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4月第10期   作者:宋彤砚
[导读] 在如今国家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下,虽然电力系统也逐步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摘要:在如今国家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下,虽然电力系统也逐步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是不断向前进步的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长的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和各个企业多方位发展的要求,从而将如今科学的合理的势头旺盛的自动化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来,顺应着时代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的增加整个供配电系统的效率以及它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推动整个电网的智能化的时代的到来。从此来看,将电气自动化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来,不仅对满足如今的整个电网的发展的不断增长的新需求,也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
         1导言
         自动化技术在当前供配电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为了完善供配电体系,相关单位要落实关于系统功能、监测、数据网络、远程处理机安装等的系列规范,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功能、内部结构等都可以直接匹配配电施工标准,推动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为未来的经济建设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支持。
         2目前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情况
         如今整体的电力资源的网络的运行,离不开的两个重要的部分,一个是供配电系统,另一个便是输配电系统。而我们知道整个电网的核心的主体部分就是系统,它的作用就是推动整个供电配电输电的顺利进行。而在这个系统的内部,里边的也是由几个其他的系统或者设备共同组成的,它们就是高压输电系统和变压设备以及低压输电系统。如今,根据经验也根据实践统计总结可以知道,我国国内的电力供配里,以10kV的电压输送系统作为主要的设备进行工作的方面主要是针对普遍的老百姓的住户用电以及能耗比较的部分工业的用电。为了确保能把电力成功的供给输送到用户处,主要采用的是亚高压输电的方式来进行的电能的输送。而所谓的变电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变电设备来对当时的电压进行的调节。举例来说,一般的用户在用电时,在终端的电压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为220kV,第二种为380kV,而在供配输送这些电能的时候,是通过对等级为10kV的电压来变电配置,从而实现的供电成功。如今国家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情况相当于直接对供配电系统创造了一个新的挑战。如果说供配电系统出现问题,导致电力的供配输送出现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运行,更会导致的是人民生产生活上的不利影响,甚至造成损失。从而引出电气自动化的引入,这个巧妙地融合应用,在带来智能化的同时更带来了供配电系统高概率的、正常稳定的工作运行。
         3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特点与功能
         供配电系统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其主要目的是满足监控与保护的需求。以往的电力供应系统都是依靠人工处理模式来满足电力供应与分配的要求,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也不能合理配置电力,最终导致电力供应的有效性降低。但是,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人们可以直接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自动化管理系统来重新规划和配置供配电系统的电力,实现电力供应的合理配置,保证操作人员自身安全。同时,人们可以有效分析、处理供配电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错误报警信息。供配电系统可以直接处理简单问题,确保电力供应系统稳定运行。当然,在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人们能够全面监控多个设施和设备,一旦发现异常线路,就可以发出警报,明确故障位置,最终提高故障的检修效率。
         3.1监测功能
         供配电系统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方位检测。这一套技术能够实时检测各项运行数据,全面了解当前输送质量和供应情况,特别是能够对故障情况进行及时预警和处理。
         3.1.1运行参数。监测运行参数主要是监测电网运行中的一些常规参数。例如,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对输送频率、电流、电压等数据进行检测。自动化技术检测可以在计算机上显示对应数据,保存后对其进行处理与分析。如果后期系统出现异常,则需要对比数据。一旦部分数据超出设定范围,就会进行数据的预警处理,直接提醒工作人员做好检查与维修处理。
         3.1.2电能质量。人们要监测电力供应质量,需要检测电力配电系统网络,只有通过仔细检查才能满足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一旦线路出现较大的谐波或回路电压,则需要直接进行预警,为后期处理提供依据。
         3.1.3远程计量和计量箱监控。远程计量主要是指做好抄表工作。

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减轻抄表人员工作负担,并且将实时抄表直接转化成为远程抄表,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般来说,这种抄表计量的方式可以实时查询电力使用量,对用电量需求较大的用户提供针对性服务,实现对用电成本的有效控制。另外,电力计量箱远程监控系统可以针对偷电行为发出自动报警,实现长期开启状态下的报警提示。
         3.1.4故障报警。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实时显示电力系统故障。自动报警系统可以直接将具体的故障位置传送到系统终端,及时向工作人员发送警报。维护人员就能准确找到故障点,进行相应的处理。
         3.2保护功能
         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及时处理电力系统存在的故障,有效降低电力故障对电力网络的负面影响,切实保护机电设备。
         3.3控制功能
         电气自动化技术能消除传统人工操作中电力网络控制的弊端,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4应用案例
         4.1PLC技术应用
         PLC技术属于数字式电子结构技术,全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执行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程序、顺序控制、定时、计数等操作指令,一般将其应用与电力系统的辅助作业中,因PLC技术的灵动性与精准性,故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能够准确执行下关指令,保证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精确性PLC技术的顺序控制、开关量控制等技术应用与电力系统,即时、有效地完成了电信号开关、联通、信号控制等操作,进一步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灵动性。
         4.2电力资源网络调度自动化
         电力资源网络调度自动化基础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通过在各个变电所安装摄像头、视频服务器等数据监控设备,完成数据信息的网络回传,即实现了相关数据信息交互的及时性,同时也可以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信息控制,对电力网络系统进行有效的检测与管理。并能够通过分析各个变电所电力数据的变化,从其中找到潜在的安全隐患。在中央控制的检测下,若是下属某一变电站设备存在异常现象,可以根据系统信息反馈精确找到故障设备所属变电所,维修人员直接过去维修,将故障设备排查的过程优化为信息排查,实现了电网设备的故障排查与日常巡检。
         4.3供配电系统自动化
         电气自动化及时应用于供配电系统最显著的改变就是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实现了电力资源供配电过程的故障控制,同时自动化控制也减少了故障、隐患的发生概率,对于电力供配电系统有着完善的系统检测与系统保护价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电力企业中,需要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操作与管理的工作项目越来越多,整个行业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施有效地保证了电力资源网络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同时还能够对电力资源的输出功率进行调控,有效保障了电力资源的供配安全。
         5结语
         随着国家社会以及时代的发展,供配电系统无疑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要求以及越来越大的挑战,将电气自动化的技术融入到供配电系统中,其效果将会逐渐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龙剑.浅谈当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的分析及应用[J].科技资讯,2018,16(22):30-31.
         [2]朱圣浩.浅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01):75-77.
         [3]郑殿奎.集控站自动化技术在炼油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石油和化工设备,2015,18(03):60-61.
         [4]潘建平.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综述[J].企业技术开发,2013,32(17):13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