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犬伤的伤口处理及护理心得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4月4期   作者:杨露
[导读] 分析小儿犬伤的伤口处理及护理心得

杨露
(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1)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犬伤的伤口处理及护理心得。方法: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处理犬伤伤口患儿63例,实施小儿犬伤暴露性伤口处理及针对性护理,总结治疗效果并对护理心得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小儿犬伤患儿在进行针对性的伤口处理及护理后,患儿受犬伤部位恢复良好,无感染及无狂犬病案例发生,总体心理状态良好无应激反应和抵触情绪,遵从医嘱,治疗依从性强。结论:通过对犬伤患儿实施伤口处理并进行护理,可以有效减少犬伤患者并发症的产生,使患儿及早接种狂犬疫苗,降低狂犬病发作的可能性,提高患儿狂犬病免疫效率及受犬伤患儿的康复几率,缩短患儿治疗时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小儿犬伤 ;伤口处理 ;护理
    犬类现今常作为宠物被人们饲养,但在外在因素刺激或影响下,犬类易爆发自身野性,对威胁自身的人或物体产生攻击并造成伤害。而小儿处于成长阶段,危险意识和自我保护等能力并不完善,在和犬类的接触过程当中极易造成小儿犬伤,影响小儿心理健康【1】。因此,对小儿犬伤患儿实施伤口处理和护理尤为重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入院处理犬伤伤口患儿63例,其中患儿男性为41例,患儿女性22例,年龄3岁至8岁,平均年龄(4.26±1.97)岁,受犬伤时间3h至48h,平均受犬伤时间(22.82±2.61)h,Ⅰ度伤30例,Ⅱ度伤28例,Ⅲ度伤5例。
1.2方法
1.2.1犬伤伤口处理
   (1)检查犬伤患儿受伤时间和受伤程度,用20%浓度肥皂水进行彻底清洗15min,清除创口组织液及污染物。
   (2)探查创口深度,对深度创口进行灌洗清理,必要时需要进行扩创处理,确保创口内无其他异物残留。
   (3)冲洗处理后,用2%至3%的碘酒或75%酒精对创口进行清洗和消毒。
   (4)创口一般不做缝合或包扎处理,但遇伤口较大或影响患儿面容时,需首先接种狂犬疫苗,接种完成后入手术室进行清创缝合。
   (5)受犬伤患儿在接种狂犬免疫疫苗后,登记患儿完整资料信息,提醒患儿家属疫苗接种次数和时间。
1.2.2犬伤患儿的护理
   (1)患儿入院后,对患儿受犬伤过程进行了解,询问患儿家属患儿日常生活习惯,制定处理方案,对患儿家属讲解犬伤伤口处理方案详细内容,告知患儿家属在处置过程当中如何进行配合,做到对患儿情绪的有效控制,缩短处理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感受。
   (2)在处理过程当中,为患儿准备动画片、玩具、贴画等物品吸引患儿注意力,避免因恐惧心理造成患儿拒绝或抗拒治疗。对患儿的配合行为多鼓励,多奖赏,做好安抚,提高患儿处理过程当中的配合度。
   (3)对患儿和患儿家属做犬伤伤害和狂犬疾病知识的普及,讲解犬伤后注意事项和及时注射狂犬疫苗的必要性,后续对患儿心理健康进行跟踪观察,注意有无狂犬疾病潜伏期症状出现,避免伤口感染,叮嘱患儿家属接种狂犬疫苗各阶段注射时间,避免遗漏中断。


   (4)观察已接种狂犬疫苗的患儿有无发热、盗汗、食欲不佳、乏力、局部部位红肿胀痛、发痒等不良反应出现,观察期为2d至3d,如症状轻微则无需实施特殊处理,督促患儿多饮水增强机体代谢功能即可,如不良反应症状明显或症状持续没有缓解,立即给予抗过敏治疗处理。
   (4)患儿伤口处置后,定时进行查看和消毒,密切关注患儿伤口恢复情况,如出现肿胀和感染迹象,立刻进行清洁处理并查找病因,避免对患儿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
   (4)为患儿营造舒适、轻松的处理环境,与患儿多沟通多交流,医务人员语气热情动作轻柔,加强患儿心理安全感稳定患儿情绪,避免患儿犬伤后受到二次惊吓,如患儿出现应激反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5)改善患儿受犬伤期间饮食规律和作息时间,禁止辛辣、刺激、生冷、油腻食物的摄入,告知患儿家属健康饮食、多休息对患儿康复的必要性,增强患儿自身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2.结果
   对犬伤患儿实施护理后,患儿治疗依从性整体增强,患儿抵触心理和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控制,患儿有效遵循医嘱概率为69.84%(44/63),患儿未遵循医嘱概率为30.15%(19/63);无应激反应且情绪稳定患儿占比90.47%(57/63),出现应激反应且情绪不稳定患儿占比9.52%(6/63);
3.讨论
   犬伤作为临床处置常见外伤,受伤位置多在四肢与头颈部,且伤口大多呈现撕裂伤,伤口参差不齐,深浅不等。而犬伤又多发于无危险判断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幼儿,患儿因惊吓,恐惧等心理,极易出现言语表达不清词不达意等情况,造成病情隐瞒,延长处置时间,对医治和防疫有着重大影响【2】。
   本研究显示,因患儿受犬伤后及时接种狂犬免疫疫苗,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入我院处理犬伤伤口63例患儿均未出现狂犬病发病前畏水、畏光、肢体疼痛、恶心呕吐、盗汗、痉挛等症状特征,平稳度过狂犬病潜伏期(潜伏期为20天至90天),无狂犬病发作案例。
   由此可见,实施小儿犬伤伤口处理和护理后,患儿犬伤伤口的恢复时间与狂犬疫苗接种时间大幅度缩短,通过分散疏导患儿注意力,加强与患儿的沟通、鼓励与情绪安抚,可以有效提升患儿在治疗过程当中遵医能力,对患儿的心理健康起到有效引导,保障患儿犬伤后心理健康,增强患儿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预后再次受犬伤可能性。而患儿家属在接受相关知识的讲解后,正确认识到犬伤对小儿的危害性,增强对患儿的保护意识,降低小儿犬伤发生的风险。
   通过对63例犬伤患儿各项数据指标进行采集整理,证明小儿犬伤的伤口处理及护理对患儿可以起到有效的干预作用。对患儿实施看下伤口处理和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患儿和患儿家属对犬伤及狂犬病知识的了解认知,控制狂犬病的发生,降低对犬伤患儿的伤害,减少因惊吓、恐惧等不良情绪对患儿造成的心理影响,提高保护意识,避免患儿与犬类接触。
    研究分析表明,实施小儿犬伤的伤口处理及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狂犬病的发作,利于患儿犬伤伤口恢复和预后心理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应用意义,值得在临床上使用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素玲.犬咬伤后伤口的处理及狂犬疫苗接种的护理观察[J].药品评价,2019,16(22):66-67.
[2]冯端菊.犬伤患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2013(08):67-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