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冠疫情下,师生和家长的生活、学习、工作的节奏被打乱,随之会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许多的负性情绪。笔者运用系列心理微课来疏导他们的负性情绪,明确了微课的三类受益对象,系统科学地设置了系列微课三个模块的内容,确定了微课的播放时长和播放渠道,及时收集微课播放的效果反馈。
关键词:心理微课 负性情绪 疏导
引言
2020年开年,中国就面临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仅给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来极大地威胁,也给疫情下的人们也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影响。面对病毒的威胁、新的居家生活学习方式和复学后的适应等问题,师生们会产生许多负性情绪。这些都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运用适合当下特殊情绪且有效的宣传和教育途径,来及时有效地疏导好师生和家长们的负性情绪。
一、疫情下师生负性情绪调查
在新冠疫情下,浙江省各地都及时地开设了心理热线,发现大部分来电者的困扰都是情绪问题。在浙江省各地开设的心理热线反馈的主要心理问题中大部分也是情绪困扰。结合本校疫情期间学生、教师和家长反馈并收集的心理困扰,同时对本校师生进行了搜集负性情绪的匿名调查。
二、运用心理微课疏导师生负性情绪的实施事项
(一)心理微课疏导负性情绪的受益对象。
本课题实践预设的主要受益对象是本校的全体师生和家长,主要是辅导这些对象的负性情绪的疏导和管理,但如果开设的效果比较理想的话,可以利用微课的传播便捷性,扩大其他学校,从而扩大本次心理微课实践的受益面。
(二)播放内容设置。
本次负性情绪疏导心理微课主要针对新冠疫情下师生和家长的负性情绪的疏导工作。整个主题的心理微课将以系列微课的形式开设。
(三)播放时长设置。
每节微课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内容,微课的时长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控制在10分钟左右,太短容易内容过于简单,太长会影响微课的推广。
(四)播放频率设置。
一方面,微课的制作从前期的脚本、素材搜集、多媒体制作、录制到后期的编辑,需要很多时间的保证,另一方面,微课的播放要适应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其他学习时间的安排,所以笔者决定一星期安排1—2节微课的线上和线下播放。
(五)播放渠道设置。
为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微课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面向师生。
学生复课后,主要利用中午学生午休时间播放。其余时间可以利用学校公众号、微信群、钉钉群等渠道推广。
(2)面向家长。
主要利用学校的公众号、微信家长群、钉钉家长群等渠道推广。
(六)心理微课疏导负性情绪的反馈方式
负性情绪系列微课播放后,为了了解师生和家长对微课的学习反馈,对学生、师生和家长进行及时地效果反馈调查。
根据对象的不同,反馈方式也将有所不同。
(1)学生的反馈方式。
面对学生主要有三类反馈收集方式。
1.主观评价类。根据微课观看后的感觉,进行一个笼统的主观打分。
2.收获书写类。根据微课播放的内容,书写收获的知识和方法等。
3.实践反馈类:可以让学生将微课中所了解的知识和技术在生活中进行亲自尝试和实践。
(2)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方式。
由于教师和家长群体的特殊性,对于他们的反馈收集方式主要以主观评价类为主,主要是让他们填一下观后的总体评价和收获。
三、心理微课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建议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需多远化。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心理讲座等都是比较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需要继续延用。但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结合时代的需要,需要不断拓展和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心理微课刚好符合新冠疫情下的特殊教育需要。
建议2:心理微课制作程序需精准系统。
目前,在各类线上平台能看到很多主题类型的心理微课,但很多微课都是一个主题一节微课解决问题,太国笼统概括,其实效果并不一定好。对于一个主题的微课需要找准师生目前的主要困扰的点,然后切入后进行系列化微课主题的制作。
建议3:心理微课投放相关安排需明确。
微课制作后,一定要有固定的播放时间和人员等的安排,当它形成一套固定的课时安排后,才能提高学生的观看意识。并且每班要安排固定的微课播放和管理人员,比如心理委员。此外,还要安排固定的线上和线下播放平台,定期播放。
建议4:心理微课效果反馈调查需及时。
微课播放后,需要及时让师生填写感受和收获及满意度这些反馈信心。一方面改善师生的观看态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接下来微课制作的改进。
四、心理微课疏导负性情绪的效果及优势
(一)疏导了新冠疫情下师生的负性情绪。
本次情绪疏导系列微课让师生和家长认识和觉察了疫情下各种负性情绪,帮助他们正视和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了解了如何去疏导疫情下常见的负性情绪,熟悉和掌握常用且有效的负性情绪管理的方法,从而能及时疏导自己正面临的负性情绪困扰,全面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二)积累了师生负性情绪疏导的资料。
通过本次情绪疏导系列微课的制作播放,积累了全面地负性情绪疏导的资料,为以后的师生情绪管理辅导活动开展提供了很好的资料和经验的积累。
(三)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方面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心理微课相对于传统的面对面的健康教育途径的自身优势也凸显,所以这一方式将被继续使用。另一方面拓宽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由于心理微课的灵活性,可以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从传统的课堂等,拓宽到学校公众号、微信群、钉钉群等虚拟的网络平台。
(四)扩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受益面。
运用心理微课来疏导疫情下师生的负性情绪,一是扩大了受益群体的对象,从学生扩大了教师和家长群体。二是扩大了受益群体的范围,通过微信公众号、家长群、钉钉群等网络传播途径,可以将受益对象从本校扩大到校外,极大地扩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受益面。
(五)增加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灵活度。
心理微课有效地增加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灵活性,实现了场地的灵活、对象的灵活、平台的灵活等。经过本次负性情绪疏导系列微课的实践活动,积累了打量心理微课的实践经验,这一方式还将继续应用与以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参考资料:
[1] 奇普·康利.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最有效的22个情绪管理定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11。
[2] 刘电芝.中小学心理辅导[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4,1。
(本文为2020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运用心理微课疏导新冠疫情下师生负性情绪的实践》研究成果,课题号:2020YQJY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