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杨胜武
[导读] 随着国家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好。它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是改善生态环境不可分割的保障体系。它具有高度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它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把水利改革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促进水利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引言
         小型水利工程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随着水利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带动着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基于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工程管理工作量增加。从管理实践来说,管理隐患问题突出,并且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保障工程高效安全运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1深化改革管理体制的重要性
         小型水利工程是生产基础设施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粮食生产和生产条件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为了使水利工程具有质量保证,必须摆脱传统模式的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体制改革,将技术手段、经济发展、法律效益等方面结合进行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模式的水平。在当前阶段,农业结构改革在大力进行中,应抓住此机遇,加快管理体制模式的改革,致力于提高小型水利工程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管理体制的改革不仅提高了管理模式的效率,还保证了工程的管理质量;同时,也使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得到质的飞跃。
         2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2.1工程利害关系人的作用未得到发挥
         工程利害关系人主要指的是与工程建设产生利益关系的相关人群,其中主要包括:产权人、收益人、水管人员等,这些人员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都起着或轻或重的作用。但是从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机制来看,其中许多的利害关系人在实际的工程管理工作中却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行政主管部门包办现象十分常见。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不能有效激发工程利害关系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运行机制缺乏工程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使得其实际运行的有效价值受到影响。因此,到目前为止,小型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仍旧存在诸多运行问题,使得管理维护的效果不是十分的理想。其基本处于一种无事后维护管理的现象,相关参与建设的单位在建设完工交付使用之后,便很少再对工程项目过问,使得许多建设的小型水利工程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荒弃的现象十分常见。
         2.2工程产权未得到明确
         小型水利工程与其他财产有着较大的不同,其工程产权主要包括工程所有权、工程使用权、工程管理权、工程受益权等方面。从其实际的价值和作用来看,其中的工程所有权更多的只是象征意义,其实际作用和价值较小;工程使用权才是广大公民应当具备且享用的权力,也是公民所能够享受到的真正福利,因此对此部分应当重点加以保护。而其中的工程管理权与工程使用权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后,必须得到应有的管理和维护,这样才能将其效果充分发挥出来。而从现阶段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的归属现状来看,参与建设各方都认为工程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在建设完成后由县级水行政部门向各村委移交工程的使用权和部分管理权,但是在此移交的过程中许多农村公民的使用权限并没有得到保证,使得水利工程只被个别人员使用,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只针对很少部分人群。
         3深化改革管理体制的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的管理手段
         (1)相关部门一定要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巨大意义,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供资金不同程度的投入,为小型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提供资金保障。

(2)设立有效的水利站点岗位,制定明确的目标任务,实时把握站点设施的工作状况,提出设施维修管护计划,拟定相关合同,使其具有法律效益。(3)贯彻落实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政策,建立专业的基础设施管理队伍,保障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全面落实责任制度,积极主动承担管理设施的义务。对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设施的质量水平,还可以完善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制度。
         3.2提高专业人才的技术水平
         水利工程的基础设施能够长期维修管护的关键在于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在完善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培养优秀的管理团队,引进先进的技术水平,丰富专业的知识理论,广纳招收理论强、技术高的工作人才。根据各核心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强化各类工作的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在管理工作方面,要分配合理的项目资金,将水管工作、河道管护工作归纳为业务培训的内容,加大培训力度,从而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3.3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
         由于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少,导致管理体制不够完善,要加强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可以拓宽资金投入的渠道。(1)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将小型水利工程在需要的资金在财政收入上的比重提高,保证长期有效的投资机制;将公共财政作为主体,落实好小型水利工程每个项目的公共财政资金,保证经费到位;将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不断置换,使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不断增加。(2)全面引入社会资金。社会资金的引入需要扩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影响力,可以以产权改革作为契机,对于工程设施的承包、拍卖或者租赁等都可以进行产权的变更。(3)加强信贷资金机制。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可以通过金融政策获取资金投入,将金融与财政结合,建立不同资金融合的投入机制,对于具有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在税收、补贴等方面要实施不同的政策。
         3.4完善监理验收体制
         小型水利工程的监理验收制度是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的关键之处,可以防止施工人员偷工减料。监理验收制度需要应用在实践上进行完善,对于监理验收人员必须要求持证上岗,加强培训,提高工作素质。通过合理规范的招标计划选择符合要求的监理验收单位,综合多种手段和规定进行监理验收工作,提供质量保证。总而言之,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各部门必须要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各项管理,从而深入的进行管理体制的改革。
         结语
         水利工程不仅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基础支撑,还是保障生态环境的重要前提,其具有广泛的公益性、战略性和较强的基础性。因此,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不仅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还影响了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和国家发展的前进步伐。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体制与供水、防洪、粮食等安全工作息息相关,所以必须要将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置于醒目的位置上,实现小型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揣时,蔡超万,刘时等.加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重要性[D].湖南水利,2020(21)
         [2]王来中,秦熙安.最严格水资源安全管理需求的管理制度框架[J].黄河新闻报,2019(6).
         [3]曾庆祝,夏虎成,石文静.关于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与河湖长制深度融合的调查与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9,19(11):28-31.
         [4]徐升慧.关于深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19):116.
         [5]张伟.青海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J].中国水利,2019(8):32-34.
         [6]汪文萍,冯思佳.湖南省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与思考[J].科技与创新,2019(5):115-116,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