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各建筑企业为争夺市场资源,选择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使工程施工期间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得到稳步增长。同时,通过加大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宣传力度,构建高素质施工队伍,使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更好实现建筑企业稳定有序发展目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简述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通过创新来增加自身企业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用创新模式也是推动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我国一直以来都相当重视科技发展与人才的培养,人才队伍的搭建有利于促进产业的转型,并且对企业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建设工程中若能培育出专业水平高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则可以对工程建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关资料显示,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时代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传统管理模式对建筑工程的推动作用逐渐减小,为了促进建筑工程更好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管理模式。
2建筑工程管理应用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2.1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合理应用创新管理模式是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的。在建筑工程建设阶段需要大量整合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在该过程中,合理且科学的将创新模式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对物资及人员进行合理且灵活的调配与整合,根据工作需要有所侧重的分配。将创新模式运用到管理工作中,可以根据图纸来确定所用原材料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物资浪费。通过人力及物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后,同时会影响相关财力资源的合理支配,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有效的促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2有利于增加建筑企业的竞争优势
建筑企业在业内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建筑企业首先需要具备创新管理理念和创新发展理念,不断地进行管理模式的升级与完善,其次需要探寻适合该企业发展的管理手段或相应的措施,将创新的管理模式应用于工程建设中,为建筑企业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从而达到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的效果。管理工作在建设工程中尤为重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建设工程的质量,将创新模式应用到建设工程中,可以极大的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而且要争取能通过自身的工作实践和经验总结,对管理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与完善,促使企业管理模式更加趋近于科学化、合理化。
3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现状
3.1工程项目管理意识不足
极速发展的建筑工程行业,推使着企业主在工程项目中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能够确保工程良好效益的背后的管理支撑,致使工程项目对管理意识的投入不足,并未实现与工程高经济效益发展相均衡的内部管理,现存的管理模式多是通过行政管理手段,对项目达成普遍实行强制性的要求,该手段不能对工程发展进行先进可靠的指导,加之企业管理人员由于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发展格局,往往更加注重对市场需求以及项目本身进行投入性支出,对于管理模式的升级则视作敝履,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与现代工程项目相适应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模式,最终导致项目优势无法体现。
3.2工程管理体系缺乏
在国内建筑工程取得突破进展的表面之下,仍旧存在着相应管理机制和体系不够健全的弊端,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和团队,同时,相应的管理理论也缺少高校以及培训领域的学科建制,致使创新性工程管理模式只存在于市场运行环境中,在工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进行相互的借鉴和引用,而缺乏相应稳定的理论及人才基础。囿于此,多数建筑施工单位不能做到项目管理系统的完善和优化,无法进行项目管理工作程序的配备,仍沿用着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而未与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进行融合性发展。
3.3管理人员素养不足
管理工作者的能力体现在对工程项目全局的掌控以及在面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理应对的能力,然而就目前建筑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普遍情况来看,管理人员的素质尚存在参差不齐的现状,难以达到管理工作的要求。诸多管理工作者由于自身意识欠缺以及能力不足等原因,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缺乏运行调度、风险应对等有效手段,最终形成管理工作在工程落地的过程中出现掣肘倾向。
4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使用
4.1组织结构的创新
首先,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在企业内部构建专业化的管理机构,该机构主要是对项目的管理进行全权性的负责,其具有单独形式职权的能力。另外其部门内部的工作人员自身必须要具有较强的砖行业知识技能,自身的素养水平也要比较高,可以科学的进行项目的管理。其次,建筑施工单位需要构建并完善管理规章机制的内容,明确的划分好各项工作职责义务,使得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都足够的清晰,避免其产生任何的推卸责任等的现象。最后,企业需要构建较为完善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机制的推行,使得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更为热情的投入到相应的工作中。其所设定的考核制度必须要具有科学性以及全面性等的特征,当工作人员考核达标之后,需要对其进行物质以及精神等层面的奖励。如果工作人员考核不达标,那么其就需要实行一定的惩处措施,该种管理措施的使用,不但会创新企业的组织结构,同时还会激发出工作人员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以及热情,提升项目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性。
4.2管理理念上进行创新
首先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只有具备了创新的管理理念,才能实现管理技术、管里方法及管理流程上的创新。创新模式要依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开展,不能盲目开展。工程管理理念是整个施工过程的中心,指导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掌控,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理念的创新。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对社会发展的认知,依据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及其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对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以适应越来越严重的行业竞争环境。
4.3创新管理体系
为了切实打好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就需要对管理体系进行创新性革新,突破和改变传统项目管理中的权责不清问题,通过项目管理工作的统一授权,进行职责划分,并针对不同的建筑项目进行差异化管理,在提升建筑工程效率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通过构建完整的创新型工程管理模式,进行市场的推广和和引导,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全面的市场氛围和良好的环境基础。
结束语: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系统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和普及,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急需从原来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快速步入现代化信息管理的创新模式中来,传统的管理模式多是采用命令式管理,管理效率和质量不高,而且影响了项目工程创新能力的发挥,由于传统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已然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因此,创新的工程管理模式能够在推动管理水平更上层次的同时,也能够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靓婧,庞俊勇.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06):106-109.
[2]黄灿雄.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江西建材,2017(21):249-250.
[3]周晓龙.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6(06):49-51.
[4]龙江.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门窗,2015(04):78+80.
[5]陈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