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其中人力资源管理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区域经济发展可吸引大量的优质人才,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如此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奠定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从当前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并执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使得人力资源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以此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区域经济发展; 关系;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一方面人才合理利用,必然会提高生产力,提高区域经济的科学技术含量,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对人才形成巨大的吸引力,从而带动人才的流动。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是相互作用、互相促进的。
一、人力资源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1、人力资源管理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有效途径
区域经济是指一个区域所有人口所创造的综合经济。区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对该区域所有人的力量、智慧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要想有效实现区域人力资本的高效配置,可以通过对劳动力及资本投入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加以遏制,以此来对知识存量进行高效合理的分配和利用,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所以想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平稳发展,必须对人力资本进行多样化的研究,并对结果进行有效分析,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劳动力和资本投入递减效应,从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效率。
2、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受到人力资源结构的影响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但是区域劳动力资源的普遍情况是劳动力数量多,但是质量较低。不仅包括劳动力文化知识方面存在的差距,还包括专业技术水平知识层次的差距。区域人力資源的结构和层次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如果一个区域的人力资本结构不合理,那么就会影响该区域人力资源的积累量,甚至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以必须不断优化劳动力结构,提升劳动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实现区域内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结合。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更好地满足区域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
二、我国部分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1、缺乏人力资源开发意识
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基数都非常大,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下,很多单位在经营的过程中,缺乏人力资源的开发意识,忽略了人力资源在优化人才队伍中的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现有的人才队伍不能满足单位实际发展的需要,人才队伍的潜力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实际的工作情况。另外,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内涵,在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表面形式,在经济建设中的实际效用大打折扣。
2、不同区域对人才的需求差异大
我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导致该区域聚集了大量人才,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存在人才不均衡现状。部分企业未从自身人力资源的特点出发,缺乏针对性分析,导致不少员工流失。相比东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的西部和东北部地区更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但由于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导致该区域难以吸引和留住人才,长此以往将不利于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有机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长远性不足、不具有系统性是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于此,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相关部门应当对人力资源管理结构的建设、相关的知识内涵、意义等相关内容加强研究,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并结合区域内部的經济发展情况进行创新,以区域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经济发展作为基础,不断分析、完善经济发展策略。与经济的管理部门以及其他部门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根据经济发展的目标制定战略性计划,以此确保能够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有机结合。
2、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意识,采取有效开发方法
在传统体制影响下,不少单位管理者以为招聘合格员工就是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全部;但这种思想实际上是有局限性的,这会影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对企业管理者而言,必须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价值和意义;并根据本企业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和实际状况,结合具体的人才需求,对现有的人才队伍进行科学分析并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在职教育和培训,充分挖掘现有员工的内在潜力,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的综合能力;积极引进和留住大量的优秀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3、树立人才战略发展目标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从地区战略发展目标出发。当前我国很多地区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意识较模糊,忽略了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没有将人力资源与地区发展相结合。地方政府必须意识到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地区的特点进行详细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使人力资源的目标能够与地区未来的发展趋势相结合。
4、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使用效率
如今,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不仅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也与区域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人才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大量的专业性人才可以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和活力。因此,国家要站在宏观层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状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并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结合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进而实现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最后,根据人才需求的特点,加强高校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不断优化人才结构。
5、以政策为导向,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
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单纯依赖于企业对人才进行培养和选拔还是远远不够的。
企业对市场经济变化十分敏感,尤其一些中小型企业表现得更加明显。市场一旦有了波动,小型企业船小好调头,企业的变化造成人员的变化,这样也就造成地区内人才的外流,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制定出适合地区发展的可行性政策。以政策为导向,将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进行扩展,为人才的发展创造优越的物质基础,提高人才的地位和待遇,提升人文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专业教育的投入,培养更多的专业型人才,以确保区域经济的整体稳定。
四、结语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必须对人力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有状况,将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在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时,需要明确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意识,改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利用效率,制定恰当的人才政策,引导人才合理流动等,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翠菊.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究[J].山西农经,2019(07):36.
[2] 巩新宇.浅析人力资源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科技经济市场,2018(12):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