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时代,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建筑方式,这种方式主要依靠于一些预制的构件,直接在建筑工地通过一些建筑的手法和技术,实现连接而装配成的建筑。这种预制装配式建筑由于其施工的时间短,工程反应迅速,且整体的工程周期比较短,因此在施工技术领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成为了中国建筑领域一个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施工期间,需要借助完善的施工工艺,搭配上紧凑的施工流程,并且有一个配合良好的组织。这些因素聚齐,才能够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成功落地,并且对于影响工作方面的因素,实现合理有效的改善,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水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影响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装配式建筑即在正式施工之前准备好相应的建筑构件,在施工的时候通过合理的方式连接装配形成的建筑形式。然而,想要真正实现这一建筑模式,需要确保施工作业的规范性和有序性,工作人员需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工艺流程进行装配,这就对施工单位的组织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在装配式建筑的实施过程中,工程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需要对预制件装配的步骤和流程等进行科学的划分和管理,从而确保施工过程的流畅性。
1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
1.1管线预埋问题
管线与构件埋设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将造成构件实际位置和设计位置的偏离,不利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所以,固定具体构件位置时,应充分考虑管线的排布情况,根据排设图纸施工,防止固定时破坏机电管线,这样管线很容易发生偏移、堵塞等现象。
1.2平板构件安装问题
在平板构件安装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平板自身就具备了薄而脆的特点,所以在安装时一旦操作不当便有可能将其折断;另一方面,与平板相同,外墙板保温层断裂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但是,平板与外墙板保温层发生断裂的原因并不相同,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项也不尽相同。就平板而言,由于其体积相对较大,加之厚度不足,所以就会导致破碎问题的发生。就外墙板保温层而言,其发生断裂的原因,主要与其所应用的材料有关,其所需的三种材料混合比例调配一旦出现错误,就会出现断裂现象,并对建筑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1.3预制件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产生的损坏
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需要材料运输,这就有可能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坏现象,而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则可以避免这个问题。除此之外,在进行灌浆套筒连接时,需要多方面考虑钢筋、套筒材料等因素,如果外部条件不足,则可能会造成钢筋断裂,在波纹盲管连接、灌浆连通腔和单独腔等部分的安装中都有可能产生破裂问题。
1.5设计管理方面的影响。
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该保证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建立一套完整的建筑设计标准,并严格遵循,以免为后期工程的实施埋藏隐患。若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忽视对设计环节的管理,也将会导致施工图纸与技术交底相矛盾的问题产生,影响整个装配式建筑的顺利施工。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对策
2.1预制构件的生产
在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使用钢底模放在相应的基座上,然后再用相应的角钢作为龙骨加固。门窗等部分要选择相应标准的模具,钢制侧模板的质量需要安全可靠。
钢框架的精加工要特别注意保护层厚度控制,钢框架安装必须位置准确无误,且应保证稳定。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浇筑工作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控制浇筑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浇筑要均匀进行。如果存在预制构件变形损坏等情况,及时采取修补措施。
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构件表面的印筋、破损问题。出现印筋问题需要加倍重视,除了生产过程中要校对好模具孔位外,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改善: 将垫片妥善安装到构件下方,然后均匀喷涂好脱模剂。脱模时掌握好时间以及混凝土的强度,拆模过程中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出现构件掉角、损坏的现象,应该按照“多次轻锤,仔细检查,及时处理”的方针进行拆模。工作人员生产出构件后还要仔细核查产品规格是否达到设计图纸要求,质量、强度是否达到标准,在允许范围内是否需要采取精细加工再处理。
2.2强化对装配构件运输过程的有效监管
在对装配式建筑构件进行运输的时候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运输过程损坏、代码装配构件堆垛存储不规范等,一定要加大装配构件运输过程监管的工作力度,特别是在装配构件堆垛运输方面,对于装配构件中的吊架、开洞以及开孔等,一定要制订合理有效的运输管理方案。在堆放装配构件的时候,要对其布局进行合理设计,要对其堆垛、运输方案等进行严格审批。此外,要引进现代化的质量管控技术,对管理方案进行有效审核,把现代化的建筑技术融合到管理系统当中,用自动化的测试工具对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与收集,同时要采取合理有效的优化措施进行解决,强化整体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
2.3增强管线定位埋设的准确性
实现预制构件管线的准确对接,是解决管线埋设缺陷的根本举措。要实现预制构件管线的精准对接,一是在加工生产预制构件的时候,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和相关方案设计的要求,进行管线的定位和预埋,并反复检查和复核,确保预埋的准确性。二是确定管线位置后,要通过绑扎、焊接等方法,及时对管线进行固定,防止其在养护、振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移、错位等问题。三是在混凝土浇筑前,及时保护管线孔口,避免在灌浆过程中,因振捣幅度过大,或者浆体溅出,引发孔口堵塞。四是施工人员要定期对管线的通畅状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
2.4提高质量规范,推进技术研究
定制构件时,应制定一些重要的参数标准,验收合格后才能出厂。运输时也应结合诸多因素制订科学的运输计划,保护比较脆弱的构件。进行现场组装时,还需结合建筑特点简化施工环节,不但要让建筑结构整体安全,还需尽可能提高效率。此外,最重要的需要推动核心环节和重要问题的技术研究,比如,怎样更好地使建筑符合抗震要求。
2.5构建体系建设,优化施工工艺
在建筑施工开始前,企业应对建筑项目进行整体评估,对预制装配部分进行专项管理,保障资金和人员的充足。要想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顺利推进,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建筑施工的异同点,装配式建筑施工多为工厂化生产,在建筑装配中灵活性较高,必须在施工前做好合理规划以及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的建筑模式具有一定的差异,对施工工艺及程序的要求非常高,对此,建筑企业和管理人员必须做好工程管理工作,为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正常实施提供保障,还要构建其更加科学的管理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军.探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价值工程,2020,39(6):59-61.
[2]李唯馨,王卫东,李振霞.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2):194,197.
[3]袁斐.浅析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建材与装饰,2020(6):188-189.
[4]王文胜.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3):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