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探究 魏鑫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魏鑫 赵辉
[导读] 摘要:在对土建工程展开建设期间,最为关键的施工工序、施工环节便是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是决定土建工程整体质量、抗压能力、稳定能力以及安全能力的核心因素。
        浙江省三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对土建工程展开建设期间,最为关键的施工工序、施工环节便是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是决定土建工程整体质量、抗压能力、稳定能力以及安全能力的核心因素。因此,必须要不断发现支护施工技术应用期间存在的主要不足,并且通过改善与创新,保障支护施工技术水平能够大幅度提升,为土建工程日后的使用周期、使用质量带来重要的保障。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土建施工;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1、引言
        在开展深基坑的支护施工技术期间,尚存在不足之处,严重制约了支护施工技术水平的上升,同样也会对土建工程的整体安全性能、稳定性能造成巨大的影响。由此可见,不断地对支护施工技术展开创新的与改善,是对土建工程使用效率、使用周期进行保障的核心因素。
        2、深基坑支护施工概述
        深基坑支护技术,简单来说,主要是指为了确保地下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而且是确保基坑附近的环境的主要技术方法。应用该技术,可以更好的保障土建工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为深基坑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出现事故,不仅会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其导致的后果是难以估计的。然而造成该问题存在的关键原因是尚未认真贯彻落实预控策略,施工技术的应用也尚未成熟。最近几年,随着土建行业的迅速发展,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普遍应用,相对于原来的基础施工技术,通过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可以显著的提升土建基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
        3、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
        3.1、支护桩
        (1)轴线测放和桩位控制
        为建设单位提供的所有控制点及水准点进行相关手续办理,并按照图纸的要求对基准轴线进行测放,并在场地中进行测量控制网的布设,进行必要的桩位测放放样与辅助桩位埋设。完成对辅助桩位的埋设后,由专业测量人员实施复检,然后由技术与施工人员检查确认。
        (2)钢筋笼制
        先将进场的钢筋调直,然后按照图纸进行制作与成型。焊接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首先由质量检查人员自检,经自检确认合格后由监理人员进行复检,经复检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吊装。吊装时,要将钢筋笼稳定的放到钻孔中,确保安放的方向和设计要求的方向完全一致。完成钢筋笼的安装后,对其平面角度误差进行检查,要求不能超过10°。
        (3)成孔施工
        首先对桩机进行调整,使其保持水平,保证成孔达到垂直。支护桩位置的偏差不能超过50mm,同时垂直度偏差应控制在1%以内,并且不能对其他地下结构造成影响。桩底沉渣厚度要控制在50mm以内,如果孔底沉渣的厚度无法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则可通过适当增加孔深来确保桩长满足设计要求。现场的施工人员应与质量检查人员联合采用测绳来测量孔身垂直度和深度。成孔应采用隔桩施工方法,灌注完成24h后对邻桩进行施工,完成成孔后,需及时在孔口处覆盖一层钢板。


        (4)混凝土灌注
        在混凝土灌注开始前,先对成孔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若检验结果不合格或没有进行检验,则均不允许进行灌注施工,灌注用混凝土以商品混凝土为宜,实际施工中应超灌0.8m左右,并由质量检查人员随时对混凝土的坍落度进行检查。
        3.2、冠梁
        (1)钢筋制作安装
        钢筋制作严格按照图纸与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使钢筋的间隔距离、规格、锚固长度与箍筋的尺寸等都能达到要求。对钢筋进行绑扎时,应先将位置线画好,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性;主筋和箍筋之间的交叉部位应做到全数绑扎,分布筋按梅花形绑扎,不可漏扎与跳扎;绑扎长度应满足相关规范与图纸提出的要求,当采用单面搭接焊时,需在施工开始前做好工艺检测,同时按照具体的钢筋类型送检。对钢筋进行焊接的过程中,需要使焊缝达到饱满,避免对钢筋造成损伤,当采用单面搭接焊时,搭接长度应达到钢筋直径的10倍以上。完成对钢筋的绑扎后,需在主筋两侧设置25mm厚垫块,在箍筋分布方向上按照6跨的间隔距离设置,用于保证钢筋所在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2)模板施工
        冠梁模板均为胶合板,将钢筋安装好后,支设厚度为15mm的胶合板,模板采用背楞进行加固,背楞采用尺寸为50mm×80mm的方木,通过加固使模板保持稳定,并达到要求的刚度与承载力,承受浇筑时产生的侧向压力。
        (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浇筑施工开始前,先对模板进行洒水润湿,期间严格控制洒水量,避免模板中产生积水,对混凝土浇筑质量造成影响。浇筑需按照一个方向单向进行,在现场安排两名作业人员负责振捣,振捣方法以插入式振捣为主,相邻振捣棒之间保持500mm以内的间隔距离,并严格遵循快插慢拔的基本原则。
        3.3、土钉墙
        土钉墙支护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基面开挖、布设钢筋网、制作土钉、土钉设置、喷射面层砂浆以及面层养护。首先是基层开挖工序,挖掘机械选用反挖掘机,并遵循“逐层开挖”的原则,每一层的开挖深度为3m,工作面长度为10m~15m,为了保证平整度以及受喷面的放坡角,在挖掘过程中应当预留出10cm~20cm的土层,并通过人工削坡的方式,将坡角控制在70º左右,这样,能够给施工作业留有足够的作业空间,为支护施工的顺利展开提供有利条件。
        在制作土钉时,选用选用50×50×5mm的角钢,而钢筋网下料编扎成6×3.1m的钢筋网片,土钉一端切割成尖锥状,这样有利于土钉植入土层。在施工过程中,基坑上层的黏土与粉质土层,采用钻孔注浆土钉,排布形式按照梅花形来布设孔位,钻孔机选择轻便式的凿岩钻孔机,并利用特制的螺旋形钻头,当钻孔工序结束后,借助于空压机将冷风吹入孔内,以达到清除孔内杂物的目的,钻孔清理完毕,方可植入土钉,并将土钉送入孔底,当土钉触及底基时,应当抽回一定距离,使外露的土钉长度足够喷射面层厚度。
        结束语
        深基坑支护施工在土建基础施工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施工成本不高,能够获得明显的支护效果,适用于多个领域,占用土地资源很少。通过科学应用深基坑支护技术,不断优化施工设计,施工人员依照施工流程进行施工,不仅可以提高土建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可以保证施工安全,在一定程度上为保证建筑工程正常开闸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杨雪松.探究土建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运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169+171.
        [2]王华.土建基础施工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20(12):149-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