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或“桥梁”: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刍议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6期   作者:鄂志刚
[导读] 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实现与时俱进,许多老师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依据,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改进教学,保障学生既能够掌握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又能够实现个人核心素养的稳定提升。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登特科镇铁坚中心校     鄂志刚

摘要:随着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实现与时俱进,许多老师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依据,采取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改进教学,保障学生既能够掌握学科理论基础知识,又能够实现个人核心素养的稳定提升。其中提问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动力意义重大,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有效提问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课堂有效提问
        一、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价值
        核心素养的培养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实质要求,对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结合相关实践调查不难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社会生活实践经验不足,年龄较小,心理和生育还有待成熟,传统的教学模式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直接以简单知识灌输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非常被动和消极。
        相反,如果老师能够坚持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地位,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轨迹,将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数学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环节,那么对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的逻辑性和应用性较为明显,核心素养的培养则显得非常关键,学术界和理论界在对核心素养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进行分析时明确提出,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揭示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老师可以结合这一素养的培养要求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非常重要,老师一方面需要注重数学知识的传输,另一方面需要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通过提问教学、情境教学和角色扮演教学来鼓励学生,在师生交流以及沟通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老师潜移默化的引导之下提升个人的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综合上文的相关论述不难发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大有可为,数学老师需要意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及作用,关注小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相关要求,以简单提问的形式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思考以及实践,进而意识到小学数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掌握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技巧和方式。



        (一)注重追问式提的问教学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有效提问对老师的要求较高,老师需要着眼于学科教学的现实条件,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追问式的提问教学为依据,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尽量避免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以及探索上的障碍,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比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老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算式,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回答,看哪一个学生回答得最快最准。学生在之前已经学过了简单的乘除法,因此能够迅速回答出老师的问题,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取追问的形式问学生48÷8等于多少?学生马上可以回答出6,那么50÷8等于多少呢?50比48大2,因此最终的答案应该是6余2,很多学生会恍然大悟,并且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理顺自己的思路,老师就可以再列举出其他的算式,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作答。
        (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不管是提问教学还是其他的创造性教学模式,都需要以学生为中心,老师需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调整教学思路并筛选教学内容,以此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障高效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分析,设计与学生兴趣相符的问题,让学生在一个更加自由且宽松的学习氛围之下跟着老师的步伐进行主动思考以及分析。在设计提问教学内容时,老师需要以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为依据,深入分析教材之中的重点以及难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保障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获得相应的成长以及收获。比如在学习长方体时,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为有限,难以产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相同之处,然后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拓展以及大胆猜想。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以及演示文档的形式弥补学生在想象力上的不足,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学生对立体图形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了充分利用有效提问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老师需要注重教学策略的进一步优化,以追问式的提问为依据,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水平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妙喜.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J]. 考试周刊, 2019(78).
[2]才达吉.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J]. 甘肃教育, 2019(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