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10期   作者:苏亮 李静 陆德峰
[导读] 目前,大数据技术的不断研究、深入和发展,对我国城乡规划进程起了很大的帮助

         摘要:目前,大数据技术的不断研究、深入和发展,对我国城乡规划进程起了很大的帮助,因此近几年来大数据技术正逐渐在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本文对大数据技术在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未来城乡规划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同时也能为智慧城市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关键词:城乡规划;大数据;智慧城市
         前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城市的规划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城市在进行规划的时候,需要从智慧城市的建设角度进行设计和规划,并将大数据融入其中,确保城市的全面发展和不断进步。到目前为止,很多大型城市已经将大数据和智慧融入城市的规划之中,而且已经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1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是指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数据集合,技术特点一般被称为“4V”,即体积大(Volume)、速度快(Velocity)、种类多(Variety)和实时性(Virtual)。大数据技术作为信息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城乡规划应用中有着巨大的优势。
         2智慧城市概述
         目前,国内统称的智慧城市其实是“智能城市”,截至目前尚没有真正的概括智慧城市的具体内容。蓝色巨人IBM最早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后来又引申出数字城市的概念,所谓数字城市就是把城市的各项生产、生活资料,人文、社会状况,以及地理区位等信息数字化,再后来才提出智慧城市,泛指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以对诸如城市民生、环保、交通、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化的响应,即本质上是“智能城市”。真要讲智慧城市的话,应该电脑加人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人脑和电脑的综合集成,既有电脑程序化的高效便捷,又有人脑的自主灵活意识,但是由于智慧城市的说法已经被大家广泛认可,所以一直称为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核心一般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以人为基础,土地为载体(空间),信息技术为先导,资本为后盾。
         3大数据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3.1开放数据多项融合
         开展多项数据融合技术,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发展,保证整个城乡规划的规范性,在此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让人们得到大数据、分析大数据的同时应用大数据,在此基础上利用政策机制以及保障机制,提升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例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城乡规划服务平台,在该平台上,我国自然资源部门、建设部门以及环境部门可以进行实时沟通,实现数据共享。在城乡规划实施中,将多个规划建设目标相互融合,其中主要包括各个部门权力、利益的平衡,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以及专业协作保障等,将以上几方面内容相互融合,实现城乡规划中多项数据共同发展。
         3.2大数据分析系统
         大数据中最关键的一项内容就是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制定相应的城乡规划方案,保证智慧城市建设的良好发展。数据分析系统的建立,就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模型中的信息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数据信息代表的含义。将最终的分析结果与城乡规划相互结合,为未来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例如,加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配合,建立完整的合作机制,实现政府、企业以及基层组织力量的相互整合,大数据技术能够根据城乡规划的实际要求进行分析处理,充分挖掘大数据中存在的价值,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我国城乡规划的发展提供条件。


         3.3建立城市数据管理系统
         城市数据管理系统中主要包括网络数据、物联网数据以及个人信息数据,由于网络数据中包含的内容较多,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相应的管理系统。该系统需要保证较强的时效性,能够对数据信息进行高效处理,根据从上到下的管理方式,将所有数据分为几个层次,先管理较大的数据,再管理较小的数据,使城乡规划中的数据信息有序使用,让城乡规划规范进行,数据系统的高效管理,能够为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最终达到促进城乡规划建筑水平提升的目的。
         4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4.1市政决策和管理
         市政决策和管理是智慧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失去市政决策和管理的支持,智慧城市就会畸形发展或是散乱无章。大数据在市政决策和管理的应用第一项就是打造善治的政府,善于治理和管理,同时,也是与人为善的政府,比如现在已经普及的电子政务系统,市民可以在终端应用上直接和政府进行意见沟通,参与政策制定,同时,也可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第二项就是打造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国的特色决策体制,在重大决策上一般要经过多层、多次的会议议定,但由于参会人员所处地区和担当职务的不同,造成经验和看法不同,再加上我们之前的市政决策依据都来源于抽样的调查统计,所以难免会与实际发生偏差。大数据技术就可以有效解决参会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决抽样调查偏差的问题,因为是全部的数据,所以大家看到的都一样,决策依据也一样,因此更有利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4.2提高资源利用率
         主要是指城市的土地和交通等资源,它们是智慧城市空间的主体,做好智慧城市的空间规划的目的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实行数字城市以前,城市的各项资源利用率是很低的,因为依靠传统的测量,人们对信息掌握不够。比如土地,很多城市依然习惯于研究原有的土地如何利用,城市里存量的土地如何利用,一般都是整体承包和转让的摊大饼的办法,以致城市面积的增长速度远大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尽管有着大面积的土地,但是土地的利用效率并不高,如北京存在的较多闲置物业小区。除去土地,城市的交通、物流设施利用率也不高,由于原来的信息技术不够发达,交通干道的规划设计很难满足现在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如早晚高峰南北、东西的贯通主干道常常是车挨车,人挤人,而在相对绕远的支路上交通流量就少了很多;物流行业的起初是每家企业都是自己的物流系统,建厂就建车队,或者租用物流公司的车队和仓库。虽然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城市物流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仍有不少厂商建有自己的车队和仓库,整体来看,物流方面效率依然不高。而成立大数据中心以后,可以实时的了解一个城市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交通和物流情况,通过和交路口交通信号、市交通广播中心、市交通指挥系统,物流配送中心、物流运输中心等机构和模块的数据互联,可以及时作出调整,避免资源的空置和闲散,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4.3优化稀缺资源
         主要是指教育和医疗,目前,优质的教育和医疗多集中在少数的几个大城市或某一城市的几个行政区,因为不可能建很多的学校和医院,也没有那么多的优质教师和医生。而通过大数据的综合分析,通过信息技术,开展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诊断,可以有效解决学校、医院的选址,资源稀缺问题。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大数据技术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不仅能够为城乡规划提供更广泛且细致的数据,同时又能够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相信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我国城乡规划的建设中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使我国的城乡规划事业得到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伟,王瑛,刘静楠.我国大数据研究综述及其在城乡规划领域应用机制探索[J].北京规划建设,2017(6):50-61.
         [2]王俊.基于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的广州智慧城乡规划实施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9(4):23-27+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