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行,建筑行业尤其是施工单位更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注重质量,这对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随着建筑工程建设不断推进,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得到了建筑工程企业的关注,这也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合理控制企业成本,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原则;影响因素;策略
引言
如何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严格的把控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的控制,是目前所有建筑行业、施工单位共同研究的课题。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来说,建筑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没有较高的施工能力,会对整个建筑工程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土木工程人才越来越多的涌入市场,建筑施工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过程中,施工单位想要保持竞争力,就必须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在提高自身工作实力的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自身的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成本控制进行优化,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又能够优化自身的成本控制,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整合施工资源,提高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使自身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具有更高的竞争力。
1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的环节流程以及问题
首先是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的决策环节。决策过程是整个项目成本管理过程的核心,并且通常对项目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中国建筑业的建筑成本管理决策过程中,涉及的场景比较广泛。首先,工程建设造价管理人员需要找到问题并找到决策的起点。其次,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建立目标和价值标准,衡量和规定结果和实施。最后,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对计划进行分析和评估,在计划中要综合考虑建设投资、建设贷款利息和流动资产投资。最后,造价管理人员要选择用于实验演示和实施的最佳解决方案。此阶段对监视项目的进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如果决策过程中存在问题,例如禁止超出要求的标准要求,施工过程中的道德问题和问题风险等,工程建设造价管理工作将导致不可预测的损失。其次是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的施工环节。建设过程是工程建设造价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于建筑工程是一个复杂且高度集成的项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众多的质量问题,这些质量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施工时间,而且还会引起施工的质量问题。从工程造价管理的角度来看,工程造价的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员工无法根据设计计划来构建项目、设备物价管理方法在建设过程中不能满足现代需要和监督、由于缺乏专业素养造成的工程质量低下等综合性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建设成本的全面管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2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2.1科学统计工程量
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当中,最基础的就是工程量统计工作。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来说,在进行工程量统计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并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施工常识等等。在计算工程量的时候,一定要细致谨慎,避免出现漏算、误算的情况,这会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影响。在统计工程量时,预算人员和现场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配合好,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在统计工程量的过程中相互监督、相互督促,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对可索赔因素也要及时、如实的记录。
2.2严格控制施工变更
在很多建筑企业的施工中,都会出现施工变更。影响施工变更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施工现场地质的变化、障碍物的处理问题、施工现场地形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就会引起施工变更。
但施工单位要想很好的完成工程造价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就要对施工变更进行合理的控制。想要完成这一工作,就必须充分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比如对施工现场的勘探、施工方案的设计等等。只要这些工作能够做好,那么即使进入到施工阶段也不会轻易的出现施工变更,包括因变更设计而引起的工程规模扩大、增条施工项目和施工步骤等等。如果因为一些不可抗力因素不得不对施工进行变更的话,那么一定要经过施工单位工程师、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代表的同意,并取得这几方的签字确认之后,才能够进行变更。同时,施工单位一定要在正式施工之前通知所有的工作人员,如果有必要的施工变更一定要提前通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减少因施工变更所产生的损失。
2.3提升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行业不断涌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先进设备,因此要求施工人员也要不断地进行技术的学习,加强施工人员对设备的科学管理,明确设备的施工流程及操作方法,也能使得工程建设的质量在得到很好的保证的同时实现高效率的施工建设。要使得企业工程建设质量提高,一批优秀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配备是建筑建设必不可少的。因此,对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相应知识的提升也是工程建筑工作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由于建筑行业对人才数量的需求过大,因此部分的管理人员在分配到各自的岗位之前,就仅仅通过了简单的培训,对建筑工程中相关设备知识了解较少,缺乏相应的建筑经验。为了提升业务的需求,减少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风险,更好地保证建筑人员的安全,在出现设备问题时能够更快的更及时的解决。因此,对建筑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建筑知识与设备知识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对建筑知识充分了解的高素质管理人员对整项施工建设实施有着重要的保障,可以充分降低在施工建设管理中问题的出现,实现周期短,效率高的工程建设。
2.4建立施工制度保障管理效果
造价管理中脱离实际情况的解决措施要以施工为根本,因为造价管理是理论,具体的落实还是要看施工的进程和消耗,所以在工程施工中要建立施工制度,比如杜绝浪费、做好环境保护等,如此可有效降低成本投入,也避免二次经济投入。施工过程有了制度的约束,造价管理的开展也就能够得到具体的落实,管理脱离实际的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改善。施工制度的制定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不能让施工人员为了控制造价成本而降低质量,务必要保证施工方案符合设计,且能够保质保量的进行。
2.5加强项目在验收阶段的结算管理工作
第一,建设单位必须掌握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各方面符合建设标准并在每个工作项目中发票以及收据的收集和存储。验收阶段中还要包括工程材料的详细信息,设计计划的修改信息记录,现场监督签证表格和谈判的施工计划。管理人员必须确保这些文件的准确性,具体项目的发生时间和整改信息,避免在记账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其次,在现场施工期间可能会发生几起事故。因此,对这些紧急情况的索赔也很重要。施工单位在进行索赔工作时,必须认真考虑索赔的有关问题,同时总结有关行政部门的职责和采取的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将施工报告进行及时发布,以使索赔工作更加有效。
结语
综上,建筑工程企业要重点加强此方面工作的开展。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当中,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胡坤,冯华.浅析施工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及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5):13-14,16.
[2]傅胜平,郑素苹,吴莞芬,陈雪玉,陈晨.基于科学管理的施工成本控制研究[J].海峡科学,2018(06):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