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也不断的影响着施工技术的革新与完善,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当下我国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的主要病害产生的原因,探究其相对应的施工技术,并分析如何在提高施工技术的基础上,保障施工质量。
关键词:软基地段;公路;施工技术;高填方路基
引言
路基的建设与区域土质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遇到不同的土质时,应当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手段,来防范路基病害问题的出现。例如在遇到软基地段时,就需要对路基进行合理而规范的设计,妥当处理地基,如设置砂砾垫层等,以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
一、影响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1.缺乏合理的路基设计
对于公路工程而言,如果其线路设计中需采用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的时候,须根据相关规定合理设计路基形式,在验算稳定性阶段以及沉降阶段,假如地质条件比较特殊,又没有提前做好材料收集工作,那么最后获得的实验材料就无法真实反映施工现场的情况,导致设计计算缺乏合理性。在施工进行阶段或施工完成后,会导致高填方路基出现大幅度下沉现象,进而对公路使用造成严重影响。
2.缺乏合理的地基处理手段
对于高速公路而言,不仅通过的区域通常较长,而且地基也十分复杂,大部分高填方区域为软土路基,一旦处理不当,加载后便无法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完美工程,而且,假如荷载力过大,就会影响其原本的设计状态,甚至会对土体造成破坏。在进行固结设计时,如果处理不当,则会引发大沉陷问题。相关人员必须注重对地基的处理工作,对处理形式进行优化,使其应用更加优化、更加完美。
3.缺乏合理的施工工艺
高填方路基具有多种施工工艺,十分复杂,所涉因素也十分繁杂,稍有不当,便会埋下安全隐患。基于此,在进行高填方施工的时候,其技术形式不一样,则其应用指标和应用属性也不一样,所以需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相应的处理方式。
4.缺乏合理的填筑工艺
在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需按相关施工要求对填料进行分层处理,并分析其厚度指标,按相关规定进行填筑。填筑形式的选择同路基设计之间联系十分密切,假如设计不合理或产生累计变形问题和沉降问题,那么在受到重复荷载力方面的影响时,须注重分层填筑设计的相关应用指标,确保施工工艺可以有序、完整的得以实现。
5.缺乏良好的填筑材料
在进行高填方路基软土地基施工的时候,通常会选择性能好的填筑材料来加强施工质量。然而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存在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选取水稳性差、透水性差的换填料,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土层压缩性、减弱了土层抗剪强度以及对土层的排水固结产生干扰。基于此,施工单位应在施工时首选砂砾或碎石等渗水性能好的换填料,保障工程的高质量。
二、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1.场地清理
施工开始前先确定场地内的工作界线,同时对需要保留的构造物与植物进行必要的保护。填筑开始前做好压实处理,使压实度达到设计与规范提出的要求。如果基底的松散土层总厚超过30cm,则应将其翻挖处理后再进行分层回填与碾压。将场地清理干净并压实完成后,对地面的实际标高进行测量,然后由监理人员认真检查和验收,经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
2.防水排水
路基施工中,必须防止路基与其它建筑物或设施受到雨水的冲刷,及时修筑不同的防排水设施,使现场始终处在良好排水。
对于排水设施,要做到临时和永久良好结合,在软基段中施工时要先进行排水沟的开挖,再于路基范围内采用人工进行方格网的开挖,确保表面上的水能及时排除至边沟当中。每个施工层都要保持一定泄水坡度,避免各施工层的表面产生积水,对正常施工造成影响。
3.测量放样
施工开始前使用全站仪对水准点和导线点实施复测与必要的加密,同时对中线进行复测,绘制出路基的横断面图。经监理工程师的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按照图纸提出的要求在现场设置位置桩,以标明具体轮廓,由现场的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合格以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4.填料材性与压实度要求
按照工程招标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填料材性及压实度都必须符合要求,在检验确认合格以后方可开始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材料试验
用于填方施工的填料,需在填筑开始前14d选择一段长度为100m的试验段开展现场试验,在试验段施工中使用的所有填料及机具都和正式施工完全相同。试验段的施工需进行到填料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在试验段施工中,要对压实设备的种类及最佳组合方式等进行记录,并确定包含碾压遍数和速度等在内的各项参数。在试验段施工完成后,若填料的压实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则可直接作为路基其中一部分,否则要将其挖除并重新开始试验。
6.路基填筑
路基填筑方法为水平分层和纵向分段,采用机械设备进行,并辅以必要的人工。首先,将填料运输至填筑施工地点,然后按照先两侧再中间的顺序卸料,期间安排专人进行指挥,以免卸料过密或过疏,对摊铺厚度造成影响。碾压时,层厚不可超过30cm,填料的粒径不可超过15cm,对于每层摊铺宽度,两侧都要比设计宽度大30cm左右,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边缘处的压实度。每填筑完2~3层都要恢复一次中线,对边坡的位置进行调整,每层对应的填筑高度使用红色的油漆准确标注,同时通过拉线来严格控制,在纵向还应分段预留台阶。碾压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在直线段先对路基两侧进行碾压,再对中心处进行碾压,在曲线段,应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碾压。在碾压过程中,轮迹要有30~50cm的重叠,同时尽可能快的达到要求的压实度。在坡度与开挖与填筑之间的交接部位,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先把坡地开挖城宽度在1m以上的台阶,同时设置向内倾斜的斜坡,再分层填筑材料,达到密实、没有拼接痕迹为止。在填筑施工中必须对填料的粒径进行严格控制。对不满足要求的填料,不可在施工中使用。当填筑段分成若干作业段时,相邻段落之间的交接部位若无法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填筑,则对于先填筑的段落,应按照1:1设置分层台阶,若两段可以同时进行施工,则应做到分层衔接,搭接长度要达到2m以上。
总体而言,有效防治路基病害的技术措施归根究底还是要落到实处,从每一处细节做起,严格把控每一道程序的实际操作,不论是对于距离的测量、材料的选取、工艺的采纳还是设备的应用,都是有效防治路基病害的重要技术措施,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措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基段高填方路基施工对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要求,如果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将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整体性。目前,该工程的软基段高填方路基施工已经顺利完成,经检测,路基的各项技术指标都能达到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其施工中和完工后都没有发生不均匀沉降,说明本工程使用的施工方法合理可行,值得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 仇红超. 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 四川水泥, 2018, 000(006): 163-163.
[2] 王艳燕. 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 040(009): 64, 66.
[3] 周长水, 饶道盛. 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分析[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6, 000(010): 60-61.
[4] 李植. 高速公路软基地段高填方路基施工技术[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9, 042(005): 68,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