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的实施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部分学校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局限性强,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逆反心理较强,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创新,以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八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问题;相应措施
一、当前我国八年级语文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分析
在近些年的教育改革过程中,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更加注重素质教育,但是其受益范围依然较小,仅局限于部分较为发达的地区,未能够全面落实,而在多数地区教学模式依然较为局限,归根结底是因教学理念较为滞后而导致。并且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只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对学生学习过程关注度不高,且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劣势,学生较易出现厌恶心理,从而影响了学习质量,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只针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未能进行有效的延伸,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进而使得学生不具备拓展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期八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相应策略
(一)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实施的进程不断加快,教育部门愈发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也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需求转变教学理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会采取“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方式会使得学生只能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1]。在现阶段初中八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式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旁起到引导辅助作用即可,鼓励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例如在对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背影》这篇课文进行学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再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在学生有了简单的了解后,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比如:“父亲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你为父亲做过什么”,让学生分别表达出对“父亲”这个词的理解与真实想法,让学生理解父亲的不易,并鼓励学生在家中多为父亲做些事情,减轻父亲肩膀上的压力。这种互动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通过课堂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二)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工作
在时代发展的当下,信息技术已经被各大领域广泛运用,当然教学也不例外。据调查了解,大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多媒体技术会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应当注意把握该技术的使用度,避免出现滥用现象。多媒体技术可以将生硬刻板的文字转变成较为生动的图片视频展现出来,给学生的视觉及听觉带来盛宴,让学生能够对该课程的知识有着直观的理解,丰富课堂内容[2]。例如在对部编版八年级语文《安塞腰鼓》课程学习时,教师可以在开展授课前,提前在网络上找到与该课文有关的视频做好备课,然后在课堂上播放相关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突破教学的难题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评价机制
据调查了解,我国部分学校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其重心过多偏向于学生的成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是根据学生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无法激发学生的实际学习潜能。因此应当适当的改进评价体系,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及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适当鼓励,并发掘每一位学生的亮点,肯定学生的付出,让学生建立较强的自信心,从而可以让学生实现共同进步,使的其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为后期的学习以及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与创新语文课堂,并进行课外延伸
语文教材内容是经过科学且系统性的编排的,符合学生现阶段的理解能力以及发展需求,并且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师应当顺应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将生活融入至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在生活中有效的实践,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合理运用能力,对其学习乃至生活都会提供有效的帮助。语文学科因内容不同于其他理科的内容那样的清晰明了,其内容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实际生活,因此教师也需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能力,在进行教学时能够轻松驾驭,将教材知识有效的延伸到课外,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3]。例如,教育工作者可以定期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能够深切的感受到语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推动我国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4]。
结语:综上所述,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学习的过程,其创新与改革是一个长期且反复的教学过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使其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而才能保障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能够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杨发明.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学法指导[J]. 才智,2019(21):20.
[2]马美香. 落实核心素养,助力语文课堂——浅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强化核心素养培养[J]. 基础教育论坛,2019(23):27-28.
[3]杨英霞.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 科技资讯,2020,18(07):86-87.
[4]陈丽琴. 俯身拾贝皆珍珠——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 课程教育研究,2018(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