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求知,学会担当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2期   作者:赵丽霞
[导读]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数学教学,而小学数学是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道路上的基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还是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贯彻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将从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和实践运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赵丽霞   山东省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  2566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重视数学教学,而小学数学是所有学生在学习数学道路上的基础。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内容还是学生的学习习惯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贯彻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将从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和实践运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此让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完成教学目标。
关键字:小学教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168-01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频繁的出现,也是很多学科的学习基础。随着当前科技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数学在社会发展进步中起到的作用,也渐渐明白了数学对人的素质和行为起到的重要影响,数学思维能力也对人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自己课堂的不足,不断的对自己课堂进行改进和优化,促进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求知和担当的核心素养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全面发展。
        一、培养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是多种素养的结合,也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活动中,对小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阶段的孩子因为年纪小,学习能力也十分的有限,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不够全面。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会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其之后的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例如一个人的生活、工作都有涉及,甚至在个人成长方面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可以说核心素养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程度的表现。教师在小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有利于学生成长。数学核心素养一旦形成,将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中能够利用数学解决问题。这也是学习数学的最初目的,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
        核心素养的关键内涵一直都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师的实施过程也充满了复杂性。教师要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出发,用合理的手段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课堂一般都是以教师作为“主人”,教师才是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一直都是机械化的“填鸭式”教学,学生一直都是被动的学习,对学科一直都提不起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非常难以养成。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思维和方法去解决,以此来达到发散学生思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青岛版教材中的“小数加减法”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对生活中的小数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加减算。例如我在教学这课时,我就让学生在课下收集自家在超市买物品的各个价码,然后让他们进行“超市采购”游戏,例如买水果、蔬菜、纸巾一共花了多少钱?在结账时发现钱不够,需要减掉哪一样才够支付。在这种教学的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对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去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之后对数学的学习,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下,社会不再只是需要只说不做的人才,更多的是综合型人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只注重于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的形成。例如我在教授学生学习“认识多边形”的课程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周边的多边形物体,根据他们的形状让学生通过剪纸来制作看到的图形形状,这样不仅教会学生要学会观察,也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记忆,同时还调动了许多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合作学习是我国新课程理念提出的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一部分,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之一。团队合作也是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就要不断地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此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例如我在教授学生学习“分数加减法(一)”时,我就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将所有学生分成了多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讨论。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都各不相同,所以学生之间在讨论的时候会碰撞出各种不同的火花,每位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也会多种多样,对学习也很有帮助。在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竞赛,一方面让学生能在竞争中进步,另一方面也能刺激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打下基础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陈旧模式,精心的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教师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新课标指出,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人。因此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给予学生行动上和心理上的支持,要学会尊重和相信学生,一旦学生对教师产生心理上的认可,教师也就能更好的进行教学,帮助小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结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积累、运用和化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小学生形成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数学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很强大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使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凌芳.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52-153.
[2]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3]李维帆.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培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7(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