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幸福度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9期   作者:吴迪
[导读] 作为培养学生的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

        摘要:作为培养学生的教师,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高校教师教学的幸福度也就与高校学生的幸福度息息相关。在新媒体的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教师教学幸福度如何提升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里就高校教师教学方面及学生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求能增加高校教师教学的幸福度。
        关键词:高校教学;新媒体;教学;幸福度
        
         幸福度是主观感受的一种动态的发展及其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感受到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形成的一种个体精神上的满足感,也是个体在其需求得到满足或其到理想得到实现的时候产生的一种情绪。是一种由动机、欲望或者兴趣、认知、情感等各种心理因素和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而产生的复杂及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一、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学现状
         在新媒体背景下,各大高校都为学生提供了网络教室、微格教室等多样化的多媒体体学习环境。也为教师提供了各种教学资源,真正的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师的教学也不在受时间及空间的限制,极大的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功能,利用现代的教育手段对教学进行了创新及改进,为学生提供了新颖有趣的教学,强化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学资源丰富及多样化,学习资源可以以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为教师提供了多样化的备课选择,也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新媒体背景下,也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如:针对性教学、远程教学、探索式教学及翻转课堂等等,这些教学方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的利用新媒体,以学生为中心及兴趣为主而开发的新兴的教学。并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教师的教学也不再只是传统的教学,可以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实现交互式协作式学习,让教师的教学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可以利用新媒体来实现学生作业的布置及测试等,让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还节约了大量的批改作业的时间。
         总的来说,新媒体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完全转变。丰富了教学资源,节约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学生可以在网上与他人讨论研究进行课下学习,实现了交互式协作学习。也能与家校互通,让家长能督促学生完成各种作业。但是不免也会对学生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如:网络的不良信息让学生受到影响,会让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消极,不利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二、提高高校教师教学幸福度的建议
         1.关注教师身心健康
         高校的管理工作不光是要管理教师的工作,更应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要提供教师锻炼的机会,在学校设置教师的活动室,并且组织教师参加每年的体检等,注重教师的身体健康。尊重教师的岗位选择,让教师自主的选择工作岗位,让教师的乐趣与教师的职业相结合,让工作变成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保障学校有着教师的文体活动,丰富教师的精神生活。并且可以重视对教师家属的人文关怀,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也能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
         2.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影响高校教师教学幸福度就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及学校的工作氛围。这些不良的同事关系、群干关系、师生关系都在不同程度上剥夺了教师教学的幸福感。所以学校要努力创造宽松的工作氛围,让教师的工作不带太多的压力。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教师在学校的工作更加的美好和愉快。要在高校内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回避冲突,但是要学会理解,加强沟通和谅解。并且适度的淡化教师之间的竞争,鼓励和提倡教师之间的合作,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建立一种愉快、开心、合作和高效的教学办公室文化。要注意对教师的教育和引导,并且对同一办公室人员的构成都要有着一定的合理的安排。并且适当的加强教师的流动性,让不团结的教师不在同一个办公室,不仅可以避免冲突更能避免小团体的形成。
         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高校的管理之中,更要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积极的为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创造出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帮助教师的专业成长,让教师享受到专业成长及其事业发展的幸福感。如:搭建教师学习平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学习的机会,积极的提倡教师的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及合作学习或者为相关的教师提供培训的机会等。建立教师合作交流平台。让教师间进行广泛的交流,这样可以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的同时更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专业的成长,也可以提高其工作幸福指数。


         三、高校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幸福度的建议
         1.提高学生幸福感受力的途径
         首先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幸福感受力的途径的可能性。让他们不受外力的控制和强迫 ,在一种自由的气氛中来选择,让形成学生的一种积极的主观感受,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可以产生幸福感。其次,还需要学生有着一定的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幸福感受力需要以学生的自我意识为前提,反映在高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就是学生可以自我的监控、反馈、调节,让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和结果进行自我的检查、总结和批评。最后还需要让学生的选择力增强。学生的幸福感是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而来的。只有学生真正的认识和理解到自己的选择才愿意接受。所以,学生选择力的增强,也更容易增强学生的幸福感。
         2.以学生实际生活为主
         学生的实际生活,是学生自然而真实的日常活动环境。在高校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其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所学的所有知识与其生活相关的经验联系起来,并且对于不同背景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针对性的应对不同学生的实际的生活。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掌握理解。
         3.重视学生的切身体验
         学生的学习除了对于知识及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掌握之外还要靠其自身的体验、直觉等。而学生的体验是一种把外在与内在相结合的一种形态。只有学生亲身的体验到了才能真正的成为其自我的知识或经验。所以课堂教学只有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亲自去体验才能让学生倍感有味,领悟到其中的真谛。
         总的来说,高校教学要让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让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等紧密相关,用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来自主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和引导,才能真正的达到提升学生人生境界,自觉的构建出其感受幸福的经验,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受力,让学生通过学会选择及创造,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四、结论
         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都受到不同的改变。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现代教育都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方式进行不同的教学。但是对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幸福度的方面就有点忽视了。教师的教学幸福度与学生的学习幸福度息息相关。在学校关注教师的教学幸福度之外,更需要教师重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幸福度的培养,只有师生幸福度的大幅度提升,才能更好的实现新教育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萌.自媒体时代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4):47-48.
         [2]薛茸茸.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和力提升对策探析[J].智库时代,2020(06):224-225.
         [3]李雨珊.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学改革思路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23):223+225.
         [4]张永强.手机新媒体对高校教师教学的影响[J].教育评论,2019(05):119-122.
         [5]陈建新.师生幸福成长理念下的有效教学[J].教学与管理,2015(18):79-81.
         [6]史从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效能感与幸福感关系研究[J].池州学院学报,2014,28(06):97-98.
         [7]彭蕾,孙波.在教学中提升高校教师幸福感路径探析[J].未来与发展,2013,36(03):92-95.
         [8]况晓慢,刘卫萍.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发展与职业幸福感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2(04):95-96.
        
作者简介:吴迪(1987-06),女,汉族,籍贯:辽宁省法库县,当前职务:副科级,当前职称:政工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编号: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 QN2017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