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阶段的建筑工程工程中,暖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下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实体建筑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层次化的提升和增长,不再以经济利益为核心追求,而是更加强调环保性建设。这种转化就要求相应的建筑施工也应当从传统的模式中脱离出来,要积极推动自身观念的升级,积极适应可持续环境建设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节能设计;新型理念;暖通设计;建筑应用
引言
建筑总能耗中,暖通系统能耗占据30%~50%,若能降低暖通系统能耗,对建筑节能和环保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从暖通设计中就必须秉承节能理念,针对不同的方面制定有效的节能措施,从而在保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实现节能目标。
1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1.1过分追求建筑物的舒适度,缺乏节能设计意识
建筑暖通设计中,通常会因为住户或者建设单位过度追求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内部空气质量,出现过度设计的问题,如采暖口设置过多等。在暖通设计中,相关设计人员为了满足客户要求,会不计成本地保证最终设计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缺乏节能设计的意识。这也就导致很多建筑物暖通空调系统过分依赖机械设备送风和通风,在运行中会消耗大量电能,最终也会增加建筑物的整体运营管理成本。这种错误的暖通设计方法和观念,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不符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设计方法。
1.2建筑暖通设计中的空调系统不合理
空调系统是建筑暖通工程的重要组成,空调系统的有效安装和运行,会直接影响到建筑暖通系统整体作用的发挥。目前在建筑暖通设计中,对于空调系统的设计往往容易忽视一些细节,如建筑物内部的不同功能空间,对暖通的需求也存在差异性。暖通设计人员如果在系统设计中,只是简单地利用单一控制线路拉力实现温度控制,空调系统就会使建筑物的所有区域都保持恒温状态,就需要耗费更多的电能来维持。这对于不需要恒温的区域来说,是一种能耗上的极大浪费。
1.3设计过程中忽视对周边自然环境的勘察
在没有暖通空调系统的时候,建筑物中的通风和温度调节更多的还是依赖自然环境。通过合理的空间结构设计,能够让建筑内部出现“穿堂风”等,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人们居住的舒适度。但是随着暖通空调等设备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机械通风等方式。在暖通设计过程中,从节能设计角度来看,设计人员忽视了对建筑物周边自然环境的勘察,没有合理运用自然界的风能以及光照条件等,导致暖通设计不合理,过度依赖机械设备等问题的发生。随着我国暖通设计理念的进步与发展,暖通设计中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但是当前暖通设计中依然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2新型节能设计理念在建筑暖通设计中的应用
2.1强化空调规划
暖通系统的设计工作是后续一系列实际操作的核心基础和先导,也是影响整体建筑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建筑暖通运行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需要设计主体在全面了解建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依照特定的数据和信息来开展相关工作。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设计主体,由于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所欠缺,因此在工作中也出现了较多主观上的失误,造成了许多设计上的疏漏,这就大大降低了暖通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会出现空调型号错误,空调设备失灵等等问题。因此,设计主体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暖通设计的原则和标准来进行,要将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融入到每一阶段的工作中,要立足于节能理念,实际应用的要点,并树立节约型和经济型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空调的运行能够符合建筑开发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与此同时,设计主体要在正式进入到规划阶段之前对建筑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和分析,要把握好建筑的面积,能源消耗的总量,建筑对暖通的基本需求等等必要信息,并整合成书面的数据和参数,以此来作为后续设计的参考依据。
2.2建筑暖通设计中对系统构造进行优化
建筑暖通设计中,需要从系统构造的角度,充分发挥自然风的作用。暖通设计中要重视室内与室外的连通性,居住空间需要设计换气系统,并在容易产生异味的空间,如卫生间等位置,加强排风换气的效率。暖通系统的排风口要远离居住空间和防火结构,通过对排风量的科学计算,将自然排风与系统排风充分结合,以增强暖通工程的运行效果。热系统设备机组设置也要合理,从暖通设备的负荷角度去设计接入口等,避免暖通设备资源以及能耗的浪费。
2.3明确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在为建筑物规划节能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时,规划者应规划高能结构,以明确定义特定的高能结构,并减少能源消耗。实施节能规划概念时,优化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消耗。必须结合设计工作,清楚地了解暖通空调系统的能源使用和建筑物周围的环境特征,并分析和整合建筑生态设计理念和环境保护理念,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充分发挥绿色建筑理念,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影响。
2.4重视对建筑物周边光照条件和通风条件的利用
新型节能设计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所以在建筑暖通设计中,重视对建筑物周边光照条件和通风条件的利用,也是这一设计理念的应用和体现。暖通设计人员可以事先对建筑物周边环境进行监控测算,与施工设计部门进行沟通和分析,探讨最佳的空间设计方案,最大化地利用建筑物的光照资源和风能等。这样一来,能减少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可以利用开窗通风等方式调节室温以及空气质量状况,从而降低暖通设计中的能耗,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2.5强化地下空间设计
由于我国地上的建筑施工面积正在不断萎缩,因此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也成为了建筑项目落实的主流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地下空间的封闭性较强,因此在使用时也会伴随一定的风险和隐患,设计主体应当加强对地下区域利用的通风设计,以此来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避免出现因空气闭塞而窒息的现象。
2.6其他节能设计
(1)采用具有较高能效且自带能量调节功能的制冷机,在运行设计中考虑大小结合,符合基本要求基础上,保证蒸发温度,减小冷凝温度,以此保证机械运行效率,避免不必要的能耗产生。(2)设计中将调节阀替换为变速风机与泵机,以此降低系统内部实际消耗,保证整机运行效率。(3)引入VAV系统,以空调房间内的实际负荷情况及其变化为依据,采用末端装置对进入到房间中的风量进行自动调节,以此避免过冷过热,使能量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实现预期的节能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暖通设计已经成为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对于提升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室内空气质量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展和推进,新型节能设计理念逐步得到建筑行业的认同,在建筑暖通设计中践行新型节能设计理念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重视对建筑物周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重视排风余热回收装置的设计以及合理选择暖通空调系统都是新型节能设计理念在其中的应用与体现。未来,暖通设计将会更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为注重节能设计。
参考文献
[1]李东泽.试析绿色理念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3):150-152.
[2]张芮境.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热工系统与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应用分析[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8(10):101-102.
[3]董欢.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与暖通工程造价成本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