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制造平台安全措施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 张吉栋
[导读] 随着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及我国“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智能制造、自动化装备等细分产业得到重点关注

         摘要:随着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及我国“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智能制造、自动化装备等细分产业得到重点关注,建立智能制造平台可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提升生产效率,为企业智能制造化水平的提升带来长远效益。同时,研究智能制造平台也成为很多学校和科研单位的重点,研究系统安全措施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保证柔性生产线电气控制系统有效协调运行,设备的安全、稳定,保证人身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出现始终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智能制造;安全措施;应用
一、智能制造平台的组成与安全要求
1.智能制造平台组成
         智能制造平台主要由加工和运储系统组成,用于水晶纪念碑的生产制造。
         两台数控机床主要完成从毛坯料到底座的加工工作,搬运机器人主要完成物料传输过程中的搬运、抓取等工作。分拣机器人安装视觉识别系统,对物料进行拍照识别,分拣物料底座毛坯和水晶,所有工业机器人全部通过工业网络与控制器进行实时通信,由控制器控制机器人完成全自动运行。水晶激光雕刻机通过工业总线与系统相连,在系统调配下保持节拍。
         运储系统由两台复合型无人搬运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和立体库组成,AGV负责物料和成品的转运,立体库用于物料和成品的储存,实现物料从毛坯底料到成型出库的全自动生产流程。
2.智能制造平台的安全要求
         全套系统实现手动和自动控制,不仅要满足基本生产,还要兼顾教学要求。
(1)人身安全要求
         第一、设备全自动运行过程中,人员不能进入生产和运储区域,如果误进入设备需要停止工作。第二、AGV运行过程中要保证不碰到设备和人员,手动运行过程中遇到前方人员需要及时停止。第三、避免由于人员失误操作而引起的人员和设备损伤。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任何意外情况都需要停止运行设备,并报警等待处理。
(2)设备安全要求
         第一、在手动与自动切换过程中要保证物料信息变化准确,手动放置和取走物料不能影响生产流程或者造成撞击。第二、机器人在运行过程中,多个机器人有交叉区域,在交叉区域中要避免碰撞并保证时效。第三、在机床和雕刻机工作过程中,保证机器人不动。由于设备的开关门工作也由机器人完成,因此,还要保证关门后设备可以正常工作。
二、智能制造平台的安全措施
1.区域联锁保护
         两台机器人工作区域存在重复情况,因此要避免两台机器人同时在相同区域工作,机器人出入时设备也要保证正常运行。本系统中,针对控制核心设备机器人的工作区域进行了标定和判断,对机器人运行空间进行分割。当某一机器人进入标记好的工作区域后,通过工业以太网传递给周围机器人和设备,避免其他设备进入相同区域,只有当该机器人移出该区域后,其他机器人才可以进入,并在进入后再次标记,达到区域联锁保护的目的。而控制器同样通过通信网络接收信息,协调调度,使工作区域利用最大化。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降低或者少降低工作效率,采用设备间区域联锁保护很好地处理了设备间交叉运行问题,将数字量的联锁提升到区域化,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设备在空间层面上互相干扰的问题,提高了设备的生产安全。
2.分布式的控制程序编写
         智能制造应该着重思考“智慧化”,而不仅是“自动化”。柔性生产线的自动流程程序的编写往往采用顺序流程法,按生产工艺分步骤完成,虽然满足自动化生产要求,但往往会使流程运行难以复现,遇到报警或设备故障时也无法重新加载之前的联锁流程,带来新风险。
         本系统在程序设计和编写时采用分布式设计方法,将各个设备按区域和功能划分,独自区域内执行分布式子程序,在自动程序运行时,程序之间的关联不再通过上一步流程判断,而是由独自区域内的状态信号判断。无论是状态切换,还是设备报警后的复位,机器人和各设备的运动完全由区域状态决定,危险状态下,联锁保护不会消失,有效避免了因流程中断可能带来的设备安全隐患。


3.冗余保护机制
         在机器人拟人操作、物料识别、物料位置判断、物料存放等多个环节均采用了冗余化保护原理,对关键过程进行二次甚至多次校验,充分保证流程的可靠运行。在手动与自动切换过程中,虽然机器人的动作已被系统记录,但可能存在人为改变物料的情况,此时,若人为放料而机器人再次放料可能会导致料品和机器人损坏。本系统中冗余校验方法采用了差异化思路,在物料位置安放传感器进行检测,料品位置无法安放传感器的地方需要在机器人上安放传感开关作为二次检测保护,确保物料状态与机器人动作状态相符。
4.激光防碰撞保护
         转运过程中AGV运行安全至关重要,无论碰撞到设备,还是人员都会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本系统在AGV前后各加置一个扫描范围为270°的激光防碰传感器,利用激光传感器感知AGV运行区域,设置激光防碰传感器检测3个区域,从外至内为:减速区,警示区和报警区。减速区为270°范围扇形,覆盖车前及左右周围区域,保证AGV在行进和侧移运动时都能受到保护,当有物體和人员进入保护区域,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器控制运动系统减速。警示区为二重保护区,也为270°范围扇形,进入警示区后,控制AGV速度为0。报警区是近距离接触区,是为防止报警区失灵的近距离冗余防碰撞区域,直接接入系统安全继电器,当该区域检测到物体时,切断主运动控制接触器,AGV立即停止,该区域为近距离区域,是最后一层保护。
三、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制造在工业制造的应用
1.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制造从数据到应用
(1)智能制造的变革
         随着工业自动化日趋成熟,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已不再是唯一能够实现智能制造的途径,工业制造更多利用到了大规模数据、网络、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引领智能系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生了变化。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网络、“中国制造2025”新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思维融入生产模式,使得产业形态开始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我国逐步开始实现“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变。
(2)大数据分析和应用
         工业制造的大数据分析应用是以网络为基础,将工业制造行业以及产品的相关数据,以内部和外部的形式,将移动数据连接成一个数据网的建设。通过大数据分析,能够扩大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能够使用大量数据分析完成产品的发展。大数据网的核心是采用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实现产品的物联网建设,在结合工业制造中能够实现智能设备(信息系统)有线和无线网络,连接到各种对象和环境(物理系统)中,如电力、交通、通信等。通过互联网与云计算、互联网与工业制造的结合,将产品对象连接到信息网络上,利用生产与产品之间的实时连接和有效沟通,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洞察和控制。由此可见,在整个工业制造结合大数据的过程中,智能制造、数字化制造相关技术通过各种数据资源互联网,实现信息流的自动化、工程与代数的连接。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现成数据进行提升,为实时生产线的操作人员、主管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企业数据。
2.智能制造与数字化制造发展与思考
(1)智能制造在世界的发展与技术应用
         进入21世纪大数据、大计算时代,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德国在各科研领域联合制定了“工业4.0”,并提出了“关于实施德国工业4.0战略规划的建议”。对未来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大胆的预测。以智能+网络为核心,以先进的供应商战略和市场战略为两大战略支柱,通过对制造业生产方式的分析,结合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强有力的创新政策,缩短了世界各国的创新差距,解决了一系列科技难题。
(2)工业工程人与智能制造结合发展
         智能制造的发展要结合工业工程的理念。工业工程人才应与时俱进,工业工程是跨学科技术,工业工程师需要掌握智能设计、智能加工、智能装配、智能服务等各种先进知识;工业工程师需要根据现有的智能制造方法存储知识,并與工业相结合。目前,设计方案的制定与决策、加工工艺的智能优化、基于智能导航的装配精密定位技术、挖掘客户隐性需求的智能服务技术等已得到发展,在国内外已经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技术体系。
          结束语:智能制造平台中柔性生产线的安全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系统硬件和软件上都需要安全防护措施。近年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伤亡人数居高不下,而任何安全、任何措施都需要通过不断地应用去验证。本文针对智能制造平台中的应用提出安全要求,结合实践做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并已经应用,同时也是提醒设计和操作人员增强安全意识,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倚剑.智能制造平台安全措施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17(08):122-123.
[2].国际智能制造平台[J].科技与金融,2020(03):77.
[3]秦国防,李艳钰.智能制造新工科实践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河南科技,2019(35):5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