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相关质检单位的检测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质量检测就是通过对产品的重要参数进行性能测定,保证产品能满足人们的预期要求。在检测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管理,保证所有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引言
检测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某一产品的某些参数进行测定,通过检测数据来判断其是否合格。在检测工作中,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至关重要,一些微小偏离都可能导致检测结果严重偏差。所以,如何完善仪器设备的管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成了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重点。
1增强领导层管理意识
作为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仪器设备管理要依托于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而一个有效而持续改进的管理体系需要领导层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并给与一定资源倾斜和行政支持。
由于一些因素限制,我国的质量检测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有关的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工作也浮于形式。目前,我国的检测实验室大多只关注于检测工作,而忽视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设备仪器管理。这种忽视会对检测工作造成大影响。当前实验室不乏存在一些管理漏洞,譬如仪器由于超期服役,疏于维护,导致检测结果严重超差;或由于错误操作,导致设备过载,测量数据偏移;或随意外借,导致设备失控数据异常。
管理从来不是自发的,而是一个至上而下的层层推进的过程。只有领导层充分意识到仪器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不遗余力的推行,才能在实验室内部形成统一管理理念,达成从领导层到普通员工的普遍共识。
2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面对检测实验室中各种不同原理、不同类型和使用条件的仪器设备,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来保证使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使用状态满足检验检测标准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计量溯源性。
而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需明确每一个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能和相应的责任;其次,管理制度应覆盖仪器设备的服役周期的全部过程,包括购置、验收、计量、标识、使用、维护、修理和报废;其三,还应制定中长期的管理计划和日常的实施方案管理计划和日常的实施方案;其四,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追踪反馈。
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使得实验室人员各岗位职责明确,流程清晰,方案落实有效,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管理意识,同时也保证管理工作有条不紊,不失控不遗漏,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3 提高专业素养
在检测实验室中,设备型号繁多,原理复杂,操作繁琐,管理人员会因为不了解设备原理而定制不切实际的管理计划,操作人员会因为误操作而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或设备故障异常等。为了确保检测数据的有效性,保证仪器设备正常使用,需要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
在实验室中有与设备管理直接相关的工作人员有技术负责人、设备管理员、检验检测人员。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实验室的技术管理工作并批准设备管理计划,设备管理人员主要负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检测人员则使用设备对产品进行,分析结果数据。
实验室应该根据工作人员的专业背景、工作经验,任命不同的岗位,并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熟悉工作流程,提高专业素养,保证仪器设备正常有效运作。
4加强设备的日常管理
在设备管理的诸多工作中,日常管理工作是繁琐却又重要,验收、计量、标识、期间核查、维护保养等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其中验收、计量和期间核查需要重点加强。
在设备采购之后,应对设备进行调试和验收工作,依据相关的技术和标准要求,对功能和精度等参数进行确认,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对一些关键性的参数,调试工作应该尽可能覆盖设备的所有工作条件和全部量程,综合性的评定设备性能。
在设备投入使用之前或过了计量有效期之后,应对设备进行计量。而计量工作,需要根据选定的标准方法来编制设备的计量要求表,同时选择合格的校准实验室,并对校准证书进行审查,确认设备精度满足使用需求。由于种种原因,在现实的设备管理中,实验室往往只做到校准并取回校准证书,忽略了编制计量要求表和最终的计量确认。没有计量要求表,设备管理员在安排计量工作时,往往会有遗漏一些重要参数,而没有计量确认,就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一些超范围超偏差的参数,对后续的检测工作造成重大影响。
对仪器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也十分重要。设备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各种自然或人为原因,造成数据不稳定或系统偏移等情况。在一个计量有效周期内,需要确定一个时间对设备进行期间核查,以保证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对设备进行维修,确保检测结果有效性。根据故障分布曲线,为保证期间核查前后的两个时间段故障概率一样,期间核查日期选在整个周期的0.7倍最为合适。比如计量有效期为12个月,那么最佳期间核查日期为第8个月。
5完善档案管理
为了有效管理数量众多、型号繁杂的仪器设备,实验室应为每一台仪器设备建立单独的档案,包括采购申请、采购合同、验收记录、计量证书、计量确认、期间核查、使用记录、维护保养记录等。这些记录包含了仪器设备从采购到验收,到使用,到维修,到最终报废的一系列详细的数据。完善的档案管理,使得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完整的调阅相关设备资料,确保整个检测结果数据的可溯源性;同时,根据这些详尽数据,还可以对设备出现的问题做一些总结,对即将出现的问题做一些预判,快速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检测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仪器设备的因素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一定要加强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保证检测工作不会因为设备问题而出现重大失误。仪器设备的质量得以保证,那么检测结果就能更加可靠,同时也能推进实验室的发展,提高实验室的质检水平。
参考文献:
[1]邬杰明.分析仪器检定规程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J].健康必读,2019,(25):292-293.
[2]刘雪梅.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研究[J].时代汽车,2019,(9):20-21. DOI:10.3969/j.issn.1672-9668.2019.09.008.
[3]商雪松,仇慧群,程玉风.实验室认可中仪器设备的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8,(35):63. DOI:10.3969/j.issn.1006-656X.2018.35.057.
[4]章薇.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计量分类管理标准初探[J].中国高新区,2018,(22):230.
[5]丁文强.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计量管理标准化[J].中国标准化,2017,(4):43,45. DOI:10.3969/j.issn.1002-5944.2017.02.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