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郭加旺
[导读] 本文对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摘  要:本文对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从阐述BIM信息技术概念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将大数据与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最后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策略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大数据;BIM;工程造价管理;概念;优势;运用策略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为了取得良好的发展效益,就需要加大工程造价控制力度。而在管理过程中运用BIM技术,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有利于模拟施工控制质量,有利于管理责任的追溯。
         1.BIM信息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随着进步而涌现出的全新的建筑信息建模工具,它将三维数字技术、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等全面结合起来,进而形成完善的建筑信息库,它包含了状态信息、专业属性等一系列内容。借助BIM技术,设计人员可以对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与思路加以创新,依托计算机平台对各类数据信息做统一的存储、描述,并使其转化为对应的建筑信息,使其被运用于图纸设计环节。在整个工程量的计算、成本的核算、设备材料的管理等不同工作中,BIM技术都有着极高的实用价值。总之,它是可以实现数据信息可视化、虚拟化呈现的重要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模型图式的完整程度,并且保证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顺利实现。

图1 BIM模型图
         2.将大数据与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2.1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
         建筑施工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为其配备专门的操作、管理手段,在其中引入BIM技术,就可以直接改变造价信息的表现形式。具体来说,在传统的信息表达过程中,纸质文件是主要载体,而纸质材料往往易被损坏,且其存储耗费大量空间,加上信息流通与共享效率低,就很可能导致“信息孤岛”效应的出现。而借助BIM技术,则能打造一个全新的数字化工程模型,实现工程的三维可视化,帮助施工人员更直观地把握工程信息,也使得造价管理人员能够对工程造价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进而对施工各环节可能产生的成本做准确、全面的分析,这就避免了因信息理解失误导致的造价预估错误等问题。
         2.2有利于模拟施工控制质量
         为了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顺利推进,相关单位需要提前编制好科学的管理方案,借助BIM技术,可以对特定的管理方案展开模拟分析,与施工模型对应,形成一个造价管理模型。在该模型中,建筑工程各结构的性能、大小与对应成本信息等都能得到完整的呈现,这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施工进度、工程成本做全面的、实时的跟踪研究,进而判断其中有无异常现象。
         2.3有利于管理责任的追溯
         BIM技术的运用,是发挥信息化手段优势的重要载体,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使用价值,可以将其与物联网结合起来,借助各种先进的移动设备工具——包括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以及各种现代化技术——如RFID技术、云端技术等,确保管理人员可以对工程信息与施工进度做出远程的准确控制与指挥,这就打破了传统造价管理模式的时间、空间限制。不仅如此,把施工过程中实时产生的成本信息、各类参数传入物联网内,也便于管理人员了解工程造价高低,并且对造价管理人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迅速的追责处理,进而督促责任人采取问题解决措施。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
         3.1投资决策阶段
         一般来说,业主方作为工程建设的核心主体,其在工程项目的前期投资环节,就需要对项目做基本的调查研究,为确定科学的投资预算方案打好基础,但当前许多业主方所拥有的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无法完成既定任务,基于此,业主方引入BIM技术,则可以将工程项目的现实施工环节会耗费的人力物资成本估算出来,该预算数据可以为业主方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而施工方在参与投标时,也需要在追求中标的目标基础上,对施工可能需要的成本加以考量,通过总结BIM技术及单位本身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把人工、质量、设备、技术及材料等各方面成本综合起来,以此建立模型参数,最终形成科学的项目成本模型。
         3.2设计阶段
         设计环节作为施工建设中起到指导性作用的重要环节,尽管该环节所生成的成本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所占比重不高,但工程的设计科学与否却会直接关乎工程建设质量以及后期的成本总额,因此此时的成本预算等工作所表现的直接特征便是成本低、影响大。根据传统的设计理念,依靠人力进行设计,往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且前瞻性不强。此后的施工环节便可能会面临施工图纸可行性不高的问题,且不得不因此对施工图纸做必要的调整与变更,这无疑会造成资源、资金的不必要的浪费。而借助BIM技术,设计方可以通过建立模型获取更全面的与工程建设相关的资料,因此可以展开进一步的全面分析与多层次计算,尤其是在项目空间布局及资源消耗方面,它一度成为设计人员的工作难点,也正是因为BIM技术的引进,帮助设计工作者化解了该困难,能够在投资限额内设计出最佳的成本控制方案。
         3.3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工作中,业主方也会面临一定的成本支出,为控制成本,业主可以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利用BIM技术建构工程可视化模型,从而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大概预估,帮助业主明确招标控制价,以免某些施工方采取低价竞争策略成功中标;此举还可以对参与投标的众多企业单位做出全面的信息筛查,帮助业主掌握其各自的运营信息与经济实力,进而在其中选择最有实力、最合适的单位进行合作。在此过程中,施工方也可以技术人员借助BIM技术,对项目可能会消耗的成本做计量计价处理,从而估算出其可能产生的投资额,以免以过低的价格竞标,最终却无力承担远高于竞标价的成本,造成对自身的经济损失。
         3.4竣工验收阶段
         竣工验收是整个工程项目收尾的一个阶段,如果此项目达不到验收的要求,将会导致项目验收延期。以往工程项目验收主要是通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验收,包括对工程项目的概况、设计与施工情况、交工验收情况、财务决算审计情况等,其验收方法较为繁琐,不利于合格项目的验收。运用BIM技术将工程项目在整个建设周期的真实数据进行收集,同时也能够将施工阶段的分项工程的细节如实反映出来,专业技术人员最后只需要将工程项目的数据与符合要求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完成项目的验收。利用BIM技术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避免了繁琐的工序过程,也能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基于大数据和BIM的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探讨,意义重大。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BIM信息技术概念,在此基础上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运用策略展开研究,使其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付艳华.基于BIM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