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的发展,促进新能源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大型地面光伏电站的装机规模也越来越大。目前,国家也鼓励和提倡大力发展低碳、环保清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了高效稳定地调整电力结构,也为经济社会的长效发展带来了保障作用。在大型地面光伏发电站建设及应用过程中,应当不断降低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提升发电效率,本文对电站关键技术运用进行深入思考,并对其存在问题加以分析,促使光伏发电站可处于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避免其功能特性、应用价值等受到不利影响。
关键词:大型地面;光伏发电站;关键技术
引言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电子元器件组成,设备精练,主要器件有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太阳能光伏发电,因其独特的优势被称为当今替代化学能源的最佳能源之一,太阳能本身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有效解决我国能源匮乏的问题。太阳能发电一般有光伏发电和光热发电两种,但是,不管从使用率、发展速度还是未来发展,光伏发电都略胜一筹,一般我们常说的太阳能发电都是通过光伏发电。
1光伏发电技术简介
主要是使用太阳能光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根据光伏电池材料选择和制造方法,光伏发电技术可以分为三类,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技术,集中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其中,晶体硅电池可分为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薄膜电池也可分为铜、铟、硒电池、碲化镉电池和非晶硅电池。目前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而这一技术是目前我国成熟程度最高、应用最广泛的产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已能达到17%左右,一般的使用寿命一般可达25年,已广泛应用于空间和地面。薄膜电池和其他类型的太阳能电池更适合沙漠电站。由于薄膜电池的弱光效应,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建筑光伏的集成。但由于衰减较大,电池的光电转化率会降低,此类设备的投资也相对较高。光伏发电技术原理相对简单,光伏电站建设周期短,设备运行维护相对简单,因此光伏电站得到广泛应用。光伏发电属于静态发电,不产生噪音,不需要燃料。因此,它是一种绿色发电技术,由于相对于传统发电设备,后续运行维护成本低,易于标准化。光伏电站的选址受地理环境影响较小,不存在水利发电、火力发电对自然环境的特殊要求。光伏电站建设周期短,一般来说,一个大型光伏电站的建设时间不会超过半年。光伏电站发电模块通常由光伏组件和逆变器组成,在运行过程中不需要消耗燃料,可实行无人值班制度,运行维护成本较低。此外,光伏电站的应用形式也有很多,包括分布式建筑光伏电站、离网光伏电站和大型并网电站。虽然光伏电站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它具有一定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在日照时间少或晴天少的地区,光伏发电的间歇性非常明显。
2光伏发电工程的优点
就当前的一次性石油、煤炭能源情况而言,光伏发电技术具有不需要消耗燃料,就可以直接利用光能发电的优点,因此,能够减轻能源枯竭的情况。此外,因为太阳能自身的光伏发电良好的灵活性以及动态性,建设周期短,能吸引较多投资商投资建设光伏电站,光伏电站建设集成度高,只需要将光伏组件,汇流箱,逆变器,变压器等发变电设备安装调试即可实现并网发电,可以降低整体的建设的能量的消耗。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建设光伏电站能够实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标。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建设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区域和地理的位置以及气候的特点,进行建设工程的全方位的把控,保证工程的质量,为工程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工程的节能环保的目标。
3大型地面光伏发电站关键技术
3.1加强工程设计的技术管理
在完成大型地面光伏发电站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其设计方面的技术水平,保持该工程良好的经济效益,则需要对其技术管理进行深入思考。具体表现为:(1)从设计的合理性和建设成本的经济性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光伏发电站工程设计工作,加强设计方案的确定、设备的选型以及后期运维的经济型等方面的管理,确保设计方案整体优于常规设计,并且系统效率需满足甚至高于同行业标准,强化其设计方案中的技术管理,促使发电工程设计质量更加可靠,实现其技术应用中的科学管理;(2)针对光伏发电的设备做好相应的设计,如果出现额外的输出损耗,需要设计人员能够精准计算出光伏发电的支架倾斜角度、箱逆变的选型和配置数量,渗透好精细化管理理念,促使该发电工程设计中的技术管理更具合理性;(3)基于光伏发电工程设计方面的研究,在其技术管理中也需要管理人员保持高度的责任感,避免影响大型光伏发电站的运行质量。同时,应对光伏发电组件应用中的洁净程度是否良好加以分析,落实具体的处理工作,从而为大型光伏发电系统的高效率运行打下基础,实现发电站生产效益最大化的长远发展目标。
3.2注重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
通过对大型地面光伏发电站运行要求及形势变化的综合考虑,为了提高发电工程的建设质量,保持光伏发电站良好的运行状况,则需要对其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进行深入思考。在此期间,应做到:(1)为了做好光伏发电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其中需要在工程作业计划实施前强化其材料及设备质量管理意识,在检查与维护机制的配合作用下,提高工程建设中的材料及设备应用质量,避免给大型地面光伏发电站应用中埋下安全隐患;(2)加强钢支架、电缆以及地面的埋设等电缆的检查及相应工程的科学管理。避免影响钢支架和埋件焊缝之间的饱满程度,为光伏发电站应用质量的提高提供专业保障。同时,需要在信息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方式的配合作用下,为大型地面光伏发电工程建设中提供所需的质量管理技术,促使这方面发电站运行质量更加可靠,高效地完成相应的生产计划。
3.3深化运行维护工作的关键技术
基于大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的研究,也需要重视运行维护方面关键技术的配合使用:(1)注重光伏发电站的科学维护,加大其硬件设备及软件保护力度,全面提高发电站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给予我国光伏发电事业科学发展更多的支持;(2)充分考虑光伏发电站组件的功能特性,对其应用中的稳定性及能源转化效率是否良好进行深入思考,并通过对信息技术引入及应用方面的考虑,提升发电站运行中的信息化水平,丰富其关键技术的同时拓宽科学应用思路。(3)科学管理电站停送电时间,将光伏电站运行过程中,需要停送电进行检修的时间,结合往年的辐射度较低月份和天气预测系统确定停电日,减少应停电检修造成的损失电量过高的不必要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关键技术深入探讨,有利于提高大型地面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效率及质量,实现其利用价值最大化,优化该发电站应用中的工作性能。
参考文献
[1]陈金波,薛峰.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站系统应用与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0):148-149.
[2]侯瑞斌.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工程研究及应用[J].居舍,2017(36):147
[3]隋红林,蔡进.分布式光伏电站并网的工程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9(15):204.
[4]裴春娥.浅谈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0):147.
[5]陈炯亮.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2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