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美学元素的巧妙渗透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4月10期   作者:梁华贵
[导读] 园林景观是自然生态生活系统的微观展现
         摘要:园林景观是自然生态生活系统的微观展现,融合自然环境和人文情怀的生活空间。园林景观中无处不体现着美学元素的渗透,在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美学元素能够更好的实现环境优美感,给人更多的感官体验。同时,随着人们的思想审美变化,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现代美学元素,提升现代人的审美水平以及园林景观的层次。
         关键词:园林景观、景观设计、美学元素、艺术设计
正文:
一、园林景观设计概述以及景观特征
1.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园林景观设计是指通过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的,地形改造、种植植物、建筑建造等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规划过程。通过园林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以及风格化的建筑制造,同时兼具日常使用功能并能保持生态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园林景观体现了人类文明程度以及设计者和使用者的个人审美观念。
         园林景观设计概念在19世纪被提出,由于人们对于恶劣的生活环境不满而引发的对生活空间的改造。经过逐渐发展,园林景观形成了不同的审美风格,依照不同地区、不同时代,有着其独特的园林景观审美现象。
2.古典园林景观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主要手法为借景,指的是造园者有意识地把园林外的风景“借”到园内,看上去好像是园内景象的一部分,实际上却不在园内。所“借”之景与园内景象相辅相成,构成一种错觉美。从这一构建园林景观的手法不难体会到中国古典园林构建的主要核心,是将人造环境有机的融合到自然环境之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园林景观效果。古典园林利用的手法目的在于把一切可在视觉、嗅觉、听觉上对园林景观增长艺术情趣、丰富画面的构图的风景运用到园林中来,在增加观点园林景观的宽度和深度[1],延伸了空间、更丰富了园林的内容。
3.现代园林景观特征
          现代园林相较于古典园林是更加符合现代化进程的园林设计,功能性、审美性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偏好。当代中国的现代园林是沿用了古典园林的设计精髓,同时融入更加丰富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和艺术审美的设计新格局。相较于古典园林,现代园林服务对象是公众群体,古典园林服务于个人;现代园林属于城市建筑,意在将城市设施与园林艺术的有机融合。中国现代园林是宏观的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地规划,科学的将建筑、道路、城市设施融入到园林景观中,达成城市即园林,园林即城市的设想。
二、园林景观美学原则
1.生态合理美学原则
         生态合理美学原则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原则,园林景观的本意就在于保持自然生态系统和园林功能的有机融合发展。在自然化人文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充满自然生态环境。整体结构要满足单元景观构成的要求,减少对该单元景观的和谐影响,营造尽量合乎自然景观群落原理,且具有其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既要保证能够从地域实际的自然生态环境出发,又能够合理配置功能性使用系统,保证科学合理性。
2.遗留地保护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保留原始自然地的历史文化,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保持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坚持艺术观赏原则,保存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体现深厚的艺术修养才是一个合格的现代园林设计。
3.整体优化原则
         园林景观是对生活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的景观建设,具有充分的功能性、观赏性、生态可循环性。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设计过程中,整体问题,包含实用价值、功能性、建造成本等客观因素。

整体规划地域固有的建筑群落以及植物群落,进行优化和协调取舍。创造出更加稳定的风景景观。
4.功能性原则
         园林景观是人们的生活空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功能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基础。同时,在园林景观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主要与人们文化水平、经济水平密切相关。园林的直接功能在经济效益方面必须直接体现,园林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必需物质,有效的景观设计是衡量高生物量的标准,是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最为基础的要求。
三、园林景观美学要点
1.形式性美感
我国不论是古典园林景观还是现代园林景观都更加注重意境美,相较于西方园林景观,则更加重视通过弥补自然环境中的缺陷,达到景观设计的完美程度。两种不同倾向的美感区别了中式园林和西式园林景观。中国园林通过景来抒情,情与景相互交融,让园林更加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这种园林设计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于双方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造成。我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的园艺师,但是自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很多的画家和诗人都受到文学和绘画以及诗词影响,把意境美作为诗画的体现[2],从而致使我国的园林艺术学更加具备意境色彩。
2.色彩元素
         色彩元素是园林景观的主要美学应用,色彩构成的不同效果能够让人感觉到不同情绪氛围。通过色彩直观明了的让人体验到不同的园林性格。暖色让人感觉更加温暖、冷色让人感觉肃穆,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性格体现。比如说红色能够给人带来热情、积极活力的感受;橙色能够给人带来温暖、爽朗的感受;蓝色象征着冷静、沉稳;紫色则更加神秘。不同的色彩使用方式不尽相同,色彩之间的搭配也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在园林景观中,绿色是必不可少的颜色运用,绿色能够给人带来活力和愉悦感,可以起到舒缓精神压力缓解视力疲劳。设计师会通过色彩元素的使用,为园林景观设计制造其独特的标志性元素。同时也是园林景观艺术比不可少的设计环节。
3.多种艺术形式结合
由于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西方哲学家认为自然美,只是美的一种素材或源泉,自然美本身是有缺陷的,非经过人工的改造,便达不到完美的境地。所以在西方的园林中所体现的是人工美,讲求布局对称、规则、严谨,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而中国传统哲学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 一,以大自然为审美表达的对象[3]。其指导思想体现在中国园林创作中的“师法自然”等手法,这与西方的“改造自然”正好是两种传统哲学观的体现。也就是说中国园林虽从形式和风格上看属于自然山水园,但决非简单的再现或模仿自然,而是在自然美的 基础上进行抽象化、概念化以及经典化,并提取其中的精粹。这种设计更加符合自然的表现。我国园林学是自然拟人化,而西方的园林学则是人化自然[4]。
园林艺术不仅是单一的艺术形式,其融汇者多种艺术形式。包含造型艺术,主要应用在园林中山水布局;盆景和园林植物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比如彩绘、字画等;雕塑艺术等等。通过对各项艺术形态的融合,让园林景观更加丰富,更加符合人群的审美需求。
结束语:
         园林景观设计从属于个人的住宅设计逐渐转变成为属于城市的一部分,现代设计也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实现设计与美学的整体和谐统一。在强调设计的艺术审美同时也强调园林景观的功能性,同时更加注重园林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体现效益和艺术的有机结合。因此,当代设计师要融入美学元素,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美学、生态学园林工程学的契合。一方面,探求古典园林景观艺术的现代精神,另外一方面结合现代发展需求,融合构建现代园林设计。
参考文献:
[1]聂利民.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美学要点分析[J]. 科技风, 2012(12):206.
[2]郭钧辉. 现代园林设计中的传统美学元素应用策略研究[J]. 花卉, 2019(4):185-185.
[3]吴建. 新视野美学理念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运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8, 000(019):774.
[4]仲楠 吴. 探究园林景观设计中对问题的渗透探究园林景观设计中对问题的渗透[J].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