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道路,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重要作用。目前来看,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未规范施工流程、建设标准执行不够严格、养护维修不及时等,给农村公路建设带来了诸多难题。现阶段,要想改进农村公路建设就必须注重多方面的管理和养护,提高管理效率,减少安全隐患,提高公路建设质量。
关键词:农村公路;公路建设;养护管理;问题
1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建设材料使用不达标
农村相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不论是生产力还是建设水平都要相对落后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造成了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不达标的问题的出现和产生。一些路面施工材料中使用的沥青、水泥,路基施工中使用的石灰、填土等材料的关键指标不能达标。再加上一些公路施工单位在对农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不乏存在着违反规定进行施工作业的现象,比如以控制路基的高度来达到节约控制成本的目的,以一般公路的施工标准对农村路面公路进行建设,这就导致了农村公路建设施工质量始终达不到国家相应的标准和使用周期。
1.2公路建设标准执行不够严格
农村公路建设中存在施工操作不规范、执行标准不严格、监管力度不到位等问题。因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不够充足,导致一些农村公路建设材料质量不过关,施工队伍不够专业,加上地方各级政府没有建立专门的监管部门,一些地区为了追求施工进度,就会在实际施工中偷工减料,不安规范操作章程施工,这些错误的建设方式,对农村公路使用寿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3养护维修不及时
及时对农村公路路面进行维修和养护是减少路面病害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公路养护机制还不键全,很多地方还没有成立专门的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导致很多农村公路处于失管失养状态。这就使农村公路上出现一些如裂缝、坑槽等较轻病害时得不到及时修复,进而在雨水、车辆荷载作用下发展为断板、路面沉陷等严重病害。这时只有依靠大中修或改建才能解决问题,即加大了养护经费的投入又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通行。
1.4排水设施不齐全
众所周知,水侵害是公路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路基受到雨水浸泡或冲刷将严重影响路基稳定性,若路面积水得不到及时排除,雨水将会渗入路面基层及路基,软化路面结构层及路基并带走其中填料使路面产生路面脱空、路面下沉等病害。但农村公路(特别是一些乡村道)的建设由于受制于建设资金等因素往往路基排水边沟等道路附属设施普遍缺失或设置不到位。特别是雨量充沛地区汛期常有水毁造成农村公路中段现象发生。
2改进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策略
2.1建立完整高效的公路养护机制
想要提高农村公路使用年限,保证农村公路的长效发展,就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首先,是专业化养护。需要建立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对问题路面进行专业化养护,提高整体路段的使用效用,最大限度的保证道路的良好同行。其次,保证充足的公路养护财政支出。各个省级政府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农村公路养护补助政策,环节农村公路养护经费短缺问题,引入社会力量强化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最后,建立有效的道路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划分农村道路管理责任制,尽可能多的将每一条道路明确管理责任,在道路维护和管理中下放一定的权力,向农村普及道路养护的重要性,进而全面提高农村道路养护水平。
2.2提高农村公路的安全保障工程
在保证农村道路建设质量的前提下,还应该做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基础建设。农村公路因为地形和财政限制,道路的环境较为复杂,应该在一些复杂地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最大限度的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当地路政管理部门应该结合路段的实际情况,采用交通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已达到预防事故、降低事故率、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性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2.3道路排水管理
首先,注重路基施工,路基施工过程中,要保留边沟宽度,同时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设计,合理选择边沟尺寸和断面形式。对于一些特殊路段,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排水问题,可设涵洞,平均每公里设三个,避免路面积水,能够有效排水,部分水可用于农业灌溉,公路与用于农业灌溉的涵洞孔径要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为1m、0.5m或以上。避免涵洞堵塞,涵洞预留好以后还要设置帽石,还要进行勾缝处理,采用的材料为M10水泥砂浆。
2.4加强建设材料选择的管控工作
在农村公路的建设过程中,先要严格管控沥青、水泥、钢筋、石料等原材料质量。路面基层原则上应优先采用水泥稳定碎石,也可采用低标号水泥混凝土或二灰碎石.路面底基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土)、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石灰稳定粒料(土)、石灰工业废渣、填隙碎石等或其它适宜的当地材料铺筑。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并严格控制填料粒径、含水量等指标。石灰质量必须满足III级以上。并严格做好各类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3农村公路养护措施
3.1及时做好路面病害修复工作、防治结合
(1)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真正实现“有路必养”。强化农村公路的养护措施,农村公路养护相关单位应执行日常路况巡查工作及时发现道路病害,切实做到“见缝就灌、有坑就补”保养原则,防止病害继续蔓延扩大趋势。
(2)农村公路的养护过程中,预防性养护也是减少农村公路病害产生的重要措施,比如要做好周期性路面灌缝工作,及时更换接缝处老化的材料,防止泥土、砂石、雨水进入到接缝处产生路面病害。
(3)要做好定期对道路排水系统的检查、维护、疏通工作,确保使用状态良好,这样才能在恶劣天气或汛期时发挥作用减少道路水侵害病害。要加强农村公路通行车辆超载超限查处力度,减少农村车辆超载问题对农村公路造成的伤害。
(4)做好农村公路日常清扫保洁工作,减少碎石和硬物给农村公路路面带来的影响。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只有做到预防性养护和经常性养护相结合,才能有效减少道路病害的发生和影响,使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状态。
3.2公路绿化
农村道路施工管理过程中,绿化管理也是一个重要内容,每年绿化管理中用到的金额都在增长,可见绿化的重要性。节约绿化材料的同时还要求绿化植物具有一定的美观性,注重植物搭配,乔灌草搭配要适宜,根据当地的气温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为了进一步节约绿化管理成本,可组织居民参加绿化工程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政府也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对于一些有特殊服务功能的公路,要增加绿化成本,注重植物种植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季相结合。普通公路绿化种植可选择一些经济实用的植物,对于部分破路,应选择一些高大的树种,防风固沙。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但农村公路病严重影响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而农村公路经长时间的使用和运营出现病害问题又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为了进一步减少农村公路路面病害的出现和影响,最重要的就是要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造成农村公路路面病害产生的原因,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要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采取预防性养护措施,避免病害和缺陷的发展,防治结合,最终达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起志龙.农村公路水泥路面常见病害的养护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02):129-130.
[2]游定发.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成因及养护措施分析[J].广东科技,2012,21(03):114+116.
[3]王聪.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及预防养护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25):177-178.
[4]傅正江.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处治与养护管理问题[J].交通企业管理,2016,31(0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