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工程教育类学科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成果导向理念对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巩固和专业技能培养具有重大影响。本文在阐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工程类 学科影响的基础上,就成果导向理念下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教学目标展开分析,并指出其教学实施的设计要点。期望能进一步提升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教学质量,继而实现高素质、专业型和实用型工程类人才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成果导向;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教学
新经济形态下,社会工业生产形势发生重大变革,其对于人才的依赖性更强。在工程类院校人才培养中,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进行实用型工程类人才培养,能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基于此,成果导向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成果导向下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教学设计要点展开分析。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工程类学科的影响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是基于当今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该教育理念不仅关注学习知识量的增长,而且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且能在专业理论学习中,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实现了职业教学范围、专业设置和学习任务的有机结合,其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1]。
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是理工科高校自动化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该专业学习内容不仅包含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自动化仪表等知识的学习,而且紧抓控制技术下的硬件和软件知识应用,具有知识学习内容丰富、概念性强,操作技能复杂的特点。近年来,我国对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的高度匹配,有必要进行本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优化。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下,教育工作人员以学习“成果”为目标导向,通过反向设计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考核设计,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其注重网络平台、信息化手段等现代学习方式的高效应用,有效地确保了教学成果的实现,实现了高素质、专用型人才的有效培养。
二、成果导向理念下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的教学目标
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取得成果的历程体验,同时其对于学生能充分掌握本专业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教学目标设计中,依据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的专业教学需要,可将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模块[2]。
1、成果导向下的知识目标
本处的知识专职文化理论知识,其要求学生在通过学习后,能实现专业课程范畴内理论知识的准确理解、记忆、分析和应用。对于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而言,在教学目标设计中,学生应充分了解概念知识、程序知识的有效把控。就概念知识而言,其包含了过程控制系统组成、特点、分类、性能指标等知识。而程序知识包含工程生产中的传递函数、机理建模方法、时域响应建模方法、频域建模方法、最小二乘建模方法等内容。针对这些内容,应针对性地设计分项目标,分项目标涉及知识理解、记忆、分析和应用四个层级,通过这些目标的设计,可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核心能力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2、成果导向下的技能目标
作为工程类学科,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更应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来看,培养专业实践技能是成果导向下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核心。从技能目标来看,学生不仅要具备加强的方案设计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而且要在知识总结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以此来保证其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水平,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3、成果导向下的态度目标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在企业生产及社会中的作用不断突出;新时期,人们对于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较高要求,即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而且还应具备踏实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上进心,其能在行业实践中积极性的奉献与创新,实现自我价值。
成果导向理念下,自动化专业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只有在教学中实现“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目标的系统设定,并不断进行三者关系协调,才能有效地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三、成果导向理念下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的教学实施设计
1、理论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当今时代下,社会工业生产朝着连续化、大型化、复杂化的趋势发展,在实际生产中,新知识、新技能的涌现速度较快,这些新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生产模式优化,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3]。就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教学实施设计中,应注重以下要点把控:
其一,针对本专业的教学设计,应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筛选和优化,这是因为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的知识结构较为繁杂,通过筛选和优化,能保留基本知识的精髓,为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其二,从专业理论知识构建角度来看,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和自动化仪表是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的理论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这几个模块的教学重点,实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记忆、分析和应用。其三,针对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选修课程的教学实施,应挑选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与PLC控制、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知识拓展学生视野,避免教学内容重复。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对于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依赖性较强,故而应有意识地进行这一方面知识的灌输,确保学生了解预测控制、多变量解耦控制、推理控制的基本原理,为后期实践操作技能学习和能力培养奠定基础。
2、实践教学实施过程设计
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实践能力的培养,应注重专业实验室、实训基地的有效建设,同时应加大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使得学生有真实的实际技能锻炼平台。此外,针对这些实验操作过程,应注重相关设备的标准化建设,确保设备的精密性、真实性和先进性,继而确保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有效性。譬如,在部分工程类院校,其在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教学是,采用TKGK-1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为支撑,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的培训。该设备系统集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的检测为一体,通过该设备,能实现学生位式控制、模拟PID控制、智能仪表控制、单片机控制、PLC控制、计算机控制等诸多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培训,学生对于该课程的知识具有一个清晰认识,这为走上工作岗位进行设备操作打下了坚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对实验室的二次开发利用,多层次,多角度的进行学生知识培养和技能锻炼;此外,还应对学生进行情感灌输教育,确保具备当前行业生产所需要的职业品质,进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结论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于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教学设计具有较大影响,其基于“成果”目标,为本课程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教学实践中,教育工作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对工程类专业的影响,然后系统化的进行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课程教学目标和实施过程涉及,才能有效地提升本专业教学质量,继而实现高素质、专业型和实用型工程类人才培养,促进现代工业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双双.基于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以《广告策划与实务》课程为例[J].中外企业家,2020(13):226-227.
[2]查英华,朱其慎.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19,185(5):70-75..
[3]赵剑锋.应用型本科产品专题设计课程成果导向型教学模式探索[J].美与时代(上),2019(11):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