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习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上好思政课这一大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在学校教育上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道德与法治课不单单是学校一门学科,还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作为教师我们要上好道德与法治课,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道德与法制 高效课堂 精品课堂 开放课堂
生活课堂 生命课堂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学的道德与法治课,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养成教育与普及法律知识教育。进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尤其在习总书记强调要重视上好思政课这一大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在学校教育上有着更加重要的地位。但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我们在大的背景下、新的形势下如何上好道德与法治课,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本人浅谈一下自己几点看法:
一、课前预习,课堂展示,打造高效课堂
我每次上课前布置学生事先回家进行课前预习教材,学生自学时结合时政热点和书本上的知识点,自己脑中先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上课时,按照学校要求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本课学习目标。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自学讨论,进行有目的地阅读教材内容,与预习时形成初步的知识理论体系进行比较,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学校开展同桌之间“自主问效、师友互助”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开拓视野。要徒弟先回答,师傅来补充,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尤其每节课上课前的5分钟的时政热点,学生积极性高,学生认真准备,找出大家关注社会热点,先讲事例,再进行分析,课堂气氛活跃。例如,学生讲中美贸易战时,学生现场发挥模仿两国领导人博弈对话,非常精彩。老师适当引导与讲解,学生选出的时政热点与教材中哪些知识点相联系,这些知识点需要掌握到什么程度,预测中考会采取什么形式来考等。
二。集体教研,发挥合力,打造精品课堂
凡是预则立,教学准备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前提和关键。学校政治组每周的集体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课程标准、备教法、备课件。每次有中心发言人发言,其他人补充。确定知识点、确定教学中每一个环节:如何制作利用好课件、如何导入、如何讲授新课、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何完成学校校本教材课堂问效卷等。课件是为课堂服务的,不用多花哨,也不用多华丽,适合才是最重要,关键要效果好,重点看疗效。现在是疫情期间,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学校停课不停学。作为主播的我们每天抽时间就在微信群里交流、备课,随时随地提出问题大家就进行探究。每次正式上课前试讲两遍,组内全体政治教师和学校领导参加。试讲结束后交流经验,改进不足。细化到规范语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时间把握、如何连麦等等。可以说每堂课都打造成精品课,这样的课堂,才能真正抓住学生的心,达到掌握知识和升华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目的。
而现在疫情期间各学校选择的平台也不一样,每个平台都各有利弊,于是我们认真研究充分利用每个平台的优势。例如:我们用腾讯会议、钉钉进行辅导。用新东方平台授课,该平台不能播放视屏,在组长专研下采取虚拟摄像头放视频,手机播放声音。同时主播上课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可以说为了最佳的上课效果,为了高效的40分钟,我们也真是殚精竭虑了。
二、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打造开放课堂
在新课改的趋势下,我们要放权,不能总怕一旦学生说的多了,课堂不好把握,怕乱收不回来。其实,只要教师认真准备,积极提高自身的知识修养、应变能力、综合能力培养这些顾虑都不是个事。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要有一桶水。而要打造高效开放式课堂我们就要有源源不断的水源。为此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不断地充实提高自己,这样我们就能达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境界。
比如我在进行“网络交往新空间”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多个层面的问题思考,大家会七嘴八舌地提出许多问题:父母不支持,老师不让,网络这好那好等。细梳理好多数字很可怕,学生真正利用网络学习的不多,更多的是吃鸡打游戏,沉迷其中。这时我要求学生开展分组讨论网络的利与弊,然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徒弟发言,师傅补充。进行小组不同意见的辩论,最后由老师点评小结。课堂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师友互助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堂”,充分激发学生思维,使课堂充满活力。因而学生的认识才有了宽度、深度、高度。
四、注重调查,提升能力,创设生活课堂
学生为了获取好成绩,往往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分关注课堂内的学习,同时社会片面追求升学率也造成教师和学生单一使用教科书这一课程资源。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不可否认学生就是以学习为主,分数固然重要,但分数也不是万能的。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学生在课堂内学习的时间有限,他们在课内学习的知识、技能、态度若不向课外、校外、家庭及社会迁移拓展,很难形成真正的能力与素养,很难做到知行统一。
我在教学中,很好地利用了教材每个部分,鼓励指导学生很好地走出校外,走向社会。如“正确对待金钱”、“法律伴我成长”、“如何与老师家长同学相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课题,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家庭或社会调研,形成调查报告,写出小论文在班上进行交流、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公共参与能力,提升其自身的探究与实践的能力。尤其是疫情期间、配合好市教育局关于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在讲到“艰苦奋斗”这一课时,让学生居家劳动,发照片写感受。顺便观察小区的志愿者,体会他们作为逆行者的艰辛与无畏,使学生内心情感有一个生华,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三、整合知识,综合思辨,打造生命课堂
中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其知识体系本身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也与其它文理学科知识有必然联系和相互融通。比如《艰苦奋斗》与历史课中长征、抗战及中国发展党史关系密切。《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与历史课的史实说明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关系紧密,以及和地理学科台湾位置相联系。例如《文化生活》中有关中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等知识,与中学语文里的许多古诗词、文言文等知识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在教学中,就必须对中学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地迁移和整合起来,更好地拓展和深化道德与法治课知识。学科知识的整合迁移要求教师有大格局,思路开阔。不是光为讲课而讲课,要知识点迁移链接,讲课时纵横捭阖。这样既能克服过去教学上单一传授知识的枯燥乏味,从而增强趣味性,又能极大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习总书记说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正本清源,守正创新。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学中要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价值观,开展好生涯规划指导。突出学生是现实生活中的“完整的人”,就必须加强课程改革,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提升教师自己的专业素养,形成与学生学科发展相适配的教学策略,培养有理想、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高素质公民,祖国的未来才会更有希望。
参考文献:
提高初中政治学科教学成效若干方法《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24期 余治文
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教学有效结合之我见《文教资料》2010年30期 周琴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19日 01 版)(责编:王珂园、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