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临床急救护理服务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万婷
[导读] 分析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万婷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目的:分析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7年7月-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n=25)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n=25)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急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止血率92%高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止血率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再出血率4%低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再出血率32%,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总护理满意度96%高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总满意度7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后抢救成功率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急救护理

   肺结核疾病是当今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该疾病主要发病原因就是结核杆菌感染,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咳嗽、咳痰以及咳血等,其中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就是大咳血。肺结核疾病患者一旦出现大咳血现象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那么就有可能引发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窒息的现象,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1-2]。因此,科学有效的抢救护理十分重要。故而,本文对我院在2017年7月-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利用随机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7年7月-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每组患者均25人。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该组共有男性患者16人,女性患者共有9人,年龄范围在40-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94±2.35)岁.咳血量为500-800mL,平均咳血量为(665.25±18.24)mL;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急救护理干预,该组共有男性患者13人,女性患者共有12人,年龄范围在40-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75±2.44)岁.咳血量为500-850mL,平均咳血量为(698.57±20.35)mL。
   注:本次研究排除合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排除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排除患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且所有患者在本院检查均确诊为肺结核。所有患者及家属已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且本次实验已经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急救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际病情进行仔细评估和观察,详细了解患者出现的咳血状况,并且对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判断,了解患者咳血时血液颜色和血量以及性质。其次,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吸氧面罩,针对已经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来说需首先对其进行分泌物清理,同时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辅助患者将痰液排出体外。针对无法自主呼吸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把患者保持呼吸畅通。针对出现紧张或恐惧心理情绪的患者来说,护理人员可积极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治疗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止血率和再出血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护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其中使用(±S)进行计量资料对比,结果用t检验;用[n(%)]进行计数资料两组患者护理后止血率和再出血率、两组患者护理后总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用X2检验,如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止血率和再出血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止血率92%高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止血率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再出血率4%低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再出血率32%,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当今,临床中肺结核伴有大咳血疾病发病率较高,而且大部分患者病程时间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影响最终治疗效果。因此,急救护理对于肺结核伴有大咳血患者来说十分重要。以往传统的护理方法无法满足该疾病患者实际需求,通过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详细掌握患者实际病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准确判断,从而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进而提升患者综合治疗效果[3-4]。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止血率92%高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止血率56%,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再出血率4%低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再出血率32%,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总护理满意度96%高于对比组患者护理后总满意度72%,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行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护理后抢救成功率较高,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欣欣.急救护理程序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究[J].心理医生,2018,24(28):173-174.
[2]刘华青,刘苗,牛玉轻.肺结核伴发大咯血的急救护理体会[J].饮食保健,2018,5(5):119-120.
[3]谢建平.肺结核伴发大咯血的急救护理措施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6):142.
[4]易云兰.急救护理程序在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16):96-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