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贸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与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7期   作者:陈俊杰
[导读] 工贸企业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板块,其行业的稳定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

        摘要:工贸企业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板块,其行业的稳定发展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秩序的良性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工贸企业的发展中关于影响其安全标准化管理质量的因素,以及控制策略的实施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1工贸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的意义
1.1提升质量的有效途径
        安全标准化建设能够提高工贸企业内部管理能力和综合性的服务标准,将技术服务逐渐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当中,促进整体工贸企业安全管理的简化,有效提升工作效率。除此之外还能帮助工贸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为安全管理过程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1.2构建服务型安全标准化的需要
        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对于企业项目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建立服务型体系过程中,需要对管理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部门应该将科学、专业、严谨、规范作为管理目标,不断推动工贸企业技术服务安全标准化的建立,并使得各项管理措施在实际实施中得到落实。建立工贸企业技术服务安全标准化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建立起专业、科学的管理体系。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完整的服务安全标准流程。
1.3满足工程建设与项目管理新需求
        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在充分了解管理需求的情况下,将方向面向整个企业管理生命周期。并且,在不同的管理阶段,建立不同的安全标准化内容和目标,提高整体工贸企业安全管理的保障效果,为企业业务扩展提供帮助。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建立,满足工程建设与项目管理新需求,能够在工贸企业的各个阶段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不断促进工贸企业的良性发展。
2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安全监管机制问题
        从工贸企业的生产作业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监督机制问题,则为影响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质量的主要因素。其中监督机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在生产作业执行过程中监管机制缺失,未明确安全负责人,缺乏反馈机制,造成在安全标准化管理中出现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反馈及处理,最终造成问题的处理周期较长,处理成本较高,影响了工贸企业的安全标准化管理质量。
2.2从业人员安全意识问题
        从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作业的实施对象分析,因从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责任意识匮乏,安全措施执行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频发。该类现象的持续存在,对于工贸企业的生产作业质量,以及生产作业中的安全质量控制,作业规范性控制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其次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现象,对于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发展造成了极大地影响。
2.3安全防护措施实施问题
        工贸企业在生产作业中从其安全标准化管理的角度分析,安全防护措施实施不到位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现象较为多见。其中在具体的生产作业中,关于安全防护措施实施不到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安装不到位、作业人员安全防护装备穿戴不到位、安全报警设施安装不到位等不良现象。
2.4安全制度执行落实问题
        工贸企业在安全生产作业的执行中,其安全制度执行出现问题,造成的安全标准化管理质量不合格现象较为多见。其中分析安全制度的执行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企业在生产作业中其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环节不连贯甚至脱节,上下告知不统一,一线作业人员教育培训不到位,出现了制度与执行分离的“两张皮”现象,最终造成相关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的实施出现问题,同时也造成了持续性的安全隐患,以及频繁性的安全生产事故现象,对于企业的安全稳定发展造成了极大地危害。


3提高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与安全管理效果的措施
3.1规范生产作业流程,完善安全标准化机制
        从工贸企业生产经营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规范其生产作业流程,完善生产监督机制,对于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其中在实践操作中关于生产作业流程的规范,以及安全标准化机制的完善,企业可针对全体员工定期实施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以及作业示范指导的方式,规范作业人员在生产作业中的操作流程,同时达到提升作业人员在生产作业中的安全意识,保障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关于安全标准化机制的完善,生产企业则应从上层的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中层的监管机构设置,以及一线生产中的安全巡检人员指定,安全巡检措施设计的方向进行发展,以此确保相关安全生产事故的及时反馈,及时处理以及及时止损,同时达到提升工贸企业安全生产作业质量的目的。
3.2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观念,明确管理责任
        安全是工贸企业获得长久性经济效益的基础保障。因此企业的各级职能管理部门不能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管理标准的前提下,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理念,可以通过层层责任状、履职承诺书等方式对管理过程进行细化,划分管理职权,落实具体的管理责任,从而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协调性。
3.3建立纵向和横向结合的逐级考核机制
        逐级考核机制的管理对象包括安全管理部门、技术部门、设备部门、工程部门、基层生产单位和外协单位,对于其各级单位负责人形成纵向和横向结合的、层层向下延伸的安全管理考核管理网络。
3.4推行HSE管理理念,实现与安全标准化的辩证统一
        HSE指集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管理体系的简称,通过有机结合形成的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科学系统地综合安全管理运行模式。推行HSE管理理念对于工贸企业加深安全文化理解、提高安全管理效果和安全措施的具体落实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帮助工贸企业实现安全管理目标与安全标准化的辩证统一。
        关于HSE管理理念在企业中的具体落实,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①按照工作计划在工贸企业各个环节内部开展HSE试点推行工作,根据实际情况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②邀请专业安全管理技术人员为工贸企业职能管理干部进行操作性的HSE引导培训,积极宣传HSE理念相关内容。③工贸企业生产安全部门对各单位、部门加强监督,逐级落实各级岗位安全责任制,细分管理原则,安装制度严格考核。④对各级直线管理层开展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对生产现场进行隐患排查治理。⑤规范工贸企业安全专职管理人员的上岗条件和从业资格。⑥引进环保专业人才,促进人才接替梯队的形成。
3.5加强安全生产投入,提升安全防护质量
        工贸企业在生产作业中涉及了较多高危操作项目,因此基于安全防护,安全控制,安全监督管理的角度分析,加强安全生产投入则为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中的主要改善措施。其中在实践发展中关于增加安全生产的投入,企业应从新型生产设施设备的引进采购,人员安全防护装备的采购,安全监控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以及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应急处理措施教育培训的方向进行发展,以此合理的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同时最大化的提升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化管理不仅能够提升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效果,维护工作人员生命安全,还能促进工贸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对工贸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洪义.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中重点问题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8(13).
[2]姚成.工贸行业安全生产监管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8,000(006):34.
[3]李钊.探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模式[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05):1518.
[4]牟振华.工贸企业实施安全标准化与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探讨[J].经贸实践,2016(23):1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