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7期   作者:潘洪坚
[导读]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各行业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建筑工程数量的激增,
        摘要: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各行业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便是建筑工程数量的激增,从住宅到工厂以及一些公共设施的修建,为建筑工程施工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材料,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也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质控的重点。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以及工程项目进行具体的分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本文主要从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这两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工程建设;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但是建筑行业也应该看到其中的挑战,对技术要求的提升,才能够真正构建高质量的建筑,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人员应该对其极为重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但是建筑行业也应该看到其中的挑战,对技术要求的提升,才能够真正构建高质量的建筑,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也是影响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人员应该对其极为重视,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混凝土浇铸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技术中,首先面临的便是搅拌过程中容易发生裂缝的情况,一般是内部热量不能够有效的散发,造成了内外温差,那么在凝固的过程中便会产生裂缝。另外,如果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水与混凝土没有做到绝对的分离,混凝土由于蒸发自身收缩也容易产生裂缝。其次,便是在浇筑过程中,由于钢筋垫块的原因也容易造成露筋的情况,进而影响到整个建筑质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钢筋是支撑混凝土的重要骨架,一旦这副骨架出现问题,整个混凝土浇筑质量便会受到影响。最后便是掉角。一般来说,会在梁柱和洞口等一些直角的地方,由于前期没有做好足够的湿润,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造成混凝土的强度以及刚度下降,便造成了掉角。在过早拆除承重模板的时候,由于撞击等原因也会形成混凝土掉角问题。
        2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实例
        2.1模板施工
        模板工程为混凝土工程的基础与保障,影响施工的成与败,要严格实施控制。作业中要根据混凝土施工设计,选择高性能的材料,进行模板的制作,以免无法承受浇筑压力,产生模板破裂或者变形等问题,给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模板制作和拼接以及拆卸等环节,严格按照工程作业技术规范和要求操作,防范浇筑环节的漏浆风险或者形变风险。规范组装以及拆卸,切实保障模板的价值与作用发挥。
        2.2浇筑施工
        采用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浇筑作业为关键环节,要依据设计的浇筑作业方案,执行浇筑任务。作业前对钢筋与模板性能进行检查,保障达到施工条件。对于混凝土下落的高度,控制为<3m。若采取分块分层作业法,依据钢筋结构特点以及钢筋密度,确定各层的高度。此工程采取分层浇筑作业法,高度控制为2.7m,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作业,作用长度根据浇筑高度确定。若选择平板振捣器设备,分层的厚度要小于200mm。保持浇筑作业处于连续作业状态,若产生间隔,必须将间隔时间控制在最短,以免混凝土初凝再进行施工。作业中对于模板以及钢筋等的变位情况,采取整改以及观察。若为大梁体,采取单独浇筑作业法,对于无法连续浇筑的部位,选择剪力很小的部位,设置施工缝。案例工程处于冬季施工,采取以下措施:(1)浇筑作业前,进行天气预报的查询,对浇筑时间方案进行调整,避免大风或者大雪天作业。选择全天温度较高的时间段作业,比如AM10:00。(2)运用赶浆作业法,同步开展作业。配置充足的人力资源,缩短作业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热损失。按照作业要求,浇筑施工前组织检查,保证梁板内部没有冻雪块。

(3)考虑到作业温度,对于各个楼座,布置保温棚,配套煤炭火炉,营造适宜的作业温度。整个作业期间,组织开展测温作业,把握作业问题,动态调整浇筑计划。测温孔的布置如下:(1)梁部位。按照每3m设置1个点的标准布置;布置的方式为梁上垂直于梁轴线;孔深控制为1/3-1/2梁高。(2)柱部位。选择柱头和柱脚部位,各设置2个点;布置的方式为和柱面成30°;孔深控制为1/2柱断面边长。(3)阳台与挑檐、雨蓬部位,按照每个构件布置2个点原则设置;布置方式为测温孔和板面成30°;孔深控制为1/2板厚。
        2.3振捣
        完成浇筑施工后,选择适宜的时间点,组织开展振捣作业。通过振捣处理,使得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均匀度达到标准,充盈在模板的各部分。一般来说,采用人工振捣方法与机械振捣方法。若为塑性混凝土且工程量比较小,则组织人工力量开展振捣作业。根据设置的插入点,进行20s的连续振捣,保证表面没有气泡和下沉等情况发生。振捣作业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作业,确保插点布置的均匀,以免产生漏振情况[1]。
        2.4养护
        结束浇筑与振捣作业后,进入到养护环节,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养护措施。此工程选择蓄热法实施养护。完成混凝土振捣作业后,利用准备的塑料膜进行覆盖,设置厚度为5cm的毛毡实施保温处理,进行7d的养护。如果温度低于-10℃,那么生火炉,且做好封闭处理,避免产生局部受冻的问题。
        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控策略
        3.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是各种材料混合在一起的,原材料的质量影响着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得到最好的发挥,就应该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制作,需要沙、水泥、石子以及混凝土外加剂等材料的使用,这些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以及项目建筑施工的具体标准,才能够真正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另外,在整个准备过程中,也应该对这些原材料以及施工工具进行检查,确保工作的开展顺利。在检查过程中,可以通过抽查、监督等有效方式进行控制,同时还需要从建筑图纸的个性化要求出发,保证建筑材料是符合建筑要求的,从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
        3.2浇筑的后期维护工作,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混凝土从施工完成到最终的使用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维护,才能够有效延长混凝土的使用时间。混凝土的后期维护包含了套管、测量放线、入场检查等顺序,在整个过程中是有着自身顺序的。因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该严格按照养护顺序进行维护,保证混凝土施工技术。另外,在维护过程中,应该关注洒水的过程,在混凝土完成固定成形之后方可取消洒水。不然,由于蒸发等原因及容易造成混凝土施工层面的裂缝,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当然了,浇水也是一门学问,不同的施工项目采用洒水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塑性比较低的工程需要采用喷雾养护的方式,而对于塑性较强的可以采用浇筑的方式。在连续的养护工作中,都要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防止出现裂缝等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高质量应用,对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文中结合实例,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和质控措施,提出质量把控措施,共享给工程人员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赵子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38-39.
[2]郭荣俊.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1):59.
[3]邓江.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8):3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