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叶如红1 丁浩亮2
[导读]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建设加快,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化建设加快,为此人们对建筑行业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时,要对各个环节开展有针对性的成本控制,避免预算超标。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在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预算超标
        引言
        工程造价作为投资方阶段性检测完工进程的依据,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受市场价格、质量、人员配置等的影响,工程在初期的造价预算无法得到准确的评估,进而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建筑行业内对于解决工程造价的突出问题尤为重视。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是指建筑企业、施工单位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了将施工资金消耗控制在预期范围内,根据工程经济相关法律法规,采用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案对项目施工过程的资金进行调控及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双重管理职能,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不必要资金损耗,降低项目资金前期投入的经济风险,保障工程项目顺利完工。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不仅控制着施工过程的资金流动,还关系到项目招投标阶段以及工程交付阶段的资金流动,是决定建筑单位基本利益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建筑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但同时也因此衍生了诸多问题。由于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流程繁琐、施工人员数量大等特点,建筑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资金流动。如果工程造价的相关管理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不能够对工程项目的造价进行科学有效的预算,就很容易导致预算超标的问题发生。因此,基于目前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企业若想谋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对工程造价的预算管理引起足够重视,通过有效的管理手段保障预算造价与实际工程造价具有一致性,将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到最低,帮助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
        2.1预算编制不科学
        工程成本造价超支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建造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不科学产生的,产生工程造假预算编制不科学的重要因素是成本预估的工作人员个人能力以及成本预计意识不足。项目成本预算人员能力不足的主要体现为项目早期准备预算的时候对当下市场的调查研究不够。很多成本预算的人进行成本预计编制的时候并未对项目建造方案有一个综合性了解,没有对建造项目的整体细节有很好的把控,对项目建造的整体管控失去平衡,致使项目预算编制的不科学。建造工程成本预算不科学原因还在于预算人员对作业现场和原材料市场价格的调查研究不深入,为了精简步骤,而忽视了对建造工程作业现场状况以及相关建造原材料价格进行调研,而是凭借往常工作的经验对所有作业步骤开展了成本预算编制,如此便使得预算编制计划和现实存在很大差异,极易产出工程项目成本超过预期的情况产生。
        2.2市场价格、质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众所周知,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在建设时的周期比较长,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类型比较多,所以建设内容相对比较复杂,会涉及到的施工环节、施工内容等比较广泛。虽然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可以对需要的施工材料进行市场价格的评估,同时还可以对价格的整个波动范围、趋势等进行判断,这样可以为后期建设预算的制定和实施打下良好基础。但是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就是施工中,其中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很多额外费用的增加,这样就会导致预算超标问题的发生。
        2.3建筑企业忽视了工程施工进程中的造价控制
        有企业存在将造价预算看作是招投标和竣工结算中必要的一个环节,将它与施工全过程独立开来,没有考虑过整个施工阶段中造价预算的浮动,可能会导致预算超标。


        3针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原因提出的控制对策
        3.1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编制初期的准确性
        由于工程造价预算是在工程实施之前进行,就已经决定了后期进程中会出现浮动,所以企业能做到的就是编制预算的过程尽可能的准确。在施工的进程中会出现变更情况,例如业主的变更意愿、市场环境的变更要求等。项目一旦发生变更,必定会增加工程项目的支出成本,因此,作为编制预算人员来说,怎样减少变更情况对造价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编制预算人员要对变更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可借鉴其他已完工项目出现过的问题、确定变更情况的危害范围大小,尽量缩小或避免变更情况产生的超支现象。在调查研究施工造价预算过程中偏向节约造价的方向、发挥各项影响造价因素的增效作用,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加强造价预算监督和完工检查,从严控制预算项目,减少变更情况的影响,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准确性。
        3.2对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造价预算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测
        为了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问题的有效控制,必须要针对施工过程的资金出入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控制,同时这也是整个预算编制时的基础。在施工环节,由于会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所以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会导致造价预算超标的问题发生。比如自然灾害等一些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还有建筑企业自身的管理、施工技术等。所以,在施工环节,施工工作人员必须要根据造价预算编制的内容进行成本控制,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在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将技术、合同以及业主等各个方面提出的要求进行整合,并且落实到实处。另外,还要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完工之后的汇总效果,针对建筑工程施工合同中的价格、支出等各个因素条件进行仔细的计算分析,对各个环节的费用支出情况进行确认和记录,避免出现超标问题。
        3.3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实施情况
        合理高效的成本预算是确保工程有序开展的要求。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对项目特点展开调研,依据现实状况开展预算编制。做好前期数据收集工作:项目建造实地考察报告、地貌测量图纸、作业规划图纸以及说明等,这样方能确定成本预算编制方案;了解项目作业图纸、确立好建造项目总量和定额单价,保障作业时的变更状况;实施监督时长价格讯息、学习建造先进技术、先进原材料、先进设备等设计知识,做好全局管控工作同时还能随时对项目成本预算进行调整,以免预算过程中产生错漏。
        3.4提高专业人员水平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工作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工作,需要涉及多个方面的因素,对于专业性的工作能力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也对于政策的解读能力、市场的分析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编制预算的工作人员掌握好自身的专业知识,还需要了解建设知识、工程管理、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的知识。建筑工程企业也需要重视预算编制人员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通过培训、外出学习、招聘综合性人才的方式,提升相关人员的预算编制的能力。另外,相关部门还需要在超预算问题发生时进行及时的处理与经验的分析,保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工作,降低企业的损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预算是整个建设项目实施的保障和前提,必须确保前期方案的科学准确,在方案的设计中要实现成本的节约、资源循环利用,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期许为以后的工程预算做参考。
        参考文献
        [1]朱明治.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超标的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标准化,2017(2):112-113.
        [2]黄青山.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和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5):206-207.
        [3]沈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8):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