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园内涵及其景观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7期   作者:张天宇
[导读] 口袋公园内涵以及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是针对我国城市建设中
摘要:口袋公园内涵以及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是针对我国城市建设中,口袋公园建设经常出现不切实际,与城市规划不适宜等情况展开。客观认识口袋公园内涵,改善对口袋公园的不准确理解,调整口袋公园建设中所出现的“崇洋媚外”等不足,从而真正建设具有中国城市建设风格与特征的口袋公园。口袋公园具有一定特殊性,不管是公园整体的规划布局还是具体的场所设计等,都必须体现出亲民便民等特点。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至关重要,选择恰当的地址,对口袋公园景观科学设计,以此来营造幸福空间。
关键词:口袋公园;内涵;景观设计
口袋公园内涵以及景观设计的相关研究,是针对我国城市建设中1 口袋公园的概念及特征
1.1概念
“口袋公园”一词是由美国设计师罗伯特·宰恩提出。其概念原型是城市高密度中心区分布的一系列呈斑块状分布的小公园,也称为口袋公园系统。1967年佩利公园的正式开园,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口袋公园的诞生。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口袋公园有着很高的利用比。它可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休憩、游玩空间。我国对于口袋公园的建设着手比较晚,多为绿地形式展现,缺乏一些功能性的附属功能。近年来也陆续出现了一些研宄性较强的实践项目,如2010年上海推出的“社区花园”计划、香港大学园境建筑学部的“间隙香港”项目等,但还是有大量的城市口袋公园没有得到重视,逐渐成为公共空间中的消极场所。
1.2特点
口袋公园通常并不是特定产生或有意设计的,它处于一种随机状态,相互并无关联,呈离散形分布,斑块状散落在城市的各处角落。城市中的任何一处小型开放空间都可以称为口袋公园,其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规模小。“口袋公园”又被译作“袖珍公园”、“迷你公园”,主要是为了弥补城市中休憩空间和基础设施的缺失,为城市中繁忙人群提供临时庇护所,使用功能局限性较大,可容纳的活动类型有限。
(2)形状不规则,多为城市已开发区域边角的剩余用地。
(3)功能性缺乏。与大型综合公园相比,口袋公园在使用功能上只要求满足简单、短暂的休闲活动,比如饭后散步、小坐或儿童嬉戏等。
(4)人群及活动特点:服务区域小、使用频率高,服务对象主要为周边居民。位置基本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使用者的类型以及被使用的时间。 
        2 口袋公园景观元素
        口袋公园中的景观元素是口袋公园设计的关键,同时也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口袋公园中的景观要素,关系到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视觉品质以及艺术欣赏,直接影响到景观视觉质量。口袋公园建设中之所以出现同质化现象,主要因为我国的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过多模仿其他国家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并没有凸显出我国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主题与人本文化。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中,重视不同景观要素的艺术表达,协调口袋公园景观空间、色彩搭配以及造型设计等内容,以此为口袋公园促进群众交流、组织文化活动等奠定基础。口袋公园中的景观要素,将空间特征加以表达,展现出自然景观与地区的文化,为景观设计增加活力。我国的城市口袋公园必须在空间上进行准确界定,以景观要素为载体,对关键部位加以限定,以此来营造口袋公园的交往空间,获得理想的景观设计艺术效果。对于口袋景观中开放的边界空间来讲,利用地区艺术文化表达方式打造景观艺术形态,充实口袋景观设计的视觉满足感。
        口袋公园中景观元素还体现在艺术图形设计方面,图形本身能够装饰周围的环境,为人们营造视觉冲击,同时还可以对区域进行规划。口袋公园中的艺术图形是十分重要的景观元素,利用区域中材质的差别,将区域进行限定,随后明确区域功能,以视觉角度对群众加以引导。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期间还包括色彩元素。保证色彩元素的合理搭配,营造和谐的空间色彩系统。

实现色彩元素的和谐,需要将景观元素中的色彩融入到城市色彩体系中,保证两者的协调,融汇地区文化、性质,以此丰富口袋景观设计。景观元素设计是提高口袋公园艺术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提升景观设计品质的关键。
        3 口袋公园景观设计有效策略
        口袋公园在进行景观设计期间,必须重视景观元素的充分应用,并且结合景观元素具体应用,及时搭配地方文化,以此来丰富口袋公园结构设计。
        3.1充分利用景框原理,丰富景观视觉层次
        景观设计期间,根据口袋公园的基本特点,渗透景框原理,对空间内容进行扩大,以此来营造更多视觉层次。景框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景观形状必须简洁,其次是景观的质地与城市合理搭配,最后是色彩与城市色彩融合。景框以自然植物的形态或者人工打造的物体等为参照,设定景观设计的入门,将人们带入到设定好的景框中,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从而得到理想的艺术效果。比如巢湖市口袋公园景观打造中,景框的参考为巢湖,在景观设计中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融入其中,以此来彰显口袋公园的视觉层次。渗透巢湖地区的历史名人,结合口袋公园建设地区的名人文化,将景观设计向其贴合,传递历史文化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口袋公园景观设计内容。与此同时还可以渗透巢湖地区的农耕文化、庐剧文化以及渔业文化等,将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景观设计的方式展现出来,营造个性化口袋公园的同时,为该地区的景观设计打造“名片”。
        比如巢湖市某小区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中,因为该地区有自然水体,所以通过人工水景的形式打造公园景观,这样将自然水体的亲水性体现出来的同时,还能够将周围空间没有水体的空白加以填充,丰富口袋公园景观设计的视觉层次性与场地趣味性。注意水体设计期间静态与动态的划分,动态景观设计可以从小型瀑布或者涌泉等方面加以体现,增添口袋公园活泼的气氛,静态则通过水池形状与深浅加以体现,为口袋公园设计增加宁静之感,以此达到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
        3.2综合叙事线索,增添景观设计艺术性
        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中,以地区文化与经济情况,总结景观设计的叙事线索,以此达到增添景观艺术性的目的。面对景观设计中的叙事线索,协调口袋公园的景观设计空间。结合具体口袋公园景观设计要求,保证原有植被安全,科学配置草本层植物,以此将当地自然景观充分展现出来,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口袋公园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观赏性。当然这其中的叙事线索为有生命体的植物,比如香樟树、女贞树等,将这些有生命体的植物形态生动的凸显出来,搭配口袋公园建造形态,以此来增加树木的观赏价值。为景观设计预留充足的形象塑造空间,重视景观线条与色彩的搭配。这期间注意,必须选择当地植物,并且还要重视植物搭配的层次感与呈现的色彩,以观赏性为出发点,丰富景观设计。
结束语:
目前,城市中的口袋公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现阶段口袋公园的建设仍需很长的路要走。城市口袋公园的建设仍需要满足目标群体的使用需求,要从其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形式表达、风格设计特征、气候、地势、交通、建筑网、人口以及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综合因素上进行考虑设计,用它并不是一种空虚的空间及无使用功能性空间存在。但无论是外形还是内涵上存在何种差异,它都必须符合社会公认价值。才能塑造一整套适合口袋公园最终的景观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沈灵之. 适合旧城区环境的口袋公园的建设模式分析.现代园艺,2019,03.
[2]许红红. 口袋公园在城市旧社区公共空间微更新中的应用探讨.四川水泥,2019,03.
[3]成喆,王贞.高密度城市下口袋公园设计策略探究.现代园艺,2019,01.
[4]彭筠. 基于景观场所功能多样化的城市口袋公园研究[J].艺术科技,2017,30(4):337-3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