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住宅建筑中,传统的现浇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相比,装配式施工技术具有节能环保、施工便捷、操作安全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在住宅建筑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并逐步成为我国住宅建筑发展的方向。本文主要对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提高住宅建筑品质,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装配式施工技术;住宅建筑;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我国住宅建筑得到迅猛发展。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装配式建筑通过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一体化装修的方式建造住宅建筑,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装配式施工技术能有效地解决住宅建筑质量通病,提升住宅建筑质量和性能,减少住宅建筑后期维修维护费用,延长住宅建筑使用寿命。由此可见,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1、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优缺点
1.1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优势
1.1.1工程工期缩短:由于建筑构件采用工厂预制方式,生产和施工过程可以在工厂和现场同时展开,构件制作在工厂完成,现场安装时间相对较短。装配式施工较传统现场现浇方式,甚至省去了砌筑和抹灰等工序,施工工期大大缩短,据国外相关机构测算,工程工期可以节约30%以上。?
1.1.2产品质量提高:装配式施工由于采用工厂化预制,采用工厂化生产,构件生产工艺成熟,设备精准、工人熟练,建筑构件的质量容易控制,产品精准度高,构件品质大大提升。在建筑外墙保温装饰工程中,外墙磁砖采用传统的现场粘贴或干挂的方式,磁砖容易脱落,尤其是有外墙保温层时,更容易产生质量问题。采用装配式建筑预制外墙,外墙构件都是工厂化预制,质量更有保障,品质更容易控制。?
1.1.3施工环境改善:由于建筑构件是工厂化生产,自动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升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由于大量的建筑构件都在工厂生产,大量减少了现场施工强度和作业量,施工人员现场作业减少,噪音、垃圾、粉尘等污染大大降低,工地现场周围环境大大改善。
1.1.4节能降耗显著: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对13个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项目的跟踪调研和统计分析,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的现浇建筑方式,在住宅建造阶段可以大幅减少木材模板、保温材料、抹灰水泥砂浆、施工用水、施工用电的消耗,并减少80%以上的建筑垃圾排放,减少碳排放和对环境带来的杨尘和噪声污染,资源节约降耗成效显著。
1.1.5社会效率和效益提升:装配式建筑通过大规模、标准化生产,预制构件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再加上建造过程时间、人工、能源的节约,后续质量成本的降低,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可以比传统的施工方式节约成本,为开发商、客户和建筑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工业化生产和建造过程与信息化紧密结合,应用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强调科技进步和管理模式创新,大大提高效率和效益,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
1.2装配式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装配式施工技术由于采用工厂化预制、现场组装的方式,由于我国装配式施工技术发展的时间较短,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虽然在理论技术、施工工艺和材料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但在实际生产施工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缺乏,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制约了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2.1预制构件的质量把控
在正式施工前,施工单位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提前预定建筑构件。由于预制构件制作采用工厂化流水生产,需要对预制构件的质量、型号、相关指标等进行严格把控,预制构件的强度、抗震性等指标要符合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重点要做好预制构件的养护和成品保护,另外,要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做好预制构件标识。
2.2吊装施工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构件的吊装施工包括施工放样、预制柱、预制梁、预制楼板、外墙、阳台楼梯等吊装。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预制装配式构件吊装操作时,一定要先在墙板上预留出锚筋位置后再插入叠合现浇层,并使用铁件将墙板与结构体紧密连接到一起,避免出现突发问题导致墙板和楼板出现松动现象。叠合板、转角板由于厚度薄、体积大,在构件运输、吊装安装中可能损坏,在施工吊装中要重点关注,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2.3预制装配构件的连接
预制构件的连接好坏,直接关系到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性能。在其连接过程中,构件连接、灌浆、管件埋设等施工环节易发质量问题。在施工现场的操作中,要重点关注预制钢筋与孔洞对位准确性问题。在满足国家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大对位孔径,使预制钢筋的入孔率有效提高,进而加强其纵向整体性,保证连接的有效性。在灌浆施工中,容易发生灌浆不饱满或灌浆孔被堵塞的情况,影响到灌浆的强度和刚性,最终影响住宅建筑质量。
2.4防水施工
在整个建筑工程中,装配式防水技术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防水效果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周期。传统住宅的防水技术只能单独的将建筑物外部的水流堵在建筑物外部,只要保证外边的水不会流进建筑物内部就行。而预制装配式建筑由于板与板相互独立的拼接而成,采用预制结构拼接方式,其中一定会产生横向缝、竖向缝等多处缝隙,因此,单纯使用过去的堵水方法根本行不通。所以,在进行住宅设计时,需要使用倒水、排水的方式,将流入住宅的水通过排水系统将其排出在外。而在装配式住宅施工中,预制装配式外墙的接缝施工处理非常重要。预制装配式建筑墙面的接缝需要使用高分子密封材料进行施工作业,使用PE棒进行填充。而对于预制装配式墙面的拐角处,则需要使用密封胶进行防水处理,使用干性无收缩的水泥浆对墙体缝隙进行现浇,才能够避免住宅外部的水流入住宅内部。
3、提高装配式施工技术质量的建议
3.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我国的装配式住宅施工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目前,装配式施工主要缺乏专业的技术和操作人员,需要施工及相关企业加大对专业技术和操作人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装配式施工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关操作规程。在实际操作中减少失误,确保住宅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3.2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在装配式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质量监督和现场管理体系。一是建立装配式施工技术交底制度,让施工人员充分了解施工难点和关键施工节点的技术要点,防范施工质量通病。二是充分发挥质量监督作用和现场管理职能,做好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验收规范和设计要求。
3.3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非都是施工本身引起的,设计、预制、材料等各环节也会存在问题,建立起科学的质量追溯机制,对装配式施工中发生的问题能迅速找到原因和根源,并及时进行完善,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产品质量。?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是我国住宅建筑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加强对装配式施工技术的研究,对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研究力度,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鹏程,谢国樑.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164.
[2]贾兴东.预制装配式结构住宅工程关键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9(04):168.
[3]王伟明.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3):21-22.
[4]王恒印.浅析装配式施工技术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9(0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