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为了让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在初中历史的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新教学模式,摆脱应试教育的僵化影响,营造出轻松平等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合作式学习,以加强学生的团队责任与分工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对学生进行鼓励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思维与创新精神,本文将重点阐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学生合作学习精神;培养策略
引言
合作学习,指的是面对共同的学习任务,学生在团体内进行任务分工互相协助从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是为了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意识还有大局观,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推进合作,合作学习作为创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重视,在初中历史课堂上使用合作学习法,也能让学生们在合作的同时,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1在初中历史课堂学习中运用合作学习法的重要性
1.1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则是处于被动地位,这样不平衡的模式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的兴趣与自主性,从而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合作学习法就是针对这一现状提出的有所创新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解开传统历史教学的桎梏,从而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讨论中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具体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巧妙设计,给予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一来,在突出学生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在和谐而不失热情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知识的传授。
1.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场所。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需要更多的认同感以及归属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培养其学习能力以及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则是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发展,合作学习则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的平台,在小组学习中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能够聆听他人的观点,作为一个团体,既要共享成功也要同享失败,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也能清晰发现自身的不足,在思维的碰撞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做到全面发展。
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精神的培养策略
2.1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
合作学习主要依靠学生间的配合,每一位小组成员都会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凸显出自己的价值与优势,所以教师要在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学习水平思维方式与性格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小组成员分配,使每位学生都各得其所,分组后,每位成员要承担不同的责任与职能,要在教师和组内成员充分讨论后,选择学习能力与组织能力并重的学生作为组长,从而保障小组活动的有序开展,督促学习任务的完成。例如在进行“百家争鸣”这一课的讲授时,在设计教学流程中就可以加入分组合作学习这一部分,在对百家争鸣的背景进行讲授之后,对于不同流派不同代表人物之间的具体思想,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小组成员先进行责任分工,不同成员负责不同的思想流派,查找其主要思想观点,并给出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并讲出自己的感受。在组内成员都阐述过后,由组长进行总结,教师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这样的沉浸式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还能使学生积极思考,更加深刻地掌握知识。
2.2营造轻松平等的教学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往往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注力与理解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激发其热情与创造力。由于合作学习法是一个创新模式,在学生进行探究讨论时,需要给予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因此教师要在学习讲授与自由讨论之间做到平衡。在营造教学情境时,做到放松而非放纵,让学生在和谐的合作过程中进行对知识的探讨,从而增强合作能力。例如在进行“五四运动”这一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可采用表演式合作学习方法,通过沉浸式的人物扮演引发学生更加深入的思考,学生可以扮演成不同阶级的角色,如学生阶级、工人阶级等抗争的主体,思考不同阶级的阶级诉求主要是什么,体会学生阶级在抗争游行中激昂的爱国情绪,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教育。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五四运动的重要意义,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样自由度较高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加强引导。在合作学习前期学生尚还需要磨合,为了解决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矛盾与不统一,教师就要发挥引导职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解决,为合作学习的有序展开提供保障,并在充分考虑学生学情的同时,采取鼓励式教学,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与合作积极性。
结语
合作学习模式,是一次全新的对教学方式的创新,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初中历史的课堂上使用这一方法需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加强教师的引导职能,在历史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历史创新思维还有思考能力,从而在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能力的综合发展,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和理念。
参考文献
[1] 贾廷旺.深化合作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初中历史合作学习探究[J]. 文教资料. 2019(16)
[2] 孙文霞,孙晴.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8)
[3] 郭德俊.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22)
[4] 孙娜.基于生本教育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