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107111987****4062
锦州建安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辽宁省锦州市 121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一些建筑企业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应。在我国建筑企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进一步加大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的力度,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和經济效应,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1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1.1污染少、噪声小
装配式建筑可在预制工厂完成构件的预制,拼装需在施工现场进行,相较于传统的现场浇筑方式,现场搅拌、振捣无需利用较多的施工机械,现场的噪音、粉尘也将减少。
1.2模板标准化、工业化程度高
现场浇筑混凝土包括搭设脚手架、完成模板的拼装、绑扎钢筋、对混凝土进行浇筑、预应力施工等几个施工步骤。整个施工由模板工程组成,不同的工程有着不同的构件,模板只能使用一次,因此最常用的就是一次性木模板,这也浪费了许多木材。由于装配式建筑具备一定的施工特性,且其以标准化作业为主,钢摸板可用于预制同型号的构件,可重复应用。
1.3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浇筑装配式建筑或养护混凝土可不在施工现场进行,预制厂完成建筑构件的制作之后,再将其运到施工现场。其中,拼装预制构件占据较大的比例,而且工作量不是很大,可达到较高的机械化程度,这样既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还能缩短工期。
1.4安全系数高、施工质量高
现场浇筑施工离不开施工现场,进行施工之前,必须将拌合站、项目指挥部,包括工人宿舍布置好。应保證装配式建筑便于运输,机械作业对人工的需求量不是很大,且安全系数比较高。装配式建筑不同于现浇混凝土,其施工比较规范,而且可达到较高的施工质量。
1.5建筑造型新颖、美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的建筑形式满足不了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有必要提升建筑的美观性。而装配式建筑可以结合建筑周边环境,设计出造型新颖、美观的建筑,使建筑与城市融合在一起。
2装配式施工技术的施工技术特点
2.1装配式施工材料多数都是提前做好预制件,在现场加工很少,较少产生建筑垃圾,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2.2建筑构件在加工厂利用机械化数控设备进行生产,保证了PC构件一经确定,误差很小,应用这样的预制件进行施工,提高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
2.3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多数都是成品或者半成品进行施工拼装,减少了不必要的劳动力,节省了成本的投入,增加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2.4PC预制构件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一体化生产,解决了过去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建筑材料现场混合使用的现象,省时省工。例如,钢筋混凝土与保温材料的结合等,都是采用机械一体化完成,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在减少施工工序,保证施工质量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分析
3.1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
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根据工程计划和进度安排,提前进行生产,其生产制造的进度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首先,预制构件的施工进度要保持与施工进度的高度匹配度;其次,预制工厂的生产能力及存储构件的能力,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预制构件的生产主要包括梁、柱、墙等构建。
构件柱的生产需要根据定制方的需要,设计并制作相应的模具,如果利用既有的模具,需要对模具进行清洁,确保模具正常使用,然后对模具进行定位,按照相应的施工程序进行操作,做好预留管道的修补等后续工作。构件梁的生产和柱构件一样,都需要进行模具清理和定位,再进行绑扎钢筋笼、吊放、安装预埋件、侧模封闭与固定、灌注并抹平混凝土等。构件墙板与面砖的生产首先确定砖模的规格,然后在砖模中放入面砖,再嵌入分隔条,进行滚筒压平处理,保护纸的张贴,从而形成成品。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必须要严格按照生产程序进行,以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
3.2预制构件吊装
3.2.1建立有效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分析制度
为了确保施工工作能够顺利执行,让工作人员将自身职责展示出来,在施工工作执行之前,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施工分析制度,并对施工进度安排进行合理说明,充分履行职责。除此之外,还要与具体的吊装构建数量和编号结合在一起,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科学有效的施工操作。另外,一旦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施工问题,管理者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强化工作人员的认知度,明确职责所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施工效率,为后续工作开展创造更多基础条件。
3.2.2塔吊等起重装置辅助措施
由于预制构件体积庞大,对塔吊起重装置附属措施也有着严格要求。在预制构件加工之前,人们需要对附属杆件和结构连接点方位进行明确,开展施工交底操作,此时,螺栓需要预埋到合适位置处,强化塔吊附着措施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于水平方向转动操作,让结构物得到充分连接,并与其他塔吊形式保持同步,让安装操作更具可行性。
3.3制内剪力墙、窗体、叠合板安装施工技术
在安装预制构件时,一方面必须预留足够的孔距,方便穿插钢筋后利用螺栓紧密连接预制建筑的剪力墙与其他部分;另一方面在找准预制构件连接位置的同时利用螺栓紧密连接内剪力墙和工程主体。窗户能通风透气是建筑工程的必需品,在选择窗体工作中,必须结合建筑各方面的设计标准与要求科学选择窗体。在预制窗户工作中,一方面窗户通过螺栓固定,保留螺母;另一方面,在安装连接预制窗户工作中,为达到施工安全与质量达标的目的,就必须要结合窗户的位置,适当调整,连接构件。预制叠合板的安装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应用最广。一方面,为达到精准安装预制叠合板的目的,就必须要科学安装整体,控制安装方位,适当调整个体安装位置。通常情况下在距离安装位置30cm处调整安装方向和位置最佳;另一方面,叠合板属易碎品,为减少叠合板损坏,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应用外围支撑板做防护工具。由于吊板的安装是在叠合板安装之前进行的,因此,必须要做好吊板的安装工作,确保不影响后期叠合板的施工。
3.4预制构件的存储运输,预制构件定位和浇筑
为了降低存储压力,需要对接施工工期要求,存储周期不宜过长,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存储要求,优化存储环境。运输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预制构件一般都是重量级的产品,运输主要以陆路运输为主。运输前要对运输环境和条件进行分析,确保预制构件不受损坏。
预制构件运输到指定位置后,需要进行定位。定位时要重点做好标高和中心线处理,严格按照要求,使标高和中心线与工程设计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完成定位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一般工程施工中采用压力灌浆法,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也可以灵活处理。
结束语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缩短工序衔接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通过本工程的实践与总结,摸索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工艺及技术管理经验,为以后的装配式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颜超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4):19-20+23.
[2]张峻菱.装配式建筑施工全过程技术要点分析[J].智能城市,2019,5(02):71-72.
[3]张雷.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