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市政道路工程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明确影响施工质量安全的因素并予以严格控制,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达标,最大程度的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竭尽全力的维护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全体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将阐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管理优化对策,旨在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充分展现过程管理的实效性,推动市政道路工程的稳定高效进行,实现工程综合效益的最大化目标。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引言:一般来说,影响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制度因素、环境因素和人员因素等,任何一个施工环节的疏漏都会增加施工质量安全风险。因此各单位部门应该加大工程管理力度,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保证管理职责落实到位,致力于给施工人员创造安全的生产作业环境。那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就能得到有力维护,施工成本大幅下降,相关参建单位能够得到丰厚的利益回报,在新时期保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获得快速稳定的发展。
一、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影响因素
1、制度因素
从制度方面来看,质量控制制度及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完善是我国市政道路工程的通病,过于看重经济效益而忽视工程管理,不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会导致监督管理职责难以得到落实,施工人员抱有侥幸心理,随意操作的情况时有发生,将会给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作业的开展埋下巨大隐患。与此同时,制度上的缺失还会影响到各单位管理职责的划分,管理人员对于自身管理职责不够明晰,管理责任交叉和遗漏现象极为常见,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2、环境因素
露天环境下作业是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突出特点,受到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相当之大,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在强降雨雪等恶劣气候条件下仍然坚持施工,不仅给施工质量带来了不利效应,而且使得施工人员遭受着极大风险,他们的人身安全饱受威胁。环境因素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影响还表现在施工技术的选择上,如果没有做好实地勘察工作,极有可能会使用不恰当的施工技术,既延误了施工进度,导致工程无法按时交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安全也将变得岌岌可危。
3、人员因素
管理人员身上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他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素养同样会影响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部分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不强,管理思想落后,管理素质较低,一味沿用陈旧管理模式,不能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状况进行准确把握,采取的管理措施就将不甚得当;还有一些管理人员没有贯彻执行监管工作,对于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不够全面,工程管理工作出现了漏洞,施工质量安全问题随之滋生,事故发生就会成为常态。
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优化对策
1、质量管理措施
(1)树立科学的质量控制意识,将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普及给全体工作人员,让他们知道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是自己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工作,倘若出现质量问题则要立即整改,相关责任人还要接受严厉的处罚。那么施工人员就会发自内心的重视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更好的履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责任,对自身操作予以严格规范;管理人员也能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将质量问题予以有力遏制。
(2)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流程及各个环节的操作要点清晰直观的反映出来,如材料质量、规格、性能等参数要求,设备的具体型号,应该如何操作和保养机械设备等,每个施工细节都不容有失。组织所有参建单位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对于发现的问题要责令设计人员立即修改,保证施工方案能够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起到指导和参考的作用,为施工质量控制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3)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水平,保证他们能够掌握施工关键技术,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规范严谨的操作,同时做好自我监督以及对他人的监督工作,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迅速上报,不因一己之私破坏工程质量。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要定期举办施工总结会议,针对近阶段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其发生原因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制定质量控制优化措施,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以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4)考虑到材料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所用类型较多,数量庞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各类材料的管理,主要在于材料的检查工作。在材料采购阶段检查材料是否具有质量合格证书和出厂证明,材料进场时也要予以分批次的抽样检测,如钢筋、水泥、砂石等都是重点检查对象。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试验也十分重要,借助配比试验确定原材料的最佳配合比,强化混合料性能,对于提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大有助益。
2、安全管理措施
(1)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可以播放有关安全事故的视频,潜移默化的向他们渗透安全思想,还要传授施工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使他们遵循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原则,既要学会运用所学安全知识和技能来远离危险,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采取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坚决不给自己和他人制造隐患,又要加大施工资源整合与利用的力度,降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2)通过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下去,督促管理人员加强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现场危险源的排查,其他部门及人员都要大力配合,将潜在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出去,避免微小问题引发安全事故,破坏施工连续性,危害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安全管理制度要切合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实际,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全面有效监管,不留下任何死角,这样施工环境就会更加稳定安全,市政道路工程安全管理目标也将更加易于的达成。
(3)针对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措施,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要佩戴安全帽,穿好防护服,技术工种还要具备相应资格证书。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警示标语,提醒施工人员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时刻保持警惕,不心存侥幸,不疏忽大意,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就会更加安全高效的进行。为了防止坍塌和坠落事故的发生,应该加强基坑支护施工,将基坑侧壁予以加固处理,增强基坑边坡的稳定性,给市政道路工程营造安全的施工环境。
结语: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通过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采取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意识,有利于防控施工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促使市政道路工程经济效益再创新高,增加相关参建单位的收益回报,我国市政道路工程也能得以长远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艳鹏.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对策[J].四川水泥.2019(02)
[2]王雪源.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难点及应对措施[J].河南建材.2019(05)
[3]马海军.提高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的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