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在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层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过程中,过去各种管理形式实际上均属“人为管理”范畴,所体现出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则是弊端众多。在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过程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种管理活动已经是人所共知的此领域发展趋势。我国的“信息化管理”历史已经长达30多年,然而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的各种理论研究活动尚不完善。本研究以企业信息化这一概念作为切入点,进一步叙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这一活动目前所表现出的情况和其间存在的诸多问题,并针对其间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此领域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资金;安全
1 引言
在信息化水平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各大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首先就要对其内部控制相关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然后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当中对现在的方案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将自身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进行提高,为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
2 企业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化建设目标不明确
部分企业对于自己企业没有很好的认识与了解,一味地追求企业信息化却没有对自己企业的管理问题做好分析让企业信息化目标模糊。也有部分公司是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方面缺乏了解,认为用便宜的或者简单的就可以了,反正只是个系统,正是这种思想对以后企业信息化埋下了隐患。还有一部分的企业对企业信息化没有详细的了解,认为企业信息化是万能的,可以为公司带来想象不到的收获,对信息化抱着过高的期望,等到具体实施时对信息化产生反差偏见,或者并不重视,敷衍了事等等。这些都是目标并不明确,盲目追求信息化的后果,等到企业领导重视时已经来不及,不仅给企业造成了损失,还拖慢了企业信息化的脚步。
2.2 管理基础薄弱
在为数不少的企业中,实际上都还没有真正形成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如今的企业利润早已超过了先前,然而其在管理层面却基本上都沿用先前的办法,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先进性。其中一个主要例子便是采购、财务等环节的活动都显得杂乱无章。在此背景下,如果采取强行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做法,其所造成的结果往往是对企业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不管何种形式的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往往都有着极为庞大的规模,具体的实施过程也显得颇为复杂,经常和销售、生产、财务等管理活动形成极密切的关系,如果毫无预兆地开展系统化管理,必然会造成先前的管理方式突然间完全失效,以至于不管是企业员工还是客户都在短时期内感到无所适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自然会因此面临很大影响,甚至对企业造成各种程度的损害。除此之外,企业管理活动也会缺乏顺畅性,不同的部门彼此间沟通机制也缺乏有效性,易于造成管理执行浮于表面,信息化管理也因此变得极不到位。
2.3 内部控制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就从当前的情况看来,我国大多数企业在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当中,并没有对自身的生产工作特性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相关的理念和技术还在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然而企业的财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有些十分重要的影响,这项工作对时效性和实践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如果没有办法与时俱进,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都会停留在表面,无法实际的落实到实处。为了能够让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正常进行,企业相关的领导人员必须对内部控制予以足够的重视,转变传统老套的管理理念,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对内部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出适当的改进,从而将内部控制工作的效果充分的发挥出来,企业也可以进行正常的生产运营。
3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 培养和引进信息化技术人才
在进行各种企业管理信息化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在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引入具备超高专业技能和丰富综合素质的信息管理层面人才,对此类人员加以引进之后,还要进行定期教育、培训等“处理”,邀请相应的专家学者前来企业向员工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科普”活动,在企业中建立健全内部奖惩、竞争机制,保证“赏不遗远,罚不阿近”。为了对高科技信息管理人才产生吸引作用,有必要充分保证员工待遇的优厚性,保证薪资福利待遇在业内具备“领先”地位。此外,还应健全晋升渠道,其中尤其重要的一点便在于建立和培养企业文化,充分提升全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潜移默化中向员工普及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保证“信息化管理”这一层面的意识和理念能够深入人心,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做出保证。
3.2 项目管理引入信息化模式
企业若想在信息化大背景下将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与信息化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将信息化的企业项目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起来。具体来说,一方面,在企业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加强项目管理人员信息化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在推行信息化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中,阻碍已经不是技术或者硬件等方面的影响,而是信息化的管理理念没有在整个企业或者是管理人员的心中占据一定的重要地位,也没有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认同。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在平常的管理工作中自觉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理念的了解和学习,使自己能够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样才能够带领企业更好地发展,进而为企业开展信息化的企业项目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在信息保密工作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和企业信息的安全保障工作就变得极为困难,换言之,现代企业建设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企业安全和生产规模的重要因素。计算机技术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可以解决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获取企业重要商务机密的问题,将计算机技术作为保护企业信息安全的防御工具来减少病毒的攻击,或者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企业信息和网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扫描,提高企业计算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
3.4 加强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大多企业都有不想让别人知道的商业机密,而计算机网络却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这对企业来说是个不小的威胁,这些隐患可能是人为的,也有可能是网络中的木马病毒带来的,所以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同时还必须设立相关的安全部门,有专门的人员来进行管理维护。企业人员也应当提高相关的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有了相关的防范措施就不用被突然出现的安全问题打个措手不及。只有企业信息安全,才能让企业领导更加相信企业信息化为企业带来的好处。
4 结束语
总的来说,基于信息化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不仅仅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还能够帮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处于有利的地位,从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各个企业在推行信息化的项目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在此基础上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鹏.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3):22-23.
[2] 张园园.探讨信息化对企业标准化建设及企业管理的作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3):77-78.
[3] 沈洪波.浅谈信息化建设模式下的企业管理理念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74.
[4] 陈嘉明.信息化对企业标准化建设及企业管理的作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1):212+214.
[5] 曾露.论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的关系[J].中国总会计师,2018(0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