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下各类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对于社会基础设施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层次化的增长和提升,不再以单一的经济施工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绿色资源的开发。这种转化就要求相应的城市施工也应当从传统的模式中寻求改革与创新,要立足于当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深入建设城市的生态面貌。而风景园林作为构成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在风景园林的建设和维护上,要尤为强调施工技术和养护措施的开发。本文以风景园林施工为出发点,重点对其施工技术和养护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建设;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园林工程数量增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日渐严重,阻碍了当地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为充分发挥出风景园林工程建设积极作用,需结合工程施工特征,不断完善施工管理方案,培养专业素质更高的施工人员,促进风景园林工程有序开展。
1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意义
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一同成为重要的社会发展目标,需要地区各部门积极配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支持风景文明建设,推进地区可持续化发展[1]。生态文明建设能够直接彰显出地区综合发展水平,提现出地区文化特征与悠久的文化历史,因此需相关部门加大风景园林工程建设重视度,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机制,营造出功能完善的生态环境空间,打造出更加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
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问题
2.1土壤处理问题
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期间,土壤处理水平可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存活率。但由于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做好土壤处理管理工作,忽视对土壤孔隙度、肥力等各项参数的计算,导致苗木在后期种植过程中存在大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整体建设效果。
2.2风景园林施工团队素质偏低
目前,在风景园林施工团队中,施工人员大都是农民工趋于多数,所以在对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不免会存在大量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这部分的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术方面都严重的偏低,因为他们大都没有经过一定的专业技术的培养,所以才会使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不具备专业方面的素养。这样的风景园林施工势必会导致风景园林施工的质量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一定不好的影响。不仅如此,由于风景园林施工团队在各方面都是处于不专业的情况,尤其是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过程中,会因为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非常容易导致风景园林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会严格遵守有关的管理制度,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表现出涣散的态度,再加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施工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难度被无形的增加了,最终使风景园林施工质量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而给风景园林造成严重的影响。
2.3园林施工环境差
在建造生态园林的过程中,某些地区地形地势的多样性和特点使得建造生态园林的难度加大。第二,有多好的园林建造地区都处于城市的中心位置或人口密集的地区。土壤污染、垃圾和噪声对生态园区的人口和环境影响不大。除此之外,在建造生态园林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考虑植物生存率,从而判断需不需要加大生态园林的建造费用。在实施过程中,土壤受到当地工厂污染或垃圾处理不当的严重污染,从而导致土壤的酸性增加,因此,植被很难在这片土壤中种植和生长。因此,所有自然和人为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种植和生长,这将大大增加建造生态园林的费用。
2.4管理机制问题
现有风景园林工程缺乏科学的施工管理机制,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施工特征,对施工流程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因缺乏对各施工流程的统一调配,导致施工期间的各类资源浪费严重,难以实现工程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
由于没有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控,施工人员导致随意操作施工设备,浪费施工材料的问题出现,工程总体施工进度受到不利影响。
3提升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水平的具体措施
3.1简化施工管理程序
不同规模的园林工程所采适用的管理模式不同,规模较小的风景园林工程可采用直线管理模式,由管理层直接向下层发布指令,切实提升管理效率;规模较大的风景园林工程可采用矩阵式管理模式,将施工各流程的职责分配到部门与个人,确保风景园林工程能够在统一的调度下有序开展。
3.2做好施工人员培训工作
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期间,还需做好施工人员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清楚认识到规范操作施工设备的重要性。同时,优化人员管理机制,采用奖惩结合的管理模式,约束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切实保障工程施工期间的规范性,使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设计标准。
3.3风景园林的表层土壤要做好处理
表层土壤非常的重要,因为表层土壤的土质营养十分的丰富,它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针对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在对风景园林所要施工的区域地形进行改善的过程中,在一般情况下,会将表土进行松土处理,因此会应用到相关的机械设备,而机械设备的应用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的挤压,会将该区域内原来所具有良好的土质疏松进行一定的破坏,在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土壤中的成分有所缺失,最终会导致风景园林中的植物生长有不好的现象产生。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技术过程中,通常应用的是基肥、深耕等方式,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对土壤中的成分有一定的改良效果,且还可以确保排水通道畅通无阻,可以确保土壤在透水性与透气性方面是处于良好的状态中。还有就是在进行风景园林绿化施工时,为了使原有的土壤条件不会被破坏,可以使应用到的机械进行倒推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机械对土壤的挤压。
3.4完善施工管理的体制
在我们生态风景园林建设的这个阶段,很多单位没有一个更完善的建筑管理系统,同时,我国主管当局没有就管理环境景观建设的权威性工作作出强制性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建筑过程的随机性,从而导致对整个工程质量缺乏保证。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景观园林建筑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有关建筑单位技术人员所做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并且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个基本条件。应通过在建造生态风景园林过程中采取有效管理措施,确保当地建筑人员的科学管理,加强了对工程各个阶段的检查和对选定的工程原材料和设备的严格监督,从而加强全面的质量控制工作。
3.5加大土壤及苗木管理力度
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深入调查,记录下土壤孔隙率、肥力等参数数据,依据植物生长习性,对土壤结构进行预先处理,为植物创造出良好的生长环境,制定出严谨的监理机制,确保监理部门能够有效约束施工期间的各类行为,采用更加专业的手段,对土壤及苗木质量进行抽检从根本上保障土壤及苗木质量。派遣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参与到苗木采购环节中,检测苗木质量,在确保苗木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后才准许进入施工现场。
结语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目前生态风景园林的建设仍然面临着与建筑公司和外部因素密切相关的挑战。在正在进行的城市建设中,生态园林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美观,并能大大改善城市环境,使生活在大自然城市中的人们与大自然团结起来。除此之外,在设计项目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当地文化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利,并设计适合当地文化环境的生态园林。
参考文献
[1]赵莲蓉,邓妮.浅析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低碳世界,2017(33):269~270.
[2]张洪友.浅析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J].南方农业,2017(17):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