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历史的发展与进步中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这些文化特色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在我国的历史建筑中,气势恢宏的皇家宫殿是北方建筑的代表,而曲径通幽的风景园林则是南方建筑的一大特色,这些建筑都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精髓的凝炼,也是人类文明史中宝贵的财富。在现代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将传统文化合理的应用到其中,可以赋予建筑全新的生命力和使用体验。如何实现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应用是当前我国建筑设计行业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鉴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特点,然后对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和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现代建筑设计;传承与应用
引言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建筑行业的建筑特色也飞速进步和发展。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很多国家不但保留了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建筑,还在不断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融合的特色建筑,我国也应重视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作用,让传统文化符号完美融合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使之成为时代发展的代表性建筑。此外,我国传统文化符号也可借助现代建筑的设计发展不断创新和进步,在传承和弘扬文化的同时,让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发展,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色彩,让我国传统文化符号更具艺术特色。
1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应用的意义
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现在如下三方面:首先,实用性。实用性既是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也是现代建筑文化的核心内涵。在传统建筑文化中,能工巧匠重点关注建构筑物的实用性。这种实用性特征具体体现在建构筑物的空间尺度与内部构造形式两方面。同时,空间尺度也是衡量建构筑物实用性的关键指标。其次,人文性。在传统建筑文化体系中,建筑是某一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表达载体,既包含社会元素与文化元素,又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最后,哲学性。与现代建筑设计相比,传统建构筑物设计更加注重哲学思想,强调人、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儒家学派的仁义礼教、道家学派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由此可知,传统建筑设计为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2应用现状
目前,在多数的现代建筑设计中很难再看到我国传统文化符号,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几千年来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抛弃,这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行业的巨大损失,现在设计者们已逐渐习惯用西方的美学思想和审美去进行现代建筑,完全忘记了中华本身所具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符号被引入现代建筑设计的工作迫在眉睫,需在现代建筑设计完全与我国传统文化符号脱轨之前实现传承和发展,不能让我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彻底消失,要求我国新一代建筑者做到批判继承、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从而使现代建筑设计和我国传统文化符号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3现代建筑设计中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主要形式
3.1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符号
传统建筑文化主要以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元素符号展现文化信息,从而得到大众的关注与认同。为此,现代建筑设计师要提炼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元素符号,对这些传统建筑元素符号实行重组与改造,一方面体现“旧貌换新颜”的文化韵味,另一方面增强人们的文化共识,激发人们的文化共鸣。也就是说,现代建筑设计师应对传统建筑元素符号进行提炼与加工,在传承和保护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深化现代建筑的艺术内涵。
3.2适当地结合传统材料
现代建筑设计中想要融合传统建筑语言,部件要借鉴传统的文化思想,在进行建造的过程中对于相关的传统技术和工具也要进行创新和应用,此外还需要结合传统建筑材料进行思考,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进行改进和使用,进而使其适应现代建筑的功能需求,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建筑独特魅力的体现。实际上,在现代建筑中对于传统材料的应用和改进是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而挖掘传统建筑材料的价值和魅力更加重要。
3.3传统人文观念的运用
在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当中,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建筑与当地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发展,更加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以人为本,做到现代建筑的“天人合一”,在现代建筑中融入传统的文化艺术,实现建筑设计的人文关怀,体现独特的文化魅力。
3.4传统建筑神韵的应用
我国地域广袤,受到地形、气候或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也存在一定差异,一些地区的建筑风格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欣赏水平的提升,当代人们对建筑设计中的神韵之美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不断创新设计方法,将我国传统建筑的神韵之美应用到现代建筑中。所以,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应汲取古代经典建筑的深刻意境,营造出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意境。这就需要设计人员深入研究我国建筑历史所蕴藏的内涵,体会传统建筑所表达的意境之美,并将其与现代建筑进行有效融合,促进现代建筑艺术性的不断提升。
3.5沿用传统形制
现代建筑设计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可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传统建筑“形”的重构,如文章上述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就利用“斗拱”来重新构筑了建筑,并让“斗拱”成了传统建筑中的重要文化标识,传统建筑中的彩绘、屋顶等均可作为现代建筑的“文化形制”;另一方面是对“神”的转移,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建筑设计构思等,均可在现代建筑中“再现”,上文所述的“坐北朝南”等风水学说,也是现代建筑设计也借鉴的重要因素。神、形二者为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简而言之就是,“神”是传统建筑“形”的内核,同时“形”是传统建筑“神”的外在表现。现代建筑设计切忌只取其表,务必要注重文化内涵以及建筑形式的相互协调,若是仅仅表现“形”或者仅仅表现“神”,就有丧失精神之虞。国内有着诸多案例,均实现了传统建筑文化“神、形”的完美融合,比如“金茂大厦”。建筑设计者参照中国古代“佛塔”的建筑形式,将佛塔的建筑形制分解后,和现代的建筑材料实现有机整合,重重拔高的楼身,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特色。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到来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让建筑行业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浪潮,建筑设计要求创新发展,也要重视与传统文化符号的结合,在进行现代建筑设计时实现结合传统文化符号的特点,实现历史与现代相结合。在建筑创新过程中时常会经历一些阻碍和难题,因此,建筑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创新发展的理念,拓宽思维,对建筑设计创新的过程进行重新审视,为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出既符合现代美学、又保有我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工程项目。保持我国现代建筑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美学,从而不断传承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邵文明.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9):45–46.
[2]周颖.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6):113.
[3]李景,陶荣杰.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4):69.
[4]邹建敏,占晓晴.提升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以文化创意时代中国图式符号的创造性转化为例[J].社会工作与管理,2019,19(5):103–108.
[2]潘嘉敏.传统性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体现与传承[J].住宅与房地产,2017(3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