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10期   作者:房宇
[导读] 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质量能够确保建筑实用性和安全性。

         摘要:经济水平的提升带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质量能够确保建筑实用性和安全性。在建筑工程建设中,标准化管理方向涵盖范围广,涉及了工程建设前期、工程各指标、工程工期、施工方式、人员等方面,为保障工程项目的重点环节得到高效管理,管理部门需根据不同建筑的工程类型来规划标准化管理要点领域,使各个重点建设环节在标准化管理下提高建设质量,在规定的工期阶段内顺利完成施工,是标准化管理实施的重要所在。文章简要结合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
         1导言
         标准化管理模式相较于普通的管理模式更讲究精细化与科学化管理。对于建筑工程企业而言,标准化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水平,使工程建设得到有序的开展,减少其它因素对工程造成的干扰,使工程在管理的保障下实现高效建设。而现阶段不少建筑工程在管理上缺乏该意识,管理方式过于传统,制约着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建设标准化管理对建筑工程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概述分析
         2.1标准化管理制定
         根据我国《标准化法》规定: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标准制定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前提,目标是解决标准的有无问题、标准的科学合理性问题以及标准水平的高低问题。实施标准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环节,目标是学习、掌握并落实标准的各项规定。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保证,从而能够确保标准的贯彻和准确贯彻执行,更好地能够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
         2.2建筑工程管理内容
         2.2.1建筑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包括图纸会审、深化设计、技术交底、建立材料设备样本库、设置实物样板间、标识检查、验收记录等。
         2.2.2工程进度管理
         工程进度管理是建筑项目管理按时完成的保证。建筑施工的进度管理包括具体活动界定、排序、时机预估、进度安排等一系列工作。工程项目在预计时间内交付,有利于企业项目经济的提升,同时帮助社会效益的发挥。在进程管理中,人为因素、技术因素及环境因素会对工程进度产生影响,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要明确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天气、人员等因素,配置合理资源,按时完成计划。
         2.2.3建筑成本管理
         基于标准化建设的建筑工程管理,通过对工程实际情况、管理要求需要充分考虑,为其管理方式优化提供所需的参考依据,促使良好管理方式支持下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更高,实现对影响工程质量、效益等方面存在因素的及时处理。同时,在了解项目管理法应用优势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使工程管理工作进行中得到更多支持,为其日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2.2.4建筑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关系工程项目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中,需要管理人员注重安全管理。
         3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应用分析
         3.1施工合同的标准化管理
         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进行标准化管理。如材料供应合同、发包合同、劳务合同等,其中发包合同作为关键,在合同签订前做好谈判和协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水平。为了进一步降低建筑工程项目合同风险,确保其管理状况良好性,则要承包商及管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的合同管理意识,并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及建设要求,全面了解其合同条款,进而针对性的开展合同标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满足工程项目合同科学管理要求。


         3.2建筑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在实现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为了发挥其管理工作的实际作用,则需要在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的指导下,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适应实践中的形势变化,丰富施工现场管理内容的同时,满足建筑工程施工中质量逐渐提高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中,需要管理人员注重材料及设备的质量管理。
         3.2.1严把材料质量关
         对于材料的选择和把控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入手,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包括材料的选择、采购、运输、保存以及使用等等都要有专人负责,并且要落实责任制。尤其是材料的选择和采购上,一定要严格,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检查方可进入施工现场,确保建筑施工现场作业计划实施中所需的材料有着良好的使用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应用中的质量问题发生率。
         3.2.2严格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在建筑施工现场设备管理中,需要建立并设施设备方面的维修及保养工作机制,且将这些机制实施到位,使得施工现场设备应用中的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消除,优化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功能的同时提升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
         3.3制度的标准化管理
         制度是约束和保障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标准。在标准化管理上,制度作为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建设标准,管理部门需合理建设各项制度,根据以往施工企业的施工经验及实践经验,对建筑工程现有的制度进行完善,将各个管理制度问题进行纠正。质量是整个建筑工程建设的控制核心,管理部门需根据建筑工程类型建设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需具备系统性、可实现性、强制性,使建筑工程团队的各个岗位能够科学规划,人员能够标准分配,使每个施工人员能够明确自身工作职责。管理部门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建筑工程中不同岗位职责进行责任追究,使整体工程在标准化制度实施下得以高效开展。
         通过对标准化管理功能特性的考虑,结合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及需要,积极开展其标准化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从而获得应用价值良好的研究成果。
         3.4重视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提升专业人员工作水平
         通过对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要求的考虑,要重视其管理方面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进一步提升人员方面的认知水平,进而增强建筑工程实践中的标准化管理效果。在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能够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在相应的标准化管理研究中重视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并加以利用,为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提升其管理水平,满足工程实践中的资源优化配置要求;在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水平的过程中,为了发挥相关人员的职能作用,针对性开展工程实践中所需的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人员方面对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水平,使得其标准化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更具针对性,为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提供保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标准化建设管理的有效支持下,能够使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更加高效,丰富其管理方法及实践经验,进一步满足工程实践中资源高效利用要求。因此,要管理人员重视标准化建设管理使用,提高工程实践中的管理工作效率及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的顺
         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石民祥.建筑幕墙工程建设标准化的新进展——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要点解析[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5(4):44-50.
         [2]本刊编辑部.加强标准实施监督及地方标准化工作,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化事业再上新台阶[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18.
         [3]郑东炎.泉州东海滨城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研究[J].江西建材,2017(13):239-240.
         [4]周福新,黄莹,李清立.基于流程化视角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6,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