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建设的规模正在不断地扩大,各种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在加大,基建项目及新基建项目也在国家层面引发全社会的关注,“一带一路”倡议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国家化基建的热潮。
关键词:工程造价; 造价超预算; 对策; 分析研究;
前言: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因为建设规模比较大、耗费的时间比较长、施工成本比较高,所以施工企业在对工程进行管理时难度比较大。随着现阶段一些造型特别、智能和超高层的产生,工程建设过程更加的复杂,这对造价控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建设的期间,施工企业必须对工程的建设综合成本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将预算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才能对施工现场的各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尽可能降低资源的消耗量,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上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造价超预算问题,必须对这项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1 工程造价超预算分析
1.1 勘察或者设计深度不够
勘察与设计虽然属于建设工程项目设计期的工作,但是一般的项目均是勘察单位根据设计单位的要求开展勘察,设计单位再根据勘察结论推进下一步的设计工作。项目的概算、预算一般是根据设计的图纸结合相应规范、政府指导价、企业指导价等进行确定,一般的项目勘察设计阶段也已经做得非常充分,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勘察、初步设计阶段的勘察、施工图阶段的勘察等。但是由于项目勘察仅是对项目按照设计要求的特征点进行勘察,往往会忽略一些特殊点的变化。
1.2 概预算的编制不够合理
因为在进行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造价控制工作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涉及的范围非常的广,主要容易受到市场和环境的影响、材料价格、劳动成本等也是影响价格的因素。虽然在工程建设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就会对市场的风险和材料的价格等问题进行预测,但这些预测工作的开展并不完全准确;就拿今年的钢材价格来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2~3月份的钢材价格大幅下跌,后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疫情得到了控制,钢材价格又出现报复式反弹,这些实际因素都是预测工作所不能预测到的。所以,预测工作需要对工程建设时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全面的考虑,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诸如刚才说到的钢材价格涨跌、农忙时节农民工工资大幅上涨等问题,才能避免在编制概预算时出现不合理等问题。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如果实际情况出现了上述相关问题,工程的建设成本就很可能会超出预算的金额。施工企业如果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没有对其进行准确的定位,或者选用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专业经验及能力不足,往往会出现问题。
1.3 没有采用全过程的管理模式
目前,以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为核心的全过程项目管理理念已经深入到工程建设的所有领域,而工程造价行业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辅助行业,也必定会落实全过程项目管理的理念。
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是工程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要将这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对于工程造价管理的预算工作来说,本身就与工程的建设存在密切的联系。而在对预算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要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细节进行全面的掌控,才能提高工作项目预算控制的准确性。所以在进行工程建设时,预算人员一定要采用全过程的控制模式开展这项工作。如果在施工时某一个环节出现了超预算的问题,就要对这个环节进行重点管理。要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专门的解决措施,一方面要保证工程能够顺利地建设完成,另一方面保证这一环节不会对工程竣工之后的正常使用产生不利的影响。在对任何类型的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时,都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如果制定的管理方案内容不够合理,就无法提高执行效果。因为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比较长,各项工序比较复杂,建设面积比较大。所以造价管控工作的开展也比较复杂,存在较高的难度。如果管控不够及时、不够全面,就无法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真实的反映,就会出现严重的超预算问题。
1.4 没有做好现场的监管
预算超支问题不仅与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存在联系,监管部门也会对这些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监管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时,应该对各项资金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把控,包括项目的各种流水及票据、实物工程量。如果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有些监管人员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也没有做好现场的管理。导致施工现场的一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会延长工程的建设时间,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还会导致建设成本的严重超标。施工现场的监管,是施工单位盈利的一部分,也是造价咨询单位核验现场工程量的主要途径,还是容易引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一个必然过程。现场施工的监理人员虽然受建设单位委托,参与建设方的项目管理,但应该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去处理施工现场的各种报表、签证,防止发生因监管不严格而致使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
2 工程造价超预算问题的解决措施
2.1 引入“冗余勘察”的理念
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三控三管一协调”中的安全及职业健康管理中,有“冗余安全治理”的原则,即“为了确保安全,在治理事故隐患时应考虑设置多道防线,即使发生一两道防线无效,还有冗余的防线可以控制安全事故隐患。例如:道路上有一个坑,既要设防护栏及警示牌,又要设照明及夜间警示红灯”。在工程勘察设计时,一般需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确保勘察设计全面周到。例如,可以根据附近工程的岩层及岩脉走向,局部加密勘察;也可以多走访几个部门,详细调查工程项目周边的管线情况;对走访项目所在地的老人,打听一些详细情况等。但是这种冗余勘察的理念会局部增加项目建设单位前期的投入,这是项目投资单位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一旦能预测问题的所在,其结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相互矛盾的理念。相应勘察设计单位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掌握。
2.2 提高概预算编制的质量
要想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地建设完成,在对工程造价成本进行预算和编制时,要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首先要对这项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定,在对管理人员进行选拔的过程中,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考核,避免采用了不符合岗位要求的工作人员。在进行人员选拔的过程中,要做好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教育,确保工作人员在参与这些培训教育活动时,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保证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开展这项工作,避免预算工作出现了缺项或者漏项等问题。工作人员要做好建设现场的考察,对现场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才能有效地开展预算编制工作。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还应该与施工人员保持及时的沟通和交流,要对施工现场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和解决,从而对工程的预算成本进行更好地把握。在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成本进行专业的分析,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对预算资金进行适当的修改。要严格按照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各项内容进行完善和优化,才能提高在预算编制的质量,为工程的施工提供科学的指导。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工程施工时,造价预算工作的开展对整个工程的建设以及施工企业的经济收入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应该充分认识到预算工作开展的重要性,要选派专业的人员开展工程的造价预算工作。同时应该根据自身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至少包含项目部、公司两级的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项目管理模式;还应该积极的采取措施提高工程预算工作开展的准确性,减少工程建设时资金的浪费,使得各部门能够配合这项工作,避免后期出现超预算问题。
参考文献:
[1]苑玉锋.浅谈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J].价值工程,2020(6):16~17.
[2]孙艳梅.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