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10期   作者:任晶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迅速发展,我国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建设,而城市道路建设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道路建设是一项投资比较大、周期性较长、所包含的项目较多、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工程,在道路建设工程方面最为薄弱的环节就是安全风险管理。文章主要讲述了市政道路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具体分析了现阶段市政道路建设中陆续出现的风险,并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交通安全;管理
         引言
         交通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在对其展开分析的过程中首先要认识到道路上发生的多种交通安全事故都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只有从交通组成和交通量两个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才能够认识到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本原因。城市道路在长期使用后必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保证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就必须要对道路进行适当的维护和保养,因此城市道路中的施工现象无法有效的避免。但是道路施工的过程会给周边的环境带来诸多的影响,如何尽可能降低道路施工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尽可能减小施工对交通造成的影响;其次要尽可能降低道路施工给正常的行车驾驶人带来的风险。现阶段在进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施工路段的车速会显著降低,道路的通行能力明显下降,其他未施工路段则几乎不会受到影响。当道路的施工区域占据了部分道路时,驾驶人在经过施工路段时不得不进行变道,这一行为会导致其他车道的车速变缓,进而出现一定的拥堵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发生车辆之间的擦挂、轻微碰撞等事故,进而对道路的行车安全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道路施工过程中应该对驶入施工道路的车辆进行降速要求,并采取有效的减速措施,使车辆低速驶过施工路段。对施工期间的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采取科学的措施,能够降低道路施工对交通安全产生的负面影响,显著地提升道路施工的管理水平。
    1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中的问题
         1.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在道路施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安全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不足,没有做到好的领头作用;(2)由于在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大部分的施工人员是务工农民,自身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存在着流动性较大的问题,相关企业没有进行安全培训,导致施工劳动主体都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在施工中很难进行控制[2];(3)相关的道路施工建设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机制,将安全教育环节和培训只当作一种形式,在实际施工中走走过场,没有充分落实监管工作和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度,使道路安全管理人员无法正常顺利地开展培训工作。
         1.2现代化管理制度与规范缺位
         健全的现代化道路施工管理制度与规范,是顺利推进道路施工的重要支撑与保障。纵观当前道路施工实践,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与规范不健全这一共性问题,成为道路施工管理中的重大阻碍。由于施工管理制度与规范缺失,使得施工管理及安全控制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与依据,在处理施工管理具体问题时,无法找到相应的衡量标尺,降低了施工管理的严谨性与规范性。同时,部分施工管理人员也存在着脱离管理制度与规范,跳出制度的约束而独立开展工作的问题。
         1.3安全监管手段落后,力度不足
         统一监管和分级落实负责是城市市政道路安全监管的主要方式,由国家交通部门组建工程安全管理处负责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同时在国内每个省市都设置专业的职能部门,以保证市政工程的安全。就当前而言,安全检查为市政道路安全监管的核心内容,主要通过检查找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但是,由于市政道路工程繁琐、庞大,现有的监督力度远远不足,监管的手段和措施也十分落后,导致监管工作缺乏有效性,安全管理工作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2城市道路施工期间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2.1建立并完善道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加强完善现阶段的道路施工工程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有利于帮助施工企业进一步规范道路安全建设的相关程序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遵循“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道路建设安全管理方针和理念。为此,道路建设施工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要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专业的管理部门加强安全管理力度,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工作,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如果在道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发现安全问题,就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找出有效的方法及时解决,进一步推动我国道路施工企业向着稳定可持续的方向发展。(2)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还要根据不同岗位、权利以及职责,制定符合现阶段道路工程施工的安全责任制度,将责任规划到个人,签订相关的责任书,进一步实现层层把关、层层负责的工作目的,严格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持证上岗,更好地扫除安全管理的死角。(3)根据施工人员的表现,制定相应的奖罚机制,有利于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工作和施工人员的个人利益融合在一起,有效地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强调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权、效、利、责都有效地结合在一起。(4)建立一些高级层的领导部门,加强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在考核管理人员的业绩内容中加入安全生产。如果在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出现事故,就必须将责任规划到个人,严格追究相关的负责人,并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执行,进一步实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的原则,更好地控制道路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因安全管理不当而引发问题。
         2.2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方法
         交通组织方法是把各个级别的道路所组成的“区域路网”作为一个不断运行的“有机的整体”的组织方法。首先要统筹安排整个施工项目,然后优化交通组织方案。具体的方法有探索原有道路资源的交通潜力,使路段流量和通行能力匹配;在施工区预留行人通道;组织好施工区域主要建筑对外的交通;减少原有构筑物的移动;设置完善的边线和标志。
         2.3强化施工管理及安全意识
         首先,要全面客观分析当前道路施工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难题,密切结合道路工程实际,注重树立现代化的施工管理及安全意识,摒弃传统保守陈旧的思想观念及管理模式,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创新意识。其次,要加大对道路施工管理及安全控制的投入力度,积极开展道路施工管理及安全控制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最后,要成立专门监督部门或组织结构,负责对道路施工全过程进行即时监控,全面及时查找施工管理及安全控制存在的不足之处,形成整改台账,对照标准,整改完成一个,销号一个。
         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工程建设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不断地完善安全风险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实际的发展状况,建立健全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在道路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必须通过建设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层层把关,加强落实每一份工作,积极地发挥自身才能,高度注重安全问题,尽量避免出现管理安全方面的问题,积极地帮助企业领导和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保证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戴忧华,郭忠印,孔令旗,等.城市道路施工交通安全评价研究[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9(4):92-96.
         [2]蒋明芳.拉萨市城市道路施工的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J].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124-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