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中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 陈岩 王军涛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陈岩 王军涛
[导读] 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需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德育素质,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能够终身受益。

山东省博兴县乐安实验学校   陈岩  王军涛

摘要:作为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教师需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德育素质,这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来说具有重大意义,能够终身受益。诚然不少小学班主任有高度重视德育工作,但效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提升空间还有很大。故本文将以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为对象,分析做法,旨在提高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德育工作;管理方法
       前言:德育工作意义重大,能够约束学生行为和素质。班主任一定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管理班级,从多样化的途径与渠道完成班级德育管理工作,这对学生健康成长来说意义重大。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保障德育工作有序进行
        班主任是班级的一班之主,工作内容众多。久而久之不少班主任都表示自己经常有心力憔悴、力不从心的问题。班主任为了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和效率,会用非常严格的方法管理。久而久之势必会疏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把控[1].僵硬的师生关系看起来让班主任有很高的威严,但也会让学生越来越不敢在班主任面前表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会影响到班级德育工作开展和进行。对此班主任平时需要做好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信任、理解、尊重学生,以此为基础开展德育工作.比如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无法短时间融入学校新的环境,难以顺利学习知识,和班级其他同学玩耍。此时班主任就需要走进学生,多和学生交流。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用合作类的游戏,比如传球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建立了亲密关系,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了合作的意义。如果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与学生沟通,给予学生足够的温暖、关爱,为后续的德育工作夯实情感环境、情感基础。
        二、合理渗透德育培养学生责任素质
        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牢牢把握相应原则、相应规则,从多个角度出发,以学生的视角分析问题、看待问题。将保障班级管理有效性作为出发点,顺利推进德育工作进行.班主任一定要掌握合适的批评方法、批评技巧,尤其是语言行为[2]。要多去发掘学生的长处与优点,用委婉的语气、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交流。对于学生问题、缺点,班主任一定要用可行、合理的措施让学生可以虚心接受、心悦诚服认可,自行改进错误。要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责任感意识。比如不少学生在自习课上都喜欢说话、吃零食,严重干扰其他同学。


对此班主任可以把学生带到办公室,按照学生性格告诉学生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比如班级中的XXX十分开朗平时乐于助人,但是一到自习课就吃零食并且还分给别人吃.班主任可以跟XXX说:虽然老师知道你对同学友好,这么做同学也非常喜欢你,但是既然你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老师也希望你能帮助老师,以后你就在班级中观察他人有没有守纪律,让大家都成为遵守纪律的好孩子怎么样。这样的暖心交谈,不仅能够缓和师生矛盾,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学生明白了自己的行为影响到了别人,尤其是教师。学生不再逆反和抵触,学生形成了班级归属感[3]。学生会主动参与到了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甚至是成为班主任的小助手、小帮手。
        三、丰富德育形式提高学生道德品质
        小学德育工作一定要新颖、丰富、合理。德育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而是必须落实到实际,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获得实践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启发学生德育素质、德育涵养.班主任需要将实践和德育教育统一到一起,开展趣味德育。做好德育教育方法的改进与优化,完善德育结构,让生活与理论融合到一起。比如班会活动中,班主任可以根据近期时事热点、时事政治情况确定德育主题。如医闹事件反应的是无理取闹,但反过来很多医生却仍旧在坚守岗位,班主任可以用友善、尽责作为主题,组织学生讨论医闹的影响是什么,为什么医生即便面临如此大的危险仍旧坚守岗位。此时学生就会积极讨论,有的说:如果人人都医闹那么以后就没有医生给人们治病,还有学生说医生知道如果因为医闹让自己有安全风险就不去帮助他人,那么这个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再比如班级中的同学捡到100块钱并上交,班主任就可以用诚信作为主题,组织学生提问:如果不上交这100块钱,咱们班的XX不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和玩具了吗,为什么我们班的XX仍旧会上交。此时学生纷纷讨论,有的说因为对于XX来说,诚信的品质远比金钱要重要。也有学生说XX是非常诚信善良的人,XX担心这100块钱对于失主来说很重要,有可能是救命钱,所以选择上交。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交流,每个人都在交流中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学生集思广益,每个人都能够从中有所收获、有所启发。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德育教育落实到实际,贯穿学生的心田。
        结语:小学教育一定要重视德育工作,德育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地位和价值得到了凸显。班主任一定要合理使用德育管理思路、德育管理方法。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关注学生德育品质和情感变化,让学生形成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态度和意识。
参考文献:
[1]黎钰燕.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 新智慧, 2019, 000(011):42,48.
[2]潘树花. 关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分析[J]. 魅力中国, 2019(10).
[3]兴隆 石. 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 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