时,要选择那些含泥量较低的沙子,同时对于含有害物质的砂子,应当避免使用,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再次,对于粗骨料和石子的选择。选择粗骨料时,应当选择含泥量较少的粗骨料,同时注意粒径及颗粒级配,对此类问题都要进行充分的考量,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混凝土质量。对于石子的选择方面,尤其是对受力部位石子选择时,应当避免使用白云石和石灰石,因为此类石子受过煅烧,应当避免使用。

同时也要注意石子的直径问题,应当选择直径在两厘米左右的石子。
        最后,外加剂的选择。在选择外加剂时,要严格注意外加剂的性能和质量情况,同时要注意生产厂家以及合格证的问题,这些都是选择外加剂应当注意的事项。
        3.3在混凝土凝固和浇筑过程中,注意温度的控制
        温度对混凝土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混凝土凝固和浇筑中,应当严格控制温度,从而减少裂缝的出现。首先,在水泥方面,应当选择水化热反应较小的水泥,根据施工季节修改组成混凝土的配合比例。当温度较高时,可以进行降温处理或者修改混凝土的内部结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水分挥发而引起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当温度降低时,可以有效的避免温度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但是温度过高,就应当在现场采用加入冰块等方式进行降温,以减少裂缝的出现。其次,在浇筑工艺上,应当根据混凝土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浇筑工艺。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针对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应当采用分层分段的方式,此类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加速热量的散播。
        3.4施工温度管理
        通常而言,混凝土施工中温度升高的原因,都是由于水泥与水化合时所产生的热量而引起的。因此,施工人员需要依据混凝土具体所需功能,尽可能的降低水泥的使用,或是使用水化合热量偏低的水泥,如此便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配比时温度升高的问题。另外,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前,要使用凉水对碎石进行冲洗,这样也能够减少混凝土搅拌所释放的热量。在进行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时,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选取浇筑时间以及办法。一般会在早间六点到九点,晚间五点到七点来对混凝土搅拌并进行浇筑作业,在这一时间段,可以预防日间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变大的问题。在进行浇筑作业时,施工人员还应使用分层浇筑的方式,利用泵送混凝土,并全面振捣,能够有效加大其陷落度,且还能提升流动性,达到散热效果。如若水利工程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人员还应该在混凝土里安装冷水管,以便于降低其里部与外部的温度差距,继而减轻其应力,这样便能够有效防止裂缝的出现。
        3.5施工工艺管理
        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想要有效预防裂缝状况的发生,施工人员还应该重视再次振捣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后期保养。在对混凝土实行再次振捣施工工艺是,混凝土会在初次凝固后,再次变为液体,这对于除去其内部粗料等剩余杂质十分有效,从而增强混凝土结构的稳固程度以及安全性能,如此也能够显著的减少混凝土地基下沉出现缝隙的几率。另外,施工人员还应该关注再次振捣过程中,出现的粗骨料下沉,水分上浮的现象,可以通过在振捣时加入些许粉煤灰,以控制水灰比在合理范围,防止出现干缩缝隙。混凝土后期保养指的是,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完毕之后,施工人员还应当对其进行八至十一天的后期保养工作,可以定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并铺设一层塑料膜,如此便能够保证混凝土含水量,并且有效降低水分的蒸发,防止缝隙出现。如果水利工程施工是在冬季进行,还需为混凝土表面增加保温措施,例如铺设棉被等。
        结论
        总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作业时,混凝土出现缝隙的因素有很多,这也就会严重降低其牢固度以及安全度,所以施工人员应该对混凝土裂缝有着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控制办法。因此,上文从水利工程混凝土出现裂缝原因分析、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两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练继建,高毛毛,闫玥,付登锋,徐宏殷.基于MICP技术的自修复混凝土研究进展[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9,17(01):164-177.
        [2]黄宾,李新新,刘燕,纪宪坤,石德钦.基于水化热调控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在某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9,48(15):70-73.
        [3]张燎军,马天骁.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损伤力学模型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0(04):10-14.
        [4]杨坤.关于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渗透成因及其预防措施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2):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