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以及节能减排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10期   作者:刘东伟
[导读] 机械化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机械化施工是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许多优点,既能降低劳动强度,又能提高施工效率,进一步控制成本,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就目前的形势而言,世界各国对公路建设的投入越来越大。许多过去不能修路的地区,随着科技装备的进步,道路建设也逐渐完成,道路建设也呈现多样化、难度大的特点。因此,公路工程机械化建设是未来公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机械化施工几乎覆盖了整个公路建设行业,以更好地适应公路工程建设的发展。对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引进先进设备,不断加大机械设备的管理和节能优化,从而更好地促进公路建设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节能减排;研究
         导言:近年来,在所有建设项目中,路桥工程所占比例逐年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施工企业也在进行着急速的改造升级,项目的内容也从基础上的路面施工进入了桥涵施工。任何项目的开发都离不开机械设备的配合。公路工程的发展往往要求设备种类多、数量多,管理难度大,但设备管理也不容忽视。设备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企业的管控要求,提高设备利用效率,保证公路工程的顺利开展。
         1传统公里养护施工机械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弊端
         以往的公路养护工作受到了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国家政策也束缚了相关工作。因此,公路养护施工机械作为国有单位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相应的生产资料,在配置、管理体制等方面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和影响。
         1.1机械配置形式分散
         近年来,我国公路里程不断增加,但随着公路里程的增加,我国公路养护单位的组织也将随之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各项工作中取得进展,配备相关人员和各种工具等,我国确实建立了相关的管理创新机构例如,每个基层单位都设立了一些专业化、固定化的基层养护单位。一些基层组织的维修单位也有一定的固定组织标准。根据分散到班组的基层单位配置形式和随队作业的设备操作人员和司机的相关固定结构,这些相应的制度将严重阻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正确使用,这也会导致机械利用率的降低。
         1.2思想观念难以改变
         长期以来,公路养护工作缺乏一定的独立地位,通过有关部门制定了相关工作计划,这与缺乏独立生产经营的客观环境有一定关系。因此,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工程机械设备的供给制度、福利制度和封闭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同时,也有着小而全、大而全的模式。这种模式及相关制度不追求效率,会造成政府投资的浪费。在相关工作过程中,也会造成一些专职设备重复使用,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1.3公路建设市场竞争力不强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市场的主要制度是招投标制度。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该系统可以改善计算经济条件下公路系统协同工作的现状,使公路建设得到发展和进步。建设单位作为市场主体,目前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专门负责公路建设的政府部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传统的机械配置和政企分开导致的工程机械相关管理模式等。同时,施工对象与施工现场的区域关系也更高,更为复杂多变。因此,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路市场成功地暴露出诸多弊端和种种不适应表现。面对公路建设市场的多地点分布,很难改变。同时,已经形成了灵活性和多元化的局面,很难满足未来市场发展的需要。
         2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存在问题
         2.1设备监理问题
         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行业发展迅速,但施工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公路工程的规模,制约着我国公路行业向安全文明发展。正是由于这些现象在安全、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公路工程设备管理才会出现漏洞。影响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投资和人员素质。如果监管机构的发展能够长期持续下去,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也会使监管行业难以生存。
         2.2操作人员问题
         无论招标文件内容是否规范、清晰,都不能满足低价的要求。竞争加剧导致监管失控,进一步危及监管行业的发展。

由于我国技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加之我国公路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严峻,许多管理办法已过时。除了施工单位存在的这些问题外,其他单位也可能因为不了解相关工程规定而出现不当行为或发出错误指令,建设单位可以预防。
         2.3安全管理问题
         公路行业的安全问题不仅是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对于美国在欧洲和美国发达国家的情况,由于国内行业缺乏道路施工设备管理制度,高空作业最容易发生事故。例如:在建设项目中必不可少的高风险作业是高空作业,这种职业最容易受到侧向荷载(风荷载等)的影响,相对于地面空气受侧向力较大,相对地面作业安全性较低,安全系数较低。对于一些新引进的机械设备,施工单位正在进行专业的操作培训,缺乏对高风险设备操作的指导体系,设备运行后会出现各种安全隐患,这是缺乏安全管理机制的结果,必须对安全问题进行管理在工程中处于重要地位。
         2.4管理专业化
         (1)管理人员专业化。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明确其岗位职责。在操作设备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此外,还应注意对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这些工人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施工要求。作为设备管理者和设备操作人员,应强化自身的服务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在这项工作中,理论和实践并重。只有这样,设备管理工作才能发挥作用。
         (2)日常管理数量化。在工程造价核算中,计算每种设备的投入和产出。正确统计和分析设备的投入产出比,量化设备的施工经济效益,提高设备的经济控制能力。
         (3)项目目标责任化。制定健全相应考核机制,做好分级管理,确保设备管理责任到人。同时,为了保证项目指标能够更好地实现,还需要做好项目细化和成本核算工作。
         2.5维护科学化
         (1)预防检查日常化。施工实践证明,为了有效避免突发性故障,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做好设备的日常检查,尽快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设备的预防性检查包括日常维护和巡检。其中,设备操作人员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主要采用“交叉作业法”对设备的整个使用过程进行管理和维护。修理工负责检查设备。企业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细化责任,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
         (2)设备维护科学化。设备的维护保养是提高设备工作效率的基本保证。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避免盲目选择维修方法,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例如,在公路施工现场更换车辆润滑油时,没有考虑更换周期和品牌,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
         结束语
         总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是公路工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已经形成了内外监理的综合保障体系,更好地参与市场运作。公路工程应优化设备建设,完善机械设备管理,了解相关设备控制方法和合理处理设备节能管理,积极构建现代公路机械设备管理和节能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华.高速公路中的工程机械管理及其维护[J].交通世界,2016(34):116-117.
         [2]于先伟.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公路工程的施工工艺[J].建设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5).
         [3]汪慎敏.浅析新时期道路运输企业节能减排降耗管理工作[J].经营管理者,2014(18):371.
         [4]高华锋.沥青路面施工期机械设备能耗监测与评价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18,14(6):23-26.
         [5]王东峰.公路工程施工和设计中节能减排的思考[J].城市建设,2017(8):261.
         [6]程海维.浅谈公路建设领域的节能减排措施[J].华东公路,2013(1):69-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