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居民生活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增加,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质量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提升建筑企业的美誉度和知名度,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以下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质量监督的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监督;措施探讨
引言
建筑物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出现频率较高,与个人的生活、工作、娱乐都有着紧密联系。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建筑管理阶段加强工程质量监督极为关键。建筑单位需要将质量视为核心部分,在施工建设、运维管理阶段注重质量管控,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为自身品牌形象的构建奠定良好基础条件。
1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建筑主要为公众提供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和娱乐的场所,所以遮风挡雨、抵御灾害是建筑的基本功能。建筑管理工作当中包括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三个板块,其中成本管理主要针对于影响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进行控制,实现浪费情况的减少以及保障企业成本合理支出,安全管理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现场秩序进行把控,防止隐患和事故的发生,而质量作为建筑工程灵魂,一旦工程质量下降,不仅会引发事故,造成业主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影响企业的公信力,更加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所以在新时期下,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尤为重要,能够对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2当前建筑管理中工程质量监督所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法规以及制度建设不够完善
我国走法治社会发展道路,各行业在开展实践工作期间都需要按照法律法规具体要求开展实践工作。在目前的建筑管理阶段,工程质量管理对一些强制性的标准规范、制度应用的要求不明确,且地方在有关政策条件设置期间的差异较大,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依据条件不统一。在对各个地区的建筑工程实际进行研究分析的期间,会发现违反建筑行业要求的生产建设行为,在对应的法律体系中未能找到处罚要求。对一些建筑单位的管理人员不能形成震慑作用,导致工程质量监督的难度逐渐加大。
2.2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民生活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通过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无论是信息检索还是通信功能都更加高效便捷,而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来说,信息的时效性往往能够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稳定性,避免隐患和故障扩大化,但一些工程企业对于信息化技术应用意识淡薄,在实际工作当中缺乏对于设备的引进和更新,导致原有设备存在老化和磨损的问题严重,管理人员通信效率不断下降,对于数据的管理工作缺乏完善,管理工作逐渐难以满足工作实际需求,进而导致工程无法受到全面保障。
2.3建筑市场规范性不足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以往的几十年中,呈现出飞速发展状态。由于法律制度未能及时跟进,就会导致建筑市场的秩序性不足。施工单位在开展项目建设期间,会利用分包的形式,将项目转给其他的施工单位。但是这些二次承包的单位,在专业能力、职业资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盲目开展项目施工建设就会导致质量问题,且善后工作找不到对应的负责人。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竞标期间,利用非法手段盲目压价,在施工建设期间缩减建筑材料成本,就会导致后期的建筑项目安全性不能得到保障。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推进的措施方法
3.1加强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是开展工程建设的主体,其质量意识、技术能力、职业素养和工作态度与施工质量具有密切关系,因此,建筑企业在开展质量监督中,需要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将其作为重要的管控对象,进而为施工质量奠定人员基础。首先,由于施工现场涉及施工人员较多,并且呈现较强的流动性,容易为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埋下隐患,企业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把控,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各个工序的负责人,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严禁与施工无关的人员随意走动;其次,建筑企业要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培训内容要涉及职业素养、专业技术、设备操作、安全防护以及质量意识等,通过培养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对于特殊岗位要秉承“持证上岗”原则,进而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最后,建筑企业要制定以及落实现场施工人员管理制度,通过完善的制度规范以及约束施工人员的作业行为,防止出现违规操作行为,以免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3.2完善工程质量的相关法规
建筑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关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相关法律规定出现不足之处,导致许多问题无法可依,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及时根据建筑业的发展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调整:一是制定房屋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加强对技术要求的管理;二是及时对一些监管规定中的不合理条款进行更新,保证其适应当前的发展;三是需要相关人员对制定出的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使其真正落实到位,从而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通过完善工程质量的相关法规,为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提供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这不仅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管理以及企业在执行监管工作时有法可依,提升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消费者满意度的提高,从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使其长远发展。
3.3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质量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技术方案能否有效落实,能否真正控制工程施工首先必须要有一支高质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队伍。为提高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求技术人员不但要掌握专门的理论知识和实操知识,还必须树懒掌握各种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全面了解工程特点和现场管理技术要点,重点学习新的技术管理办法。同时应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分享讨论,就施工中的重难点进行研究分析。
3.4严格控制市场准入机制
目前,房屋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并且房屋质量关系到每一位居民,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市场准入机制。当房屋建筑工程启动时,各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每道程序,从立项、标书制作、工程计划地制定以及确定施工单位、人员等各环节,各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对未达标项目果断拒绝。针对无立项许可以及施工标准未合格的,不仅要进行严厉打击,而且要及时取缔其施工权利。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入市场前,设置的所有工作流程都要严格执行,将那些企业信用良好、施工技术较高的房屋建筑企业,通过严格的程序被筛选出来,使其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人民建造出高质量的房屋建筑工程,从而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高品质要求。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体系之中,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充分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阵地。在目前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一方面对于促进建筑工程自身质量的提升做出了卓越贡献,但另一方面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与盲目扩张进程加快,现阶段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
参考文献
[1]张海霞.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筑,2019,16(35):187-188.
[2]孙荣荣.新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工作要点及发展方向[J].价值工程,2019,38(31):34-36.
[3]李燕.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问题的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20):125-128+130.
[4]晏昕.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探讨[J].居舍,2019(30):156.
[5]王红川.建筑管理中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7(14):29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