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优化设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石磊 刘静
[导读]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复杂并高要求的工作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是一项复杂并高要求的工作,存在着复杂性、长期性、社会性、精细化等特点。公路工程管理中的现场施工管理占有重要地位,其质量的优良程度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工期及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且公路工程管理的内容复杂,在实际应用期间需要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方案,以保证施工工程顺利完成。
         关键词:公路工程管理;现场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国家公路工程建设水平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其中有关道路工程建设的相关管理制度越发完善。不同类型的公路有不同的施工要求,因此,加强公路施工现场管理力度,有利于公路施工现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可提升公路建设质量。
         1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监理是公路施工的一项重要工作,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控,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从而实现文明施工。同时,工程监管工作还能实现对公路工程施工的每一个节点的控制,缩短工期,保证施工进度按照计划进行[1]。
         2公路工程现场质量管理现存问题
         2.1质量管理问题
         (1)由于施工工艺存在问题,使公路表面出现大面积不规则沉降。(2)建设材料的选择不符合公路施工标准,加之未重视养护工作。(3)路基构建完成后土质的密度不符合标准。(4)管理人员并未对土质进行及时处理。(5)混凝土和水泥的调配未能达到标准要求。
         2.2各监理部门之间缺乏合作
         公路施工需要各部门间高质量、高效率的合作,尤其在一些工程量较大的工程中更为重要。但目前,施工各部门之间依然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信息不流通,进而出现拖慢施工进程,工程施工设备检查不力等情况。
         2.3管理体系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明晰
         公路工程的施工现场流程繁杂,作业人员变动大,设备材料的周转和配置、采购和运输等都需要人员进行盯控,各项作业环节连贯性强,因此,施工现场管理难度较大,容易存在职责不清、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监控管理不到位、管理意识严重松散等现象,这些问题最终造成各部门沟通协调差,信息严重不对等、耽误工期和工程质量等情况,无形中增加了管理负担和管理成本。
         3加强公路工程的现场管理效果
         3.1加强人员业务水平培训,强化绩效考核
         企业必须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技能水平,每年修工期都应组织相应的技能培训,以便更好地保证其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通过轮岗的方式提升工程施工中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使其高效的管理工程现场。同时,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管理及操作过程中存在的违章行为给予相应处罚,对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者优化施工流程,节支降耗的人员予以奖励,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调到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科学控制、严格遵守
         在道桥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开展的时候,必须要有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支撑,因此必须要结合现场管理具体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科学管理制度。我国道桥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时候,需要组织相关人员及性能施工现场工作的全面分析,做好制度的逐步改革和调整。结合不同工程的施工管理要求,制定符合要求的质量管理方针,利用有效的管理手段,实现工程整体质量的提升。另外还需要做好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实现施工现场规划图的合理设计,提升施工管理的质量水平。


         3.3重视施工工序的管理
         (1)管理人员需要对全部施工方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操作开始前先通过会议为施工人员讲解具体施工的方案、工艺和质控标准等问题,再细化施工任务,明确分工,保证责任到人,责任到岗。(2)每完成一道工序就检查一项,一旦发现其中有不合标准的要及时返工整改,并再次检查,直到确定符合标准为止。随时分析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确定发生原因,制定解决方案。(3)施工单位需要明确奖惩制度,对于工作不合格的施工人员要进行适当处罚,以免再次出现相同的错误影响工期。此外,还需要及时清理路基、路面的肥料、砂浆等,以免影响后续施工。
         3.4路基施工技术措施
         路基工程首先要做好填前压实,主要从技术、程序和压实度检测三个方面来进行质量管控。首先是压实技术控制。一般来说,通常使用重量较大的压路设备对公路路基进行压实,当前常用的公路路基压实技术有冲击压实技术、特殊路基压实技术、强夯压实技术、黄土路基压实技术。(1)冲击压实技术是运用冲击中的能量实现对土体的夯实,将公路土基中的水分压出来,使路基更加紧密,这种压实技术一般适用于浅层路基和湿软性黄土路基。(2)特殊路基压实技术主要应用于地基为过湿土,一般采用砂砾垫层的方式和铺土工格栅的方式进行压实。(3)强夯压实技术又称为动力固结法,其主要是采用起重设备对土体进行压实,从而增加土体的紧凑度,提高承载力。(4)黄土路基压实技术主要使用在黄土遇水后,且公路路基被破坏的情况下,但在使用时一定要慎重。其次是压实程序控制。路基压实过程中需遵循相应的原则,对施工过程中的频率、振幅进行严格控制。如果在进行碾压时频率较低,可以适当加大振幅,以使路基更加结实;如果碾压频率较高,可以适当减小振幅,这对路基浅层的效果比较好。在实际的施工中,应根据工作中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路基压实方式,确保路基密实度符合施工要求,从而提升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最后是压实度检测技术。路基压实完成后,需要对其压实度进行检验,这是保证路基压实质量的关键步骤。当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三种:核子密度、ICCC检测仪、挖坑灌砂法。其中,挖坑灌砂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多用于现场测定;ICCC检测仪是一种新型压实检测设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检测精准且有效;核子密度仪检测方法主要应用于对路面材料密度和含水率较高的路基的测定。
         3.5加强对施工现场施工技术的管理
         在技术交底过程中,具体可包括特殊工程技术交底与一般性质工程技术交底。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强化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控,并做好实际监控的记录,如若工程建设中出现新问题、新情况,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应当及时对工程计划及方案作出变更,使其更好的满足新的要求,确保工程建设顺利的开展。基于此,施工单位要根据现有条件,有针对性的选择施工技术,注重提高自身的施工技术水平,以此来保证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技术管理责任制度。健全其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重点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同时要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做好技术方面的交流,促进施工技术得到全面提高,以此来处理各种技术问题。
         结语
         总之,为了更好的发挥出现场管理的重要作用,必须要全面秉承科学管理的根本管理理念,实现道桥现场管理模式的转变。从材料、设备和人员三个方面入手,实现管理原则的全面落实,注重现场管理中的安全管理,实现日常现场管理的全面控制。对于道桥现场管理制度,进行逐步改革,注重现场管理中的制度管理,实现科学化指导,确保综合管理模式的逐步改变。
         参考文献
         [1]王文贤,史晓东.公路工程管理中现场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魅力中国,2019(49):374.
         [2]李利永.公路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J].交通世界,2019(9):134-135.
         [3]方芳.关于公路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优化设计的思考[J].人民交通,2019(21):67-69.
         [4]迟玉杰.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精细化管理[J].中国科技投资,2019(27):52.
         [5]杜建双.高速公路施工现场中采取的有效工程质量管理措施思考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1):2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